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的越多亏损越多,资不抵债的深蓝迟早吸干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近年来发展迅猛,先后推出了深蓝、启源、阿维塔等多个专攻新能源市场的品牌。品牌多了销量高了,长安汽车去年的财报却惨不忍睹。2024年,长安汽车营收1597.33亿元,同比增长5.58%。如果只跟自己比,这样的成绩还看得过去,但如果横向对比比亚迪营收7771.02亿元,同比增长29.02%,长城营收2021.95亿元,同比增长16.73%,就会发现长安汽车正在掉队,那么是什么导致的呢?

卖的越多亏损越多,资不抵债的深蓝迟早吸干长安汽车-有驾

(数据来源:长安汽车财报)

问题可能出在深蓝上。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达268.4万辆,同比增长5.1%,连续五年实现正增长,同时也创造了近七年来的销量新高。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长安汽车却陷入了卖车不挣钱甚至亏钱的窘境。2024年长安汽车的营收虽然依旧增长,但增幅创下多年来新低,同时净利润同比下滑35.37%,仅73.21亿元。仔细观察财报会发现,深蓝汽车正如同吸血虫一样吸干长安汽车。

财报显示,2024年深蓝汽车亏损15.72亿元,是长安汽车旗下仅次于阿维塔品牌的第二大亏损来源。阿维塔品牌作为长安、宁德时代、华为三家共同打造的高端品牌,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价格不亲民加上有三个大股东,亏损也能理解。但是深蓝作为长安汽车“亲儿子”,主打10-15万的家用车市场,理应像长安福特一样成为整个长安汽车的利润奶牛之一,但事与愿违。

卖的越多亏损越多,资不抵债的深蓝迟早吸干长安汽车-有驾

(数据来源:长安汽车财报)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深蓝品牌是长安汽车旗下唯一净资产为负的子公司。截至2024年底,深蓝品牌的净资产高达-35亿元,意味着其已经资不抵债,处境相当危险,如果不是依靠长安汽车输血,恐怕已经步高合、威马的后尘了。深蓝CEO邓承浩曾表态,称月销量超过3万辆就能实现盈利,但去年至今,深蓝月销量最高也不到2.8万辆,未能实现邓承浩的目标。2024年深蓝销量为24.3万辆,未能完成年初28万辆的销量目标。

深蓝越混越差,自己肯定是有问题的。虽然深蓝旗下的产品覆盖了轿车和SUV两个大类,也兼顾了增程和纯电两条技术路线,但却面临产品定位错位、深陷价格战等问题。尤其是其新推出的L07、G318等车型,销量不温不火,导致深蓝的销量难以取得重大突破。以3月为例,深蓝S05销量7130辆,深蓝S07为5914辆,深蓝L07只有3204辆,深蓝G318只有1046辆。

卖的越多亏损越多,资不抵债的深蓝迟早吸干长安汽车-有驾

这其中,深蓝G318可以说是一款彻头彻尾的失败产品,去年上市后第一个月销量达到2483辆成为巅峰,往后就陷入了连续的下滑,从1000多辆下滑到今年1月只有499辆。硬派越野市场不是没有肉吃,坦克300、捷途旅行者的销量都相当红火,但深蓝G318却怎么也火不起来。问题出在哪?邓承浩称产能配置与用户需求不匹配是导致销量不及预期的原因之一。说白了,就是深蓝团队不知道用户喜欢什么,原本预计两驱空悬版和四驱舒享版会大受欢迎,结果80%的用户选了四驱空悬版,导致大量订单无法及时排产,交付速度被严重拖累。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问题,产品定位和定价策略的失误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上市初期,深蓝G318定价为17.59-31.8万元,想要同时与捷途山海T2和方程豹豹5竞争,结果向下打不过捷途山海T2,向上争不赢方程豹豹5,反倒被夹在中间腹背受敌。另外,去年7月豹5突然官降5万元,也对深蓝G318造成了巨大打击,吸引走了不少准客户。当然,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深蓝G318产品力不够硬核,虽然宣称自己是硬派越野车,却在底盘调校、四驱系统等核心配置上没能达到专业水平,消费者一番对比之下深蓝G318难免落于下风。

卖的越多亏损越多,资不抵债的深蓝迟早吸干长安汽车-有驾

(图片来源:车质网截图)

在车质网上,深蓝G318还存在诸多产品和服务方面的投诉,除了常见的影音系统故障、车身漏水等问题,深蓝G318最近还深陷新旧款迭代纠纷,主要是因为最近新款上市,旧款降价3万元,导致老车主不满。深蓝G318的失利不仅仅是这一款车型的问题,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深蓝品牌存在的顽疾。

主编点评

2025年,深蓝制定了5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相比2024年差不多要实现翻倍增长,但这恐怕不是易事。一方面深蓝自身的产品定位模糊,品牌标签不强,导致消费者关注度不高;另一方面零跑、埃安、比亚迪等品牌频频在10-15万价格带出牌,给了深蓝巨大的竞争压力。深蓝想要翻身,CEO邓承浩得先想清楚:深蓝到底要做一家什么样的车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