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特斯拉真要来了,配件简化到让人怀疑人生,结果老车主却直呼“香得一塌糊涂”!
事情说起来挺离谱。网络上关于“廉价版特斯拉”的传闻炒了都快能下锅了,这回居然真的有点眉目了。不久前,有热心网友扒拉特斯拉最新软件包时,瞄见了一款编号叫“E41”的Model Y“实惠版”详细配置信息。别说,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光听名字——廉价版,你就知道这车是从“能砍的全砍,能省的全省”下手。全景玻璃天顶?拜拜。二排独立屏幕?再见。电动后视镜、投影灯、倒车影像摄像头加热?全都统统砍掉。甚至连空气出风口那点智能设计感都没给剩下,至于音响、悬架、轮圈、内饰用料、座椅功能等也是能精简就精简。连胎压检测这种小东西,也直接“没了”。
有网友开玩笑怼了一句:“没有最毛坯,只有更毛坯”,也有直率的表示:“只要价格够低,什么都好说。”是真香还是算盘精?不论你怎么想,降配这事总得让人琢磨半天。虽说“减配=降价=更大市场”,但放在今天20万以内的新能源市场,说好听点真是“神仙打架”。自主品牌那叫一个卷,不夸张地说,功能堆满了,想要啥有啥。
但最有趣的是,特斯拉就是有这种魔力。比如八月份刚推出来的Model YL,一边被说“二排坐着一般,三排纯凑数,没冰箱没彩电”,结果人家怎么卖?到2025年十月的产能都没货,交付直接排到十一月。有一说一,网友那是“买前骂声一片,买后真香发疯”,牌子面前吐槽都不算事。
其实这次特斯拉的“实惠版Model Y”,能不能变成第二个爆款,还真挺有看头。有点“光板房”变豪宅的意思,你说舍得就能忍受点毛坯的痛。再说节奏老马斯克的“平价特斯拉”梗都用了好多年了。2020年他还信誓旦旦地说要造2.5万美元级别的新车,采用新平台,电机还不用稀土金属,控制器100%自研,48V低压系统,年销量冲500万。自动驾驶也不落下,全都搞得明明白白。结果项目一波三折,电话会上转头说“砍了”,再后来干脆就盯上了Model Y,准备靠减配置直接降价,成本能少20%。换句话说,就是把“换汤不换药”玩到极致。
最近爆料说,这个E41也就是搞些更“家常”的装备,比如52度的电池包,织布座椅、铁皮顶棚,轮毂再缩点水,无线充、真皮啥的都别想了。结合这次软件里的配置信息,摆明就是特斯拉打算在20万以内抢一波市场门槛。别小看了“中国市场无配置不成欢”的状况,这波真有点“你越吵我越简陋”的狠劲。
咱们国家买纯电SUV的能选太多了。什么吉利银河E5、零跑C11、方程豹钛3,还有小鹏MONA M03、日产N7随便数一圈,配置是个顶个的丰富,造型独特、车机智能、舒适性啥都抓。连胎压监测这种基础也算标配,根本不用担心啥“能省则省”。可说到底,只要打出“只要价格够低,什么都能忍”,真没准就被特斯拉抢一波市场。
最有意思的还是老车主,比如广东的特斯拉用户邱先生,妥妥的特粉。人家倒是觉得铁皮顶棚才是“史诗级提升”。这听着还真有点奇葩。咱广东人买车,原来还真不是为了多光鲜亮丽,更看重实际。谁家常年能开天窗?这广东太阳大半年甩在天顶,想开天窗最多用“一只手的手指头都能数过来”。以前Model Y弄个全景玻璃顶,好是好,结果中午一晒,车厢活生生变桑拿,后排小伙伴一屁股坐下,直接脑袋烫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要不是邱先生备了一张遮阳帘,朋友都快呼哧带喘地嚷嚷:“这要是在里面煮饺子都能熟了。”
走在南方露天车库溜达一圈,太阳下暴晒一小时,车屁股烫得能煎鸡蛋。脑袋顶上,那个玻璃天幕说挡太阳,其实只是心理安慰。想舒服,就得遮阳帘夹紧空调猛吹——终究是治标不治本。所以,说到底铁皮顶棚反而成了省心实用的好东西。有的网友看网上玩笑,说打伞坐车,他也笑没错,但自个用不着。
邱先生倒是承认,“广州这地方,功能丰富的车随手一抓一大把,全景顶、投影灯都是标配,咱特斯拉好像拿不出啥配置亮点。”可他不在乎。他觉得品质才是硬道理,“能开不坏”比配置丰富更重要。车不是衣服鞋子,说换就换,三电系统扎实,能量管理靠谱,技术成熟,这才是他们这些“沉默的大多数”愿意买单的底气。毕竟,车价20万,绝大多数家庭一咬牙就订一台,后续维修、口碑、品牌啥的,一样不敢马虎。
说回来,这帮人图的是啥?其实就是个踏实。有的老车主会说,自主品牌里纯电SUV“啥都有啥”,但他们更愿意选个稳妥的牌子,哪怕配置差点,升级慢点,也比经常出小毛病来得踏实。难怪隔壁家买了Model YL之后天天拉仇恨,明明新车啥都没给,却天天被夸“值”。要说受欢迎的理由,有点像是挑对象,条件固然重要,但真遇到个踏实可靠的,天天家常便饭里才知道好。
既然这样,问题就来了,如果真的推出这么个20万以内“家用毛坯版”Model Y,你买不买单?在一众国产新造车里,它能不能杀出一条血路?毕竟,国产车卷到连副驾女王座椅都上了,冰箱彩电大沙发、车机互联什么乱七八糟的花样,特斯拉还坚持“少即是多”,这路子明显逆潮流。可现实就是,大家一边骂一边抢着买,真·“口嫌体直”。
这场新能源的厮杀,其实不光是配置的比拼,更是对消费者心理的较量。有人在乎舒适智能,有人死忠于品牌口碑,有人就信耐用稳定。不同消费观,诞生了不同的热销车型。谁能想到,少配也能卖疯,这世界就是这么有意思。所以说,便宜版Model Y到底能不能打过一堆高配置国产神车?谁也不知道答案。你认为,如果真给20万价格,你还会为了品牌多忍一忍简陋,还是果断转身拥抱国产“堆料王”?欢迎评论区贡献观点,咱们也掰扯掰扯,到底是“只要便宜都香”,还是“老品牌价值永远不倒”?也许,谁都得低头,面对现实里的“一分价钱一分货”。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