去年全国一共诞生了将近一千二百万辆新车,新能源车型更是如雨后春笋。但说到宝骏这个品牌,估计不少人心头只有一句——“老百姓坐得起的车”。偏偏这“人民的宝骏”,居然也玩起了豪华,大张旗鼓整个享境系列,尺寸、智驾、设计一通猛上,还联手华为。光听名字享境S9,5220mm的车身长得跟一间小卧室似的,你猜它能便宜到哪去?一辆价钱奔着二十万去了的宝骏,能打破“高性价比”的桎梏吗?品牌价值的天花板,究竟是谁家的玻璃心在砸?这么搞,宝骏到底是要成为下一个蔚来理想,还是真就一脚踩在了油盐酱醋里,出不来?这些疑问,要不今天咱就把它掰碎了,一起琢磨琢磨。
“宝骏走高端,华为添智能”,这配方实在带劲。有人举双手叫好,说老百姓的日子终于能跟上科技的步伐;可也有人翻白眼——宝骏卖那么贵,谁还买得起?彻底打破“性价比”的遮羞布,这不就是逼着自家粉丝当场翻车嘛。享境轿车刚上市那阵,12万多起步,电车顶配干到18万多,可一场热闹过后,四个月只卖了千余台,怎么看都像是“高端梦碎一地鸡毛”。现在宝骏又拉着华为搞享境S9,要做“大六座SUV”,看架势怼向深蓝、理想这些狠角色,嘴上说“不会定得太高”,但干货一摆,ADS 4智驾系统、电动踏板、长宽高比同级别旗舰还大一圈,这价格真能压住一众对手?别逗了,大家都知道,智能化是个烧钱活儿,品牌力才是硬通货。当年宝骏跳水式降价抢市场,老铁们纷纷点赞,这会儿转身搭起了“高大上”的台子,消费者到底还能不能跟着“宝骏”一起咸鱼翻身?真是悬着。
其实回头看看这几年宝骏的路数,绝对是一部“咸鱼史”。自打五菱宏光在路上跑得满大街都是,宝骏就认准了“实用、够用、便宜”的铁律。市场反馈才是真理,享境作为门面担当,刚上市便遭受冷遇,千余台的销量,简直是“被冰箱锁住的一锅热饭”。老百姓为什么不买账?一来是“心里价位”被掏空——宝骏的品牌溢价还不够顶啥锅;二来是高端化的路太急,消费者还在路口犹豫,车就已经驶出高速了。
享境S9这回瞄准全尺寸智能SUV,还专门拉了华为合作。华为的乾崑智驾加持,确实吊足了科技男的胃口,“Limera激光视觉”、“城市NCA辅助驾驶”,听这一串名词,谁都觉得逼格瞬间上天。但你让我爸妈坐进车里,他们估计还在吭哧琢磨那几个大轮胎值不值钱。再说设计,“短前悬、长后悬,方方正正的身板”——实用为主,反而让人怀旧一把。但门把手还用传统拉环,电动踏板给你选配,这一套“你要啥我都能配”,很像东北大市场卖家啥都能掏出来,就是不一定合适。
动力方案也中规中矩同款1.5T发动机加电池,纯电续航百来公里上下,看着是给“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下功夫。但问题是,这么大的车,塞进中等动力,最高车速190km/h,真遇上高速路上怼一脚油门,指不定得琢磨“够不够劲儿”。老百姓不傻,他们看得明白,吃着花卷也想着烤鸭,掏钱买车,最怕的就是“花高价,落一身平凡”。
表面上享境S9的到来似乎又是宝骏一次豪赌,一个新的机会;可底下暗流涌动——老用户盯着价格直发愁你搭了华为,干了智能,但是“15万起步,20万顶配”,咱们的腰包又不是小叮当的宝袋,说掏就能掏。更何况,行业里像理想L9、深蓝S9、蔚来ES8,定位本就高端,品牌认同扎底盘。宝骏硬要冲刺他们的地盘,给人一种“穿着拖鞋上赛场”的轻浮劲儿。
网络上反对声音风起云涌“一辆宝骏也敢卖二十万?疯了吧!”“华为再牛,卖到普通人门槛外面,谁受得了?”甚至有老铁把宝骏比喻成“东北大姨进了巴黎时装周”,操着土嗓子喊奢侈,内心早就默默骂娘。宝骏的强项一直是平价亲民,突然玩起智能旗舰高端,相当于换了频道,原来的“铁粉”还没跟上节拍,新客户又觉得它牌子底子不够硬,陷入两头不讨好的困境。
