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等一年!车企“饥饿营销”耍流氓,消费者别再被忽悠!

今日重大爆料!

车界一哥用车社,今天不聊车,聊点别的,但保准跟车沾边,而且,这事儿,比你家车子是烧油还是充电,都来劲!

咱们今天要关注的,就是这条新闻,一个字:绝!

新车等一年!车企“饥饿营销”耍流氓,消费者别再被忽悠!-有驾

你们说,这年头,啥最值钱?

有人说是房,有人说是金,还有人说是时间。

在我用车社看来,这年头,最值钱的,还得是“选择权”!

没错,就是那份,能让你在琳琅满目的车海里,找到那辆最懂你的“灵魂伴侣”的权利。

可现在呢?

嘿,一些品牌,仗着自己有点名气,就开始玩“饥饿营销”,搞“限量发售”,把这宝贵的“选择权”,硬生生地攥在自己手里,还美其名曰“稀缺性”!

这不就是赤裸裸的耍流氓吗?

想想,你辛辛苦苦攒了钱,看中了某款车,心心念念,结果呢?

人家告诉你,“不好意思,这车,得等半年,还不一定有,要不您加点钱,插个队?”

这滋味,比开着辆半挂车去挤北京早高峰,还让人心塞!

我不是说所有品牌都这样啊,咱得实事求是。

但你不能否认,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而且,还挺普遍。

就拿前两天刷屏的那个事儿来说吧。

某国产新能源品牌,一款新车型,上市即“爆款”,订单堆积如山。

听着挺好,对吧?

这说明咱国产车,有实力,有口碑!

可这背后呢?

据了解,这车,想提到现车,得等一年!

一年啊!

我的老铁们!

你想想,一年能发生多少事?

你的孩子都能从“小不点”变成“熊孩子”了!

你的生活,可能都翻天覆地了!

你还能等得起吗?

新车等一年!车企“饥饿营销”耍流氓,消费者别再被忽悠!-有驾

我这人,最看不得这种“皇帝不急太监急”的事情。

别人是“卖方市场”,你说啥就是啥,我们消费者,就活该被拿捏?

这不对!

咱买车,图的是啥?

图的是方便,是舒适,是安全,是对生活的一种追求,是一种梦想的载体。

你把这份“选择权”剥夺了,你这不是在卖车,你这是在卖“焦虑”!

咱今天就得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有些车企,就这么喜欢玩“饥饿营销”?

他们到底图个啥?

说白了,这“饥饿营销”,本质上就是一种市场策略,一种心理战术。

车企们深谙“物以稀为贵”的道道。

当一款车,大家都抢着要,你反而觉得它“牛”,觉得它“值”。

这就像排队买限量款球鞋,排得越久,越觉得这鞋子不一般。

新车等一年!车企“饥饿营销”耍流氓,消费者别再被忽悠!-有驾

但话说回来,这种策略,真的对消费者好吗?

我用车社,最看重的是“用户体验”。

你让消费者等一年,这期间,他们的生活需求,他们的出行计划,都得跟着你这辆车,干等着。

这中间有多少不确定性?

有多少因为等车而错过的机会?

这些,车企们算过吗?

而且,我总觉得,这种“饥饿营销”,有时候,也是在测试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和“容忍度”。

他们就像是在说:“你看,你们这么喜欢我,我就是可以这么‘傲娇’,你们也得受着。”

这种心态,在我看来,有点危险。

长此以往,消费者的新鲜感过去了,或者有了更好的选择,他们会不会觉得,自己被“玩弄”了?

我记得前几年,有个国产车企,也玩过类似的套路,结果呢?

口碑直线下降,销量也受到了影响。

所以说,玩火,是要付出代价的。

当然,我也得承认,有时候,产能确实是个问题。

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品牌,或者一款全新车型,在初期,产能爬坡需要时间,这可以理解。

但是,你得诚实告知消费者,你得给个相对靠谱的交付周期,而不是含糊其辞,或者设置一个遥不可及的“一年起步”。

新车等一年!车企“饥饿营销”耍流氓,消费者别再被忽悠!-有驾

更让我觉得有点“膈应”的是,一些车企,明明产能还可以,但就是喜欢玩这一套。

为什么?

