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出行火了,假期高速充电难,地方配套逐步提升

现在的中国,新能源车一路高歌猛进,买电车的人越来越多。前几年还担心电车没电、续航不行,现在城市里、县城里、电动车到处跑,大家已经不怎么议论“电车到底能买吗”这样的问题了,反倒都在琢磨着充电方便不方便,尤其一到节假日,高速公路成了大考场,这不,国庆一过,大家都在议论——排队充电排到出圈了。

其实,我觉得这个现象很能说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真实现状。表面上看是充电难、排队充电,实质上反映的是这几年新能源渗透率太快,大家买电车的步子比配套快得多。数据摆得明明白白,国庆期间新能源车高速日均流量约1250万,占比例已经20%左右,同比去年的增幅在30%上下。这么一算,假如有一半新能源车主高速跑长途,假期里得有多少人可能遇到“充电大军”?

要说新能源车高速充电难,早就有网友吐槽。这个事其实不难想象,服务区本来空间就有限,不可能为每台车都建一根桩,平时够用,可一遇到春运、国庆这样的“人仙都堵”的节假日,大家集中出门,服务区里的几台充电桩根本顶不住。有车主说在高速充电三四个小时,万一再遇上一两台慢充占着不走,心里那火估计没少冒。你要是排队49号,前面还有十几辆,那真的是考耐心、考运气。

当然,有人会说:提前规划,不就行了?这思路没错,有些老手车主习惯查好路线,知道哪几个城市有桩,哪里好充,甚至专门利用这机会,顺带着进城吃个饭、转转风景。但问题是,大多数人其实没这经验,尤其是家里第一次开新能源车的,舒舒服服坐高速直达,谁还愿意兜一圈去充电?再加上部分桩不是快充,有的地方要充四五十分钟起步,遇上高峰期,焦虑一下就上来了。

再说,车企近两年主打“长续航”,口号喊得响,可真正充到官方标称的续航打个对折都算不错。很多司机原本打算100公里再找桩,结果一测发现电池掉得快,心里慌慌的,只能提前进服务区排队,实际上一台车补能效率不如加油的1/10,这样一积压,队伍自然越来越长。

新能源车出行火了,假期高速充电难,地方配套逐步提升-有驾
新能源车出行火了,假期高速充电难,地方配套逐步提升-有驾

但咱们也不能光盯着问题抱怨,这其实就是成长的烦恼。国家这几年对基础设施那是下了血本,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数量、性能都在大提升,还有地方甚至放了移动充电宝,临时顶一阵。四川的做法其实很值得一说,灵活升级扩建新桩、推出移动桩、现场有人管秩序,今年比去年高峰多了一半的流量配套也顶住了,说明基建能力在进步。

新能源车出行火了,假期高速充电难,地方配套逐步提升-有驾

江苏的策略也挺讲究。人家不是生硬多建桩,而是动脑筋灵活调控充电行为,比如鼓励大家只充到70%、80%,拿到了充电优惠券、赶紧走人,放慢脚步的留在不热门服务区享折扣,还推实时App信息,通知大家哪个服务区充电空、哪个满,诱导错峰分流。这种办法充分调动了用户的积极性,让“快充快走”变成大家自觉的选择,减少了不必要拥堵。

即便如此,本质问题还没完全根治。就拿服务区来说,它毕竟不是建来专门给新能源车充电的,原本给大家上厕所、休息、简单加油,如今还要应付源源不断的充电需求,场地怎么都有限。有人说把服务区扩大,堆更多充电桩,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土地资源、施工周期、日常维护……都得掂量。

于是,眼下有专家建议——引导新能源车主下高速充电,不光能缓解服务区压力,还能让周边小镇、农村沾点流量红利。这点我觉得太有道理了。你看全国有多少县级市,城市洗车店、便利店、商超、汽车4S、旅馆门口全在抢着建充电桩,好多地方充电可以扫码自助。不如趁假期出去玩,顺便带动下小地方的经济,既补能了也不单是苦等排队,把长时间占用服务区的压力分摊出去。

新能源车出行火了,假期高速充电难,地方配套逐步提升-有驾

其实,新能源车出行的充电焦虑,说到底是供需关系的短暂失衡。大家买新能源车速度太快,社会基建赶着跑。以前加油站也不是一夜之间全国落地的,都是慢慢从大城市到小县城、再到乡村普及的。现在建充电桩,快多了,尤其是特高压大功率超充技术成熟之后,30分钟充满80%,比几年前那种慢慢“滴”电的充电方式,效率提了不少。

新能源车出行火了,假期高速充电难,地方配套逐步提升-有驾

更别忘了还有新技术不断提升,充电桩的智能调度、动态调整充电功率、移动充电方案、车主App一体化服务层出不穷。未来不用多想,两三年后、等配套跟上,节假日堵充电桩的事会逐渐缓和。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叫幸福的烦恼。你看老百姓都想着自驾新能源出行,不用担心汽油涨价、车子噪音、尾气污染,新能源车用上了智慧导航、省钱省心,社会进步的脚步声,离咱们越来越近。

当然,车主也得成长,技术再先进,也不能光等着厂家、政府来解决。新能源车有自身的能耗规律,天气冷点热点,满载还是空车,开空调还是不开,都影响电池效率。开车前查好路线,学会灵活变通,根据实际情况提前补能,别等到最后两格电再慌慌张张急找桩,养成点应急意识很关键。再有,节假日千万别全指望热门服务区,周边高速口、小城市的充电站,有时更便捷。

对于相关部门来说,制度创新比简单加设备有效多了。不妨像江苏那样,用价格、优惠券、信息透明等调动大家错峰分流,真正实现“快充快走”;继续推广充电桩下沉到小城市、农村,把充电网络织进城市生活的每一层。各地运营商也要加强维护,及时抢修、查故障,别让好端端的几台超充桩因为线路小毛病趴窝,导致大家白排队。

讲到底,一代人的出行方式在变,新能源车让更多普通家庭有了绿色出行的新选择。遇到节假日充电难题,不要惊慌,更不要大呼新能源没未来。成长的路,本来就有波折,问题是如何解决问题,我们正走在变化的路上。只要社会各方用心,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才是中国速度、中国创新的底气。你看吧,等明年后年,国庆再看新闻,说不定“排队充电”的事成了历史。

所以,新能源友友们,大可不必太焦虑。买新能源车的人多了是好事,说明绿色发展理念在深入人心。偶尔遇到充电难,用平常心对待,提前点规划、选对方法,社会的步伐一天天跟上,你想想,五年前买新能源车的能想象现在的便利吗?大家一起努力,未来只会更好。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