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刚结束,各家车企纷纷亮出成绩单。小鹏一大早就公布了销量,而理想却迟迟没有动静。直到下午5点多,蔚来率先发布战报:8月交付31305台,同比增长55.2%,创下历史新高。
紧接着,理想也发布了数据,但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在微博还是公众号,理想都比蔚来晚了整整1分钟。这个时间差太精准了,明显不是巧合。翻看理想过去几个月的发布时间,6月是7月1日17:03,7月是8月1日16:38,5月是6月1日10:35,4月是5月1日10:02。
而蔚来近几个月基本固定在17:30左右发布。理想这次特意卡点晚1分钟,显然是有意为之。为什么要在发布时间上这么较真?这背后藏着车企营销的微妙心理战。
没过多久,一张风格酷似理想官方的销量海报在网上流传,但仔细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同比减少”。这显然不是理想自己发的,但普通网友能在半小时内做出这么专业的海报吗?
随后,“蔚来8月交付量超理想”的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这个对比确实很有话题性——蔚来曾经深陷困境,如今逆袭超越“常胜将军”理想,而理想则罕见地出现了同比下滑。
理想其实早就预料到会被拿来和蔚来对比。所以在发布战报前,它先做了两轮铺垫:上午10点宣布MEGA 8月交付突破3000台;下午4点半李想又立下纯电车型的新目标,i8月销6000台,i6月销9000-10000台。
这些动作都是在给市场打预防针。那么,为什么非要晚蔚来1分钟发布?如果上午发,理想会成为众矢之的,被拿来和所有车企对比;如果晚半小时发,舆论已经充分讨论完蔚来的成绩,理想的数据又会成为新的焦点。
而只晚1分钟,就能让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蔚来身上,理想的数据则被“淹没”在讨论中。这就像两个人同时向你冲来,你只能先应付第一个,第二个就有机会溜走。
车企发布销量时,如果官方海报不提同比数据,通常意味着同比下滑。比如某已8月交付6108台,没提同比,而去年8月是6117台;某安8月销量27044辆,去年8月是35355辆,同样没提同比。
互联网公司的财报也是这个套路,官方通稿不提同比的,往往就是数据不好看。理想这次没提同比,显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过去,李想被称为“经营之神”,理想是新势力中唯一盈利的,而李斌则被称为“融资之神”。如今情况似乎反转了,李斌带领蔚来走出低谷,而理想则面临销量压力。
李想曾说过,现在的问题是理想出一张牌,对手能出两张。这意味着理想必须加快产品迭代速度,否则就会被市场甩开。新能源行业的竞争已经从“精打细算”变成了“快鱼吃慢鱼”。
蔚来的乐道成为销量主力,理想的i6也将承担重任。但i6之后,理想还有什么牌可打?这个问题现在变得很关键。
有意思的是,有网友发现李斌还在用去年就碎屏的手机,坐头等舱还要自己补差价。这种节俭形象,加上前几天被老车主当面怒怼5分钟却耐心倾听,反而让他的公众好感度上升。
今天的销量战报,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蔚来车主情绪的安抚,证明蔚来确实在重回正轨。或许李斌该换部新手机了,那部碎屏机可以放进公司博物馆,纪念这段低谷逆袭的历程。
从产品角度看,理想MEGA定位高端纯电MPV,8月交付突破3000台算是不错的成绩。这款车空间大、续航长,适合家庭用户,但价格偏高,直接竞品不多,主要挑战来自传统豪华品牌的燃油MPV。
蔚来ET5和ES6依然是销量主力,换电模式在部分城市确实方便,但基建投入大,长期盈利能力仍待观察。理想增程式技术现阶段更符合大多数用户的用车习惯,但政策对混动的支持力度未来可能变化。
这场1分钟的发布时间较量,表面是数字游戏,实则是车企对舆论场的精准操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坏消息“软着陆”,如何让好消息最大化传播,已经成为车企营销的必修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