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时速 300 公里的时代,还有一趟列车以约 78 公里的时速穿梭华南与华中,它就是东莞东到襄阳的 K923 次。有人嫌它慢,有人却离不开它 —— 同样的路程,高铁二等座近 700 元,它的硬座只要 182.5 元,这背后藏着多少人的出行选择?
K923 次列车由武汉铁路局襄阳客运段担当,每天 18:18 从东莞东站出发,次日 12:26 抵达襄阳站,全程 1417 公里,运行 18 小时 8 分钟。它用的是 25G 型集便式客车,能满足硬座、硬卧、软卧不同需求,没有花哨的配置,却把 “实用” 刻在了每一节车厢里。
这趟车的路线走得很 “实在”:先经广深铁路、广石铁路,再转京广铁路、石长铁路,最后走焦柳铁路北上。有意思的是,到了广州北站后,它的车次会变成 K922;行至长沙到石门县北的石长铁路段时,还会开启 “一站直达” 模式,中途不踩任何站点;更特别的是,它不进热闹的宜昌东站,反而会在枝城站停靠,这到底是为什么?
答案藏在它的停站表里。全程 11 个停靠站里,广州北停 15 分钟、长沙停 26 分钟,给旅客足够的换乘和休整时间;而韶关东、郴州停 5 分钟,松滋西、枝城、当阳停 3 分钟,哪怕是宜城南这样的小城站,也没被落下。要知道,宜昌东站作为枢纽站,高铁动车密集,可枝城、当阳这些地方的旅客,若没有 K923,可能要多转好几趟车。这不正是铁路运营在 “快” 与 “全” 之间的平衡吗?难道不是所有旅客都需要挤大站、赶快车?
再看票价,硬座 182.5 元、硬卧下铺 333.5 元、软卧下铺 577.5 元,对比东莞到襄阳近 700 元的高铁二等座,直接省下一半多。更贴心的是,它傍晚发车、次日中午抵达,旅客在车厢里睡一晚,就能省下一笔住宿费,对学生、务工人员和普通家庭来说,这样的 “性价比” 比速度更重要。当然要提醒一句,票价是浮动的,具体得看 12306 的实时显示。
车厢里的事也很真实。旅客里有背着大包行李的务工者,有带着书本的学生,有提着家乡特产的探亲族,偶尔也有赶时间又想省钱的商务人士。硬卧车厢总是最热闹的,大家聊家常、分享零食,列车员还会主动帮行动不便的旅客拎行李、调铺位,没有轰轰烈烈的服务口号,却把 “温暖” 落在了细节里。
在东莞到襄阳的 5 趟普速列车里,K923 的速度不是最快的(仅次于 T128 次),但傍晚发车的时刻让它成了不少人的首选 —— 不用早起赶车,也不用熬夜抵达。更重要的是,它走的焦柳铁路沿线,不少中小城镇没通高铁,K923 就像一条 “毛细血管”,把这些地方和大城市连了起来。高铁载着人们追赶速度,K923 却牵着乡愁慢慢走,这样的 “慢”,不正是对一部分人需求的守护吗?
有人说高铁是 “未来的速度”,普速列车是 “当下的温度”。K923 次列车没有亮眼的时速数据,没有豪华的车厢配置,却用 18 小时的旅程,装下了不同人的出行需求。它证明我国铁路不是只追 “快”,更在兼顾 “全”;不是只看 “大站”,也没忘 “小城”。
未来高铁网络会越来越密,但像 K923 这样的列车,恐怕还会跑很久。因为不是所有出行都要 “风驰电掣”,有些旅途需要 “慢慢来” 的实惠,有些乡愁需要 “不绕路” 的牵挂。你坐过 K923 次吗?在这趟车上,你遇到过哪些温暖的小事?评论区里聊聊你的旅途事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