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啊,我是小周,一个在汽车圈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司机。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近期车圈里一个挺有意思、也挺实在的事儿——宝骏的春季OTA(在线升级)正式启动了。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软件更新,而是实实在在地在“科技平权”的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对于那些预算在10万出头,又想体验高阶智驾的朋友们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这次OTA,覆盖了谁?升级了啥?
这次升级主要惠及宝骏旗下的三款主力车型:宝骏云海(纯电/PHEV)、2024款宝骏悦也Plus 和 宝骏云朵。核心内容围绕两方面展开:智驾能力的大幅精进 和 人机交互体验的显著优化,官方宣称涉及超过 41项功能 的新增与优化。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在用户真正关注的“微场景”上下足了功夫。
灵眸智驾2.0 Max:这次真的更像“老司机”了
宝骏和高阶智驾的渊源,业内朋友都知道,它算是国内真正把高阶智驾率先带入10万级别的“普及者”。这次的主角 灵眸智驾2.0 Max,是与卓驭科技(原大疆车载)深度合作的成果,主打“强感知、轻地图、精算力”的纯视觉无图路线,成本控制做得非常好。
这次的OTA升级,内核上有个关键进化:从“双目OCC算法”升级到了“全向OCC算法”。听起来有点技术?别急,我用大白话解释——以前主要靠“两个眼睛”(摄像头)去看前方环境建模,现在相当于全方位、无死角地观察和理解周围环境,感知能力更强、看得更远、范围更广、识别也更精准。
这种算法能力的提升,直接反映在日常用车的便利和安全上:
1. 行车更丝滑预判强:
施工区/合流口不再慌: 以前路上遇到施工区或者高速匝道汇入主路,心里多少有点没底。现在系统能更快识别这些场景,提前预判,主动执行流畅的变道,让你心里更踏实。
堵车也能“见缝插针”: 高速堵车时,系统能更敏锐地发现旁边车道有“空档”,及时变道帮你更快脱离拥堵苦海,通勤效率更高。
加塞?提前给你“稳住”: 城里开车最烦什么?频繁加塞呗!以前智驾遇到加塞急刹让人难受。这次升级后,系统识别加塞的预判时间提前了,刹车变得更线性、更柔和,大大减少了那种突兀的急刹感。
城区转弯信心足: 在城区使用记忆领航功能,遇到需要左右转的路口,以往可能系统信心不足会退出让你接管。升级后,车辆的过弯规划能力更强了,左右转动作更精准、更丝滑,连续性大大提升,不用总担心被打断。
变道随心所欲: 新增了 “反向拨杆取消变道” 功能。比如你打了转向灯准备变道,突然发现后方有车加速上来,轻轻反向拨一下转向拨杆,就能立刻取消变道动作,人机配合更默契,也更安全。
2. 泊车更精准更贴心:
斜列车位?正中靶心! 以前停歪斜的车位多少有点别扭?升级后,系统识别斜列车位的能力更强了,泊入时纵向位置(也就是前后位置)更居中,停得更正。工程师透露,他们甚至率先用了“垂线判断”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难题。
记忆泊车更“老司机”: 开启记忆泊车功能后,在车库巡航时如果遇到对向来车(逆行车),系统能更聪明地自主选择绕行策略,而且绕行的轨迹更自然、更拟人化。据说现在过连续的螺旋弯或直角弯也更流畅了,越来越像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在帮你泊车。
老实说,这种在复杂场景下更强的预判能力和更自然的执行逻辑,正是让智驾好用、敢用的关键。宝骏这次把很多高端车型才具备的体验,实实在在地带到了主流价位段的产品上。
语音交互:方言懂你,导航更清爽
智驾升级是一方面,和人打交道的车机系统也在进步:
方言友好度爆表: 这次宝骏云海率先实现了 四川话和粤语 的识别和播报!是的,你没听错。以后川渝和广东的车主,可以用家乡话直接和车机“唠嗑”,车机也能用同样的方言回应你,亲切感倍增。宝骏悦也Plus则强化了对 非标准普通话 的识别能力,能精准识别八个地区的口音,覆盖了全国超过70%的地区。以后南腔北调,车机都能“听得懂”。
导航界面清爽直观: 升级后的导航界面做了减法,信息呈现更简洁、核心信息更突出。比如瞬时超速时,界面会用醒目的红框提醒你,和手机导航的体验保持一致,真正做到 “车机像手机一样好用”。
清洁模式很贴心: 新增的 “清洁模式” 绝对是强迫症福音。轻轻一点,屏幕立刻变黑、触控功能暂时关闭。你再也不用担心擦屏幕时不小心误触、误操作了,擦得干干净净,方便又安心。
宝骏云海:智驾普及的尖兵
借着这个机会,也给大家简单回顾下这次升级的主力车型——宝骏云海。作为去年9月才上市的新秀,它基于天舆架构D平台打造,本身就全系标配支持高阶智驾的硬件(7摄像头+12超声波雷达),这次OTA更是让它如虎添翼。
价格亲民: 纯电版(EV)指导价12.38万-13.38万元;插混版(PHEV)指导价10.98万-12.38万元。买它就拥有了 灵眸智驾2.0 Max功能的终身免费使用权(包含高速领航、城市记忆领航、全场景智能泊车、跨层记忆泊车等),这“智价比”确实高。
尺寸适中: 纯电版4541/1880/1608mm,轴距2750mm;插混版略长(4590mm),标准的紧凑型SUV身材,和市场上的热门选手比亚迪元PLUS尺寸很接近,空间家用足够。
动力续航实在: 纯电版150kW电机,最高170km/h,提供56.7kWh和69.2kWh电池,CLTC续航500km、600km。插混版1.5L自吸发动机+150kW电机,馈电油耗4.86-4.96L/100km,提供9.5kWh和20.5kWh电池可选,纯电续航60km或140km(CLTC),日常通勤用电,长途出行用油,灵活又经济。
智驾普及,宝骏的坚持与引领
聊回“科技平权”,宝骏确实是个值得尊敬的“普及者”。翻翻记录就知道:
2022年:宝骏KiWi EV大疆版成为全球首款10万级带代客泊车的车。
2023年:宝骏悦也把代客泊车带到了8万级别;宝骏云朵灵犀版是全球首款量产无图高快领航车型。
2024年:宝骏悦也Plus成为全球首款搭载城市记忆领航的车型(同时高快领航下探10万级);宝骏云海上市全系标配高阶智驾。
2025年初:率先实车落地DeepSeek大模型(享境),这次春季OTA又让三款主力车型的智驾体验再上一个台阶。
数据也说话:去年国庆假期,宝骏车主的 高速领航功能使用率高达93%,单程最长跑了1218公里!灵眸智驾2.0 Max 全场景使用率高达99%,单车日均使用2.6次;智能泊车最高频次达 50天257次,记忆泊车最高 50天97次。这说明什么?说明用户真的在用,而且爱用!
写在最后
2025年被很多人称为“全民智驾元年”,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把高阶智驾能力下放到主流车型。宝骏这次的春季OTA,不是简单地堆砌功能,而是基于用户真实使用场景的痛点,对核心智驾能力和交互体验进行的一次系统性、深度的优化升级。它让10万级的智能汽车,在“好用”、“敢用”的层面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科技的进步,最终目的是服务人。当高阶智驾不再是豪华车的专属,而是像宝骏这样,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实实在在的OTA升级,让更多普通消费者能够轻松拥有、安心使用,体验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安全,这才是真正的“科技平权”。作为汽车行业的观察者,我很高兴看到这种趋势正在加速到来。宝骏作为这条路上的先行者和坚定的推动者,值得我们关注。未来,期待更多像这样接地气、有干货的升级不断涌现!朋友们,你们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对智驾普及的看法或者你关心的功能点。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