我猜,无非就是想通过“稀缺性”,来抬高产品溢价,或者,借此来掩盖一些技术上的不足。

你想啊,如果一款车,真的在技术、性能、设计上都无可挑剔,那它自然会吸引大量消费者。

你不需要通过“饥饿营销”来制造稀缺感。

相反,如果一款车,在某些方面还有待提升,但又想快速打开市场,这时候,“饥饿营销”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遮羞布”。

“你看,大家都在抢,说明它多好!”

实际上呢?

谁知道呢?

新车等一年!车企“饥饿营销”耍流氓,消费者别再被忽悠!-有驾

我曾经试驾过一款号称“一车难求”的SUV,当时就被它的内饰细节惊艳到了。

那真皮的触感,那缝线的工艺,简直就像艺术品。

座椅的包裹性,更是没得说,坐在上面,感觉整个人都被温柔地托住了。

而且,那块悬浮式的中控大屏,操作起来丝滑得不像话,响应速度比我的手机还快。

当时我就在想,这车,要是能立马提到,那该多爽!

新车等一年!车企“饥饿营销”耍流氓,消费者别再被忽悠!-有驾

可等我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这款车的动力系统,虽然参数看着不错,但在实际驾驶中,总感觉有点“力不从心”,尤其是在高速超车的时候,总觉得少了那么一股劲儿。

而且,隔音效果,也并不是宣传的那么好,跑到120迈的时候,胎噪和风噪就开始有点明显了。

新车等一年!车企“饥饿营销”耍流氓,消费者别再被忽悠!-有驾

所以,你看,有时候,“饥饿营销”制造的“光环”,可能会让我们忽略掉一些实际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我们被它制造的“稀缺感”冲昏了头脑,以为这就是“好车”的标配。

不过,好在,咱的消费者,越来越聪明了。

大家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跟风。

有了更多的信息渠道,有了更多的对比平台,大家对“好车”的定义,也越来越清晰。

现在,我经常在后台收到一些粉丝的留言,他们会问我:“用车社,我等了半年了,这车还没影子,你说我还要不要等?”

或者,“这款车现在加价才能提到,你说不加钱,是不是就提不到了?”

新车等一年!车企“饥饿营销”耍流氓,消费者别再被忽悠!-有驾

听到这些,我心里是既欣慰,又有点心疼。

欣慰的是,大家开始思考,开始质疑,不再是任人宰割的“韭菜”。

心疼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付出了多少时间,多少精力,多少本该属于他们的“选择权”。

我一直觉得,汽车,作为咱生活中重要的伙伴,它应该是一种“赋能”的存在,而不是一种“束缚”。

它应该让你更自由,更便捷,更快乐。

而不是让你因为等待一辆车,而牺牲掉一部分生活。

所以说白了,这事儿,还是得回到“选择权”上来。

车企们,如果你们真的想赢得消费者的心,赢得市场的尊重,就别再玩那些虚头巴脑的“饥饿营销”了。

拿出真本事,做出真材实料的好车,把产能跟上去,把交付流程捋顺。

让消费者,能够舒舒服服地,选择他们真正喜欢的车,而不是被逼着去“抢”一辆车。

新车等一年!车企“饥饿营销”耍流氓,消费者别再被忽悠!-有驾

想想,当你走进一家店,你想要的车型,颜色,配置,都能在合理的时间内提到,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是不是比排队一年,然后告诉你“不好意思,您想要的颜色没货了,要不换个别的?”

要爽得多?

当然,我也知道,市场的规律,有时候很难一下子就改变。

但是,作为消费者,咱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有力量。

我们有权利,要求更好的产品,更透明的交易。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汽车,终究是为咱服务的。

咱花钱,咱买单,咱享受。

咱凭什么,要去迁就那些,把“饥饿”当作“策略”的车企?

我这里,没有AI式的结尾。

因为,这件事,不是一个简单的“你怎么看”就能概括的。

这是一个关于“选择权”,关于“尊重”,关于“市场公平”的议题。

你们觉得呢?

当一款车,让你望眼欲穿,甚至需要付出额外的“代价”才能得到时,你还会坚定地选择它吗?

还是会转身,去寻找那些,同样优秀,但却更“坦诚”的伙伴?

这事儿,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

而这个答案,或许,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未来汽车市场的风向。

新车等一年!车企“饥饿营销”耍流氓,消费者别再被忽悠!-有驾

毕竟,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再花哨的营销,也抵不过,一款真正懂你的好车。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