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成都国际车展落幕,一场关于“熊凤争宠”的戏码却在网络上悄然上演。 这场西部国际博览城的盛事,为成都的经济注入了活力,但随之而来的,是各路人马争夺流量的暗流涌动。
正如那句“平台栽下梧桐树,熊凤同享风流网红”,有人借车展之势一飞冲天,也有人用力过猛,险些翻车。 说起“水下摸鱼”的狠角色,最近短视频平台可谓是炸开了锅。
只见一位身手了得的女子,直接将手臂探入水中,精准地抓住大鱼的“揭腮”,动作之娴熟,力量之惊人,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要知道,在水中,鱼的力量可是成倍增长,稍有不慎,就会被其撞伤。
这位女子却能像老鹰抓小鸡一样,将大鱼制服。 这让人不禁想起老话说的“打蛇打七寸”,抓鱼也要抓要害,才能事半功倍。
如果说徒手抓鱼是胆识过人,那么接下来这位小妞的呼啦圈表演,则让人捏了一把汗。 本以为能转一个呼啦圈就不错了,没想到她竟然能一次性转动多个,技艺确实不俗。
让她站在高处表演,真的合适吗?万一失足,后果不堪设想。 正如网友所说:“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危机四伏。
成都车展的喧嚣还未散去,各路“神仙”为了博眼球可谓是各显神通。 有人说,这是一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只要能火,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但真的是这样吗?为了追求短暂的关注,不惜铤而走险,甚至罔顾安全,这样的“网红”又能走多远呢? 回想起前段时间某地举办的“吃播”大赛,参赛者为了赢得比赛,拼命往嘴里塞食物,甚至有人当场呕吐。 这种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娱乐”,真的值得提倡吗?再比如,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的“恶搞”视频,为了追求点击量,不惜拿他人开涮,甚至侵犯他人权益。
这种缺乏底线的“创意”,又能给社会带来什么价值呢? 流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坚守底线。 真正的“网红”,应该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而不是为了博眼球而不择手段。
毕竟,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任何行为都要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话说回来,成都车展的本意是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增长。
各路人马借车展之势进行宣传,本无可厚非。 但如果为了追求流量而跑偏了方向,甚至触碰了道德和法律的红线,那就得不偿失了。
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这种“熊凤争宠”的现象呢?如何在追求流量的同时,坚守底线,传递正能量呢?这或许是每一个“网红”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对此,你怎么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