从厂商策略层面,享境S9的定位确实狡猾——不跟理想L9打擂台,不冲蔚来ES8溢价,反而在“高不成、低不就”之间摇摆。经销商也陷入“推还是不推”的尴尬,新车型规格越来越高,价格逐步抬升,消费者认知还停在“宝骏够用就行”的阶段。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市场里已经酝酿着一场“信任危机”。
就在大家以为宝骏要提前退场时,享境S9却亮出了一波“真·黑科技”。华为乾崑ADS 4智驾方案加持,城市NCA辅助驾驶功能,安全防碰撞系统,都让“智能体验拉满”。再加一套鸿蒙座舱、车云互联,主打“全家出行”智能生活。这样一组合拳,宝骏突然成了“科技新贵”,不仅甩开过去的平凡,更直冲向“高端车圈”的门槛。
大家猛然觉醒,宝骏这个老牌“亲民冠军”,真有希望搭着“华为风”起飞?要知道,如今买车,智能化是块硬骨头。你再看理想、蔚来,有广告,有噱头,但车本身的实用性和智能体验并不总让人服气。宝骏享境S9的亲民底色,结合高端智能硬件,理论上能成一匹“黑马”。但这马到底能不能跑,不只是配置一项说了算——还得看价格,大多数人买高端不是图便宜,是愿意为品牌和体验买单。
而宝骏选择不做隐藏式门把手,坚持大轮胎,舍弃低风阻设计,是在“实用主义”和“科技潮流”之间疯狂拉扯。车主们要的是耐造、省事、用着舒服,你让他们当科技实验田,又怕“交了智商税”。这场反转像极了“农村娃进城考状元”老底子,能不能撑起新身份?享境S9能不能在15万~20万区间“高端卡位”,把深蓝、银河一众对手比下去?就看这招“高智能+高性价比”能不能收买大众。而网友们,早已摩拳擦掌,等着揭晓“宝骏版理想”的最终归属。
可现实问题又回来了——高智能等于高成本,这点宝骏也不可能下魔法变出钱来。华为干崑套餐据说成本不低,入门价格豁出命往下拉,顶配又不得破20万?再者,全尺寸SUV养起来也不是小数,油耗保险保养全都加码,老百姓愿不愿为一堆新智能花钱,心里可是七上八下的。更别说一旦遭遇“品牌鄙视链”,理想和蔚来们抬一抬下巴,宝骏还是分分钟被刷成“低端思维”。
消费结构也在变化,老铁们买车越来越挑既要安全靠谱,还想智能好用,再不行颜值得在线。这一通组合拳,宝骏有招,但市场归根到底看口碑。万一体验感不达预期,网络只会更添一把火——“宝骏智驾不过是刷个标榜,买了后悔还不好退!”
各路经销商也蒙圈了,原来只需要“来一台宝骏,过日子省心。”现在还得能跟客户自信地介绍“激光视觉、智驾辅助、竹纤维环保座舱”,像极了小区广场舞的阿姨,今天跳新疆舞,明天扭肚皮,观众是多了,但认可感还在路上。分歧越拉越深,宝骏处在价格、智能化和品牌认知的三座大山前,稍不留神就有掉坑的可能。
说实话吧,宝骏这波升级操作,真让人“服了”。你说它是拥抱高端,又说它要讲智能,但大众要的是实惠,顶不住你把内饰做成竹纤维,电池甭管怎么神炼,自己车还得靠谱接地气。“我家刚买了宝骏轿车,现在又出个SUV,价格还蹭蹭往上涨,难道以后买车还得看股票账户吗?”有网友调侃,“享境S9,就是宝骏版的理想L9,理想都还没明白‘理想’咋回事,就被宝骏抢了头条”;转头又有人说“华为加持也救不了配置和价格的‘纠结症’”。
或许这番“高端操作”真能让一些科技发烧友眼前一亮,但对咱普通老百姓来说,买车还是奔着“实在”去。你家宝骏是互联网野马,还是智能贵族?咱们群众手里的投票权,可是说走就走。假装夸一句,“宝骏这回学会了高级黑,隔着高科技的滤镜,老铁们只想问——以后再有车展,是不是还得派华为老师来站柜台?”有些品牌注定天花板高,不是加一块大屏和华为标就能飞。
宝骏携手华为造智能旗舰SUV,价格敢奔着二十万去,老百姓还舍得买单吗?“亲民”品牌转身走高端,会不会连自己忠实粉丝都赶跑了?你觉得,华为加持究竟是“科技救星”,还是“智驾负担”?欢迎在评论区开喷——宝骏到底能不能凭一辆享境S9破局?智能化到底值不值咱们老铁们亏本买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