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媒体报道先锋
分享专业医疗器械知识
近年来,我国医学装备产业持续高速发展,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大关,跃居全球第二大单体国家市场,国产装备的技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在近日举办的2025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医学装备展览会上,国产创新成果迎来集中爆发,多款突破性新品成为全场焦点。
欧谱曼迪向全球首次展出Stellar X 4K 3D双荧光内镜影像平台和Luna内窥镜诊疗平台两大平台型创新产品
国产崛起的背后,既得益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强力赋能,又源于本土企业十年磨剑的技术攻坚。以高端内窥镜为代表性产品的国产医疗器械产业,已实现从“技术追赶”到“自主突破”的跨越式发展。在精准医疗时代背景下,国产内窥镜企业正破浪前行,另辟蹊径,通过平台型创新等模式,走出不一样的发展道路,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内窥镜是高度集成光学成像、精密机械、图像处理、微型传感器技术以及智能控制算法等技术于一体的高端医疗设备,具有极高的行业准入门槛,由于核心技术长期被海外企业掌控,我国内窥镜市场长期处于国际品牌主导状态,这一格局直到近年才逐渐被本土创新力量打破。
为了加速追赶海外品牌,近年来,国产内窥镜厂商着力于开发复合型内窥镜,具体体现在4K、3D及荧光技术的应用上,并凭借高技术壁垒和高性价比,逐步打破国外垄断。以欧谱曼迪为例,凭借在荧光内窥镜这一细分赛道的超前布局,欧谱曼迪相继推出了高清荧光导航内窥镜摄像系统以及4K极清荧光导航内窥镜摄像系统,并在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在细分市场市占率名列头部,成为国产内镜在荧光赛道的破局者。植根深厚的技术沉淀,近年来,欧谱曼迪打造了首个平台式国产光学3D 4K荧光系统Stellar以及国内首个4K双荧光内窥镜摄像系统,进一步稳固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在Stellar平台的全链路自研基础上,欧谱曼迪此次最新发布的Stellar X 4K 3D双荧光内镜影像平台,突破了“4K+3D+双荧光”的复合型内窥镜技术壁垒,实现4K极清成像、光学3D立体显示以及ICG(吲哚菁绿)+ MB(亚甲基蓝)双荧光同屏造影三大核心技术深度融合。该技术突破了传统2D腔镜在空间感知与组织辨识上的技术局限,能够将两种荧光造影信息与4K极清3D白光图像同屏融合显示,提供具备4K清晰度的双荧光谱段联合造影的立体手术视野,有效解决术中导航单一、组织辨识存疑、深度感知不足等临床难题,提升了复杂手术的精准度和术式创新空间。
欧谱曼迪Stellar X 4K 3D双荧光内镜影像平台吸引了众多专业人士关注
据悉,经过严苛的注册临床证实,MB能够实现无创输尿管显影,有效避免手术中因看不清输尿管结构与位置而导致的输尿管医源性损伤,保护患者泌尿功能。此外,Stellar X 4K 3D双荧光内镜影像平台搭载了强大的处理内核,是目前技术最新、功能最全的内镜系统之一,能够在同一台主机上实现4K白光、4K荧光、4K双荧光、3D白光、3D荧光、3D双荧光六种功能。这不仅为临床带来了更全面、更精准的平台型解决方案,更填补了国际技术空白,有望成为全球首台4K 3D双荧光内窥镜设备。
此外,欧谱曼迪还推出了另一全链路自研平台——Luna内窥镜诊疗平台。该产品采用硬性内窥镜摄像和电子软镜双接口,同时兼容硬性内窥镜摄像和电子软镜双镜联合使用,支持双镜画面同屏显示或分屏显示。通过利用先进的图像算法,Luna内窥镜诊疗平台在细节增强、暗场增强、色彩增强等方面达到了行业一流水平,实现图像清晰度和画面质感的提升,适用于耳鼻喉头颈外科、胆道外科、泌尿外科等多领域复杂术式。
欧谱曼迪携Luna内窥镜诊疗平台(右)在内的多款创新产品亮相2025中国医学装备大会
两大平台型新品的亮相,引起了外界对欧谱曼迪平台型创新发展战略的关注。
近年来,国家持续出台多项利好政策为创新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打开了绿色通道,《“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都强调了医疗器械创新的发展方向,业内一场围绕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较量就此展开。
聚焦内窥镜行业,内窥镜赛道竞争已从单一功能迭代转向系统性创新,复合型内窥镜渐成主流。应用4K成像、多荧光导航、3D成像等核心技术的平台型解决方案,凭借技术集成优势与临床场景适配性,已成为撬动行业技术变革的关键支点。
需要强调的是,内窥镜平台型创新并非是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既要保证单个技术使用出色,也要保证技术融合后达到系统协同、功能互补的最佳状态,从而实现成像质量、操作精度、诊疗效率的全面跃升,最大化发挥技术价值,这考验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欧谱曼迪开辟平台型创新路径的背后,展现了强大的技术自信。深耕高端内窥镜多年,欧谱曼迪掌握了光学3D、多荧光联合导航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构筑了核心技术优势。布局平台型创新既保证了其技术升级持续向上向深发展的可能,也有助于进一步打破产品同质化,尤其在国产品牌正逐渐赢得全球市场的背景下,帮助企业在全球建立差异化竞争力。
欧谱曼迪Stellar 4K 3D荧光内镜影像平台
在当前国内技术迭代加速、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对内窥镜企业而言,平台型创新带来了强大技术整合和多元化功能拓展的优势,既满足临床个性化需求,又能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对内窥镜行业突破内卷、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近年来,全球内窥镜市场格局面临重构,国际巨头加速本土化战略布局。
2023年,奥林巴斯首次在中国设立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研发基地,这是其首次将核心产品放到日本以外地区生产;同年,卡尔史托斯宣布在上海松江建设其亚太地区首个自建制造基地,2024年该企业首批国产影像产品获批,一系列动作彰显中国市场在全球战略中的枢纽地位。
在这一浪潮中,国产力量正书写国产崛起新篇章。根据《2024年腹腔镜市场报告》显示,在2024年腹腔镜品牌排行榜中,聚焦核心指标(中标总金额、销量、中标次数)排名,卡尔史托斯和奥林巴斯占据第一和第三位,国产品牌迈瑞、欧谱曼迪、华诺康分别位列第二、第四、第五位。这一竞争格局的变化,与政策推动的国产替代进程密切相关。
资料来源:千里马医械营销云和“售械者”新媒体
去年启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以来,多省将内窥镜纳入集采清单。与此同时,多项政策文件鼓励优先采购国产器械,国产替代进程显著加快。欧谱曼迪2024年中标全国最大的腹腔镜集采项目,印证了国产品牌高性价比和质量上的优势。
如今,国产内镜行业在技术与市场层面的双重突破,正重塑行业竞争格局。越来越多国产内镜品牌,凭借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构建技术优势,打破国际垄断;同时以高性价比产品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响应能力,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我国医用内窥镜2021年市场规模为248亿元,国产化率仅为6.9%,到2025年我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90亿元,国产化率有望提升至18.3%。
在当前国内手术量保持高增长、国家大力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既面临战略机遇期,也需应对能力考验。对国产企业而言,未来成长的核心逻辑在于: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巩固技术壁垒,以技术创新驱动产品迭代;同时立足本土市场,积极探索技术创新的全球化应用前景。在这场围绕科技创新和市场战略的赛跑中,我国头部医疗器械企业将如何领跑,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