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高速磁悬浮及机场一体化项目谋划”招标,招标价295万元,内容包括海南中线高铁高速磁悬浮项目,及其与海口美兰机场、三亚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的立体化衔接方案。
目前正值十五五规划编制期,此时进行重大项目谋划,大概是为了写入本省乃至全国的十五五规划。
01
海南中线高铁线路走向
说到海南中线高铁,人们最关心的是线路走向,根据前期规划信息和本次招标信息,我个人推测如下。
线路一:南港站、海口站、狮子岭站(海口新高铁站)、美兰站、定安站、屯昌站、琼中站、保亭站、三亚站、凤凰机场站、三亚新机场站。
该线路补上了定安、屯昌、琼中、保亭无高铁的不足,并实现了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市区、三亚凤凰机场、三亚新机场直连。
线路二:南港站、海口站、狮子岭站(海口新高铁站)、澄迈永发站、屯昌站、琼中岭门站、陵水站、海棠湾站、三亚站、凤凰机场站、三亚新机场站。
该线路直连海口市区的狮子岭站和三亚东部的海棠湾站,海口、三亚两市直达时间最短,内地游客高铁抵达三亚的距离也最短。更重要的是,该线路将促进三亚陵水同城化,利好三亚最大的连片平原地区——海棠湾清水湾片区。
同时,该线路经过的山区较少,建设成本会低一些。
02
三亚新机场和美兰机场三期
招标除了提及“中线高速磁悬浮项目”外,还提及“三亚新机场”“美兰机场三期”。
三亚新机场。前不久,省发改委发布了“三亚新机场专题深化研究项目”招标,其中包括空域规划与容量仿真(预可研阶段)专题研究、综合交通系统规划(预可研阶段)专题研究、环境影响评价专题研究三项内容。
这说明三亚新机场已完成选址,进入预可研、可研阶段。一旦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我们就能获知三亚新机场的详细信息。
从已知信息看,三亚新机场已确定选址育才,位于三亚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和环岛高铁之间。建设规模为两条远距跑道、45万平方米航站楼,规划运能为4000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
美兰机场三期。早在2020年6月,海口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心就发布了“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三期扩建项目”预可研、可研招标。招标文件提出“三期工程以增加近机位资源为主”,包括“扩建T1、T2东侧指廊,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以及配套建设空侧站坪、扩建货运区及机务维修区、优化提升陆侧交通通行能力等。
2024年10月,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复了《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24年版)》。新版规划2035年发展目标为: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海口美兰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268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9万吨。这意味着,未来10年,这两项数据都将有翻倍以上的增长。
新版规划明确海口美兰机场为“双航站区”“远距三跑道”布局,即在南侧新建一个航站区(T3航站楼)及一条跑道。
遗憾的是,这份新规划并未公布,或者说我没找到。我们只能拿江东新区规划图做参考。大体上,图中的北二跑道不修了,南一跑道和南二跑道间将建T3航站楼。同时还将修建一条快速路,连接T3航站楼和观澜湖片区。
省发改委所称美兰机场三期,很可能是指T3航站楼,如果仅仅是扩建指廊,省发改委没必要操心。
03
海南为何要争取“世界最高速”?
招标文件中写着“世界最高速地面轨道交通”“为世界提供交通组织新范式”等词句,可见省发改委对海南中线高铁寄予厚望。
要实现“世界最高速”,海南中线高速磁悬浮时速至少450公里,很可能高达600公里。
2003年,上海开通全球首条商业高速磁悬浮线路,最高时速430公里。
2021年,青岛下线全球首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系统,采用“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同年,西南交通大学“超级高铁”实验室实现真空管道磁悬浮试验,时速620公里。
2025年,在湖北东湖实验室高速磁悬浮测试线上,跑出创纪录的时速650公里。
磁悬浮相对于普通高铁,除了交通意义,还具有旅游观光价值,这或许是省发改委看重磁悬浮的原因。海口至三亚200公里高速磁悬浮,30分钟甚至20分钟即可到达,这样的场景震撼人心。或许会像文昌航天发射一样,吸引游客纷纷来打卡。
对我们本地居民来说,更关心的是造价。如果每公里4亿元,200公里需要800亿元,差不多可以建琼州海峡跨海铁路隧道了。
据了解,在广州、杭州等城市的规划中,也有京广磁悬浮、沪杭磁悬浮等“超高速铁路”规划。不过,即使贵为一线城市,他们的规划目前也仍然停留在纸面。
海南有可能走在前面吗?
(作者:魏华子。如果你也对海南自贸港政策、规划、经济、产业感兴趣,请关注“华语天涯”账号,我们将第一时间提供专业分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