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不装了,摊牌了。
或者说,比亚迪疯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即将上市的汉L会是王炸,是比亚迪年底冲KPI的倚天剑时,比亚迪自己抡起屠龙刀,先把这把还没出鞘的倚天剑给剁了。
这操作,属于典型的“我杀我自己”。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直呼你们地球人太会玩儿了。
具体什么事儿呢?10月10号,新款汉DM-i要上市,纯电续航直接拉到245公里。这是个什么概念?就是它还没出生的亲大哥,那个被吹成旗舰、未来、希望的汉L,纯电续航“才”200公里。
你听听,这合理吗?这简直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背刺。汉L的产品经理,现在估计正躲在厕所里哭,一边哭一边骂,感觉自己的人生就是个笑话。这就像你苦练二十年屠龙之术,神功大成准备下山,结果发现龙已经在家被你爹用杀猪刀给捅死了,还分给街坊邻居炖了汤。
你说这叫什么事儿?这叫掀桌子。
现在的车圈,已经不是什么存量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没有体面,没有朋友,只有“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这次端上来的汉DM-i,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汉L放过。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自家餐厅给爆了,大家谁也别吃。
我们来盘一盘这个“加推版”汉DM-i,它到底有多颠。续航245公里,比大哥长。加了冰箱,加了怀挡,底盘换成了以前腾势仰望才配用的云辇C。讲真,我作为一个每天开车堵在五环上的中年人,你跟我讲什么百公里加速,我只关心我的腰能不能舒服点,这云辇C说是能让底盘这身“龙骨”可软可硬,听着就像那么回事。然后价格呢?据说就涨两千块。
就问你怕不怕?
这已经不是性价比了,这是性价比附体,是性价比的雷电法王。它对着自家汉L的脸,左右开弓,一边扇一边喊:“你不是旗舰吗?你不是牛逼吗?你不是要多卖几万块吗?”。
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比亚迪的KPI血条告急了。前九个月吭哧瘪肚卖了三百二十多万辆,离四百六十万的目标还差着一个筋斗云的距离。曾经月销两三万的汉家族,九月份才卖了八千多台,简直是膝盖斩。隔壁极氪、理想,甚至连大众那帮电动爹都在疯狂抢食。用户也不傻了,不是你贴个“旗舰”的标,大家就得跪下喊666。大家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什么是好处?245公里的纯电续航,意味着很多人一周通勤都不用烧一滴油,这叫好处。后排塞个冰箱,夏天能喝冰可乐,孩子能喝冰牛奶,这叫好处。以前开船一样的底盘现在有了云辇C,过个减速带不用再担心把后座的老丈人颠出脑震荡,这叫好处。
这些东西,才是过日子。旗舰?旗舰能当饭吃吗?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比亚迪这操作,就像一个修仙小说里主角快挂了,突然把压箱底的仙丹全吞了,也不管药性冲不冲突。续航丹、舒适丹、智能丹,一把塞嘴里,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这种不务正业的风气,其实早有苗头。理想是第一个开窍的,把车变成了家,塞冰箱彩电大沙发。然后所有人都悟了,原来技术的核心不在实验室,而在用户最真实的欲望里。你自动驾驶吹得天花乱坠,有什么用?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技术就是白给。你讲人车合一,操控极限,有什么用?我老婆只想在车里给娃热个奶。
所以,你看懂了吗?比亚迪这次不是在升级车,它是在升级对用户的理解。它终于放弃了那些虚头巴脑的“旗舰”玄学,开始讲人话了。别人还在PPT上画大饼,讲情怀,讲“我们不一样”,比亚迪已经把冰镇西瓜塞你手里了,就问你要不要。
这场仗,打得真踏实。
当然,这波自爆式攻击也有风险。电池成本在那摆着,245公里的续航,冬天开个暖风,高速上跑一跑,能剩多少?这是个玄学问题。我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车评人拿着秒表和电表,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对着这台汉DM-i瑟瑟发抖。但能过,就是能过。在绝对的低价和配置面前,一点续航的折扣,很多人是愿意接受的。
这就是一种信仰。不是对品牌的信仰,而是对“占便宜”的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叫“划算”的品牌,你就懂了。
所以,现在汉L和新款汉DM-i怎么选?这还用选吗?答案已经写在比亚迪的脸上,充满了“活下去”的渴望。汉L就像个压缩毛巾,听着很高级,但你得自己泡水才能用。而这台汉DM-i,就是一条拧干了的热毛巾,直接糊你脸上,又热又湿,充满了人间烟火的实在感。
不过,我还是建议你别急着下单。等10月10号发布了,去店里坐一坐,开一开。别听销售跟你扯什么人生格局,你就问他,这冰箱能冻冰棍儿吗?这底盘能不能让三体人坐了不晕车?
最后,这事儿真正偷笑的是谁?不是比亚迪,也不是等等党,而是所有的竞争对手。他们看着比亚迪自己左手打右手,内耗得不亦乐乎,估计晚上做梦都要笑醒了。这场戏,真是典中典。坏了菜了,车圈真是越来越好玩了。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