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 日起执行!贵阳调整城区道路停车收费标准,专项检查同步启动

贵阳停车费新政来了! 9月1日起,云岩、南明、观山湖三区的道路停车泊位收费标准正式调整,官方称此举旨在“切实解决‘停车贵’问题,减轻市民停车负担”。 但新规真的能让车主们省到钱吗? 还是说只是换了种计算方式? 一起来看看这次调整的具体细节。

9 月 1 日起执行!贵阳调整城区道路停车收费标准,专项检查同步启动-有驾

此次调整范围仅限于云岩区、南明区和观山湖区。 花溪、乌当、白云区的道路停车收费标准则维持不变,这些区域的车主暂时不受新规影响。

车型划分是收费的基础。 新规将车辆分为两类:小型车是指12座(含)以下的客车和2.5吨(含)以下的货车;中大型车则指12座以上的客车和2.5吨以上、10吨(含)以下的货车。 你的车属于哪一类,直接决定了你要交多少停车费。

9 月 1 日起执行!贵阳调整城区道路停车收费标准,专项检查同步启动-有驾

区域划分是这次调整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你的钱包。 一类区域是南明区和云岩区由宝山路、解放路、浣纱路、枣山路、北京路合围成的区域(含这些道路),这是贵阳最核心、最繁华的地带。 二类区域是云岩区和南明区除一类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 三类区域则是观山湖区。 不同区域的收费标准差异显著。

计费方式变得更为精细。 道路停车泊位统一以15分钟为一个计费单位时长,不足15分钟的按一个单位计算。 这意味着停车时间哪怕只超过几分钟,费用也可能跳上一个台阶。 如果你连续停车超过7:00-20:00这个时段,将会计收该时段的最高限价。 夜间停车(20:00-次日7:00)则采用了“就低原则”,系统会同时计算计时费用和计次费用,然后按价格较低的那种方式收取。 对于需要长时间停车的车主,连续停放超过24小时的,每24小时会按一天计费,并计收全天的最高限价。

9 月 1 日起执行!贵阳调整城区道路停车收费标准,专项检查同步启动-有驾

具体的收费标准因区域和车型而异。 在一类区域,白天(7:00-20:00)小型车每15分钟收费1.5元,该时段最高限价60元;夜间可选择按次收费7元。 中大型车白天每15分钟2元,时段限价80元;夜间按次8元。 二类区域白天小型车每15分钟1元,时段限价40元;夜间按次5元。 中大型车白天每15分钟1.25元,时段限价50元;夜间按次6元。 三类区域观山湖区的费用相对最低,白天小型车每15分钟0.5元,时段限价20元;夜间按次4元。 中大型车白天每15分钟0.75元,时段限价30元;夜间按次5元。

新规也明确规定了免费停车的条件。 在道路停车泊位停放不超过15分钟的车辆免收停车费。 执行任务中的军车、制式警车、消防车、抢险救灾车,以及执行紧急服务的救护车、市政设施维护维修车和殡葬车也享受免费停放。 其他法律法规有免收规定的则从其规定。

严格的公示和监管是新政落地的一部分。 所有停车场都必须按规定设置公示牌,明确列出定价主体、收费主体、依据、标准、时段、方式、减免条件以及举报投诉电话等信息。 未设置公示牌或设置不符合规定的,将由停车场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会被处以罚款。 未按公示标准收费的,则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回顾历史,贵阳在停车收费管理上一直在探索。 2023年7月1日,《贵阳市停车场条例》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道路停车泊位以15分钟为计费单位,其他停车场以30分钟为计费单位。 然而新规落地并非一帆风顺,曾有停车场因未及时更新系统和公示,仍按1小时为计费单位收费,导致市民多付费,后被市场监管部门责令整改。

此次调整自2025年9月1日起执行。 云岩区和南明区未纳入本次调整范围的道路停车收费,将继续依据2011年的文件规定执行。 2014年发布的旧收费标准通知则同时废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