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一篇银河M9的提车记录,只看了开头就放弃了银河星耀8,银河A7,银河星舰7,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车型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

今天看到一个提车帖子,司机说银河M9开着挺稳,但没多说动力和续航,反倒上来就吹座椅加热和大屏幕。想想这话,我差点笑出声——这车你说大六座,价格又冲着唐L去,结果动力参数那么打平手,续航还没唐L那么猛,座椅加热就成卖点了?这明显是卖情怀,用硬件忽悠眼球的套路。

说实话,银河M9这套路我能理解。比亚迪摸着自己的砍柴刀出招,吉利这边倒不像没经验,是摸着比亚迪学着过河,踩踩坑再走。这个大六座市场本身就不稳定,用户需求分层又复杂。奇瑞新出的风云T11也是抢这个市场,都瞄准了那些对空间有爱但预算又不想动辄上百万的人群。

今天看到了一篇银河M9的提车记录,只看了开头就放弃了银河星耀8,银河A7,银河星舰7,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车型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有驾

但我刚才翻了下笔记,M9和唐L最大的差别,竟然还是细节的做工和供应链把控——M9用的是比较大众的电芯和电控方案,平台也没那么讲究。唐L背后是比亚迪自家的整合能力,供应链协同让这些部件的匹配精度踩点更精准。这差别,直接影响体验的细腻感,买家不见得第一眼能体会出来,但长远看便是口碑的根基。

而银河星耀8和比亚迪汉的较量,更让我哭笑不得。星耀8的入门售价低是事实,有一定吸引力。但仔细一看,配置真能吓跑不少懂门道的人。早前一个朋友跟我吐槽:这车配置低得像是省电费多过省钱。比如续航和动力那块,星耀8的入门版电池容量明显缩水,且软硬件差距明显。反观风云A9L,1.5T发动机、260公里纯电续航,加上双叉臂+五连杆悬架,整体更均衡。星耀8想硬碰风云A9L那是自讨没趣。这市场上真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贵越强,关键看性价比的平衡。

说到性价比,我脑子里就蹦出个问题:为什么很多车企愿意用低配打头阵拉流量?售后反馈总说这些低配版本各种烦人——比如简陋的中控卡顿、噪音控制差、电池管理缩水等。

可能——没细想过,这就像是供销链上的诱饵产品。供应商给低配截留了一些材料粒度和工艺,成本控制带来的直接体现。而车企自己希望通过极低的售价吸引不太关注细节的用户,毕竟第一批订单来的多,销量数字漂亮了,投资人看着高兴,下一步打算卖的中高配才能有利润。

今天看到了一篇银河M9的提车记录,只看了开头就放弃了银河星耀8,银河A7,银河星舰7,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车型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有驾

这套路有点脏,但很现实。

有趣的是,银河车的渠道销售,说话和其他品牌经销商有点差别。一个银河店销售员和我聊:有人来问配置低的‘入门版’,我就劝他考虑,高配更划算,买回来别整天后悔。这话,我当时脑子里打了个?——销售鼓励买高配,照理不是压货吗?但细想想,他们的利润点也不在低配。低配几乎赔本卖,怪不得劝人上高配。

顺便提一句,我算了下,银河M9的百公里成本感觉不太乐观。大概按照电池买入价500元/千瓦时,整车电池容量可能在75-85千瓦时区间(估算)。加上整车制造成本和销售费用,真要做到150-160公里/小时的平均续航和动力表现,留给利润的空间不太宽。这个尴尬,我怀疑还是压价策略下的副产品。

今天看到了一篇银河M9的提车记录,只看了开头就放弃了银河星耀8,银河A7,银河星舰7,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车型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有驾

银河系列这策略,多少有点先钓鱼,再养鱼的意思。毕竟,低价吸引目光是好,割韭菜的风险也有,但从体验角度,这种硬件缩水+噱头打法,不知道能持续多久。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这种车对用户心理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是让他们买了后后悔,还是惯了低配也能开的心理预期?我见过一个情形,一个小白用户刚提车回家,问朋友:这续航怎么老是掉电快?朋友耸肩:可能电池老化吧,先别想太多。——其实大概率是电池本身匹配问题。但这话说出口,多少带点自欺欺人。

哦对了,我之前提到奇瑞风云T11,那车的底盘给我印象挺深刻。前双叉臂,后多连杆,不说别的,走在坑洼路上的细微震动跟M9比就明显舒服些。这种底盘差异,非专业车评估没法精准感觉,但对长时间驾乘非常重要。

今天看到了一篇银河M9的提车记录,只看了开头就放弃了银河星耀8,银河A7,银河星舰7,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车型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有驾

我承认,我前面说M9想打唐L,估计有点大了。M9更像是唐L的低配兄弟,或许说是差异化竞争更合适。前面偏激了点。

这让我顺带想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新车型硬是非要搞大尺寸车型?明明14-15万区间,普遍消费是中小型SUV,偏偏各家推大六座、七座,用户到底真图啥?这我就纳闷了。大空间真的刚需吗?还是设计师和品牌觉得空间大=看上去值钱?

今天就聊到这里,留个问题给你——假如你手头预算有限是在星耀8入门版和风云A9L标配间选,你会怎么看待性能缩水和配置缩水的取舍?到底是买表面大,还是买实际好?

(这段先按下不表)

今天看到了一篇银河M9的提车记录,只看了开头就放弃了银河星耀8,银河A7,银河星舰7,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车型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有驾

真想知道,到底有多少用户是被低配大空间忽悠过去,一年后才开始后悔的?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