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迪Brouillard实车照片在群里忽然冒出来时,马老板还懒得搭话,说这种车估计只能在大老板或者油王车库里趴着。结果,隔壁做豪车改装的小胡跟我喝茶时也一脸不耐,“那玩意,每年只做两辆哩,你觉得咱能碰到么?”倒是微信群里自称见过真车的那位,说售价大概得2.15个亿人民币,意思是给你一辈子你也白搭。
我自己翻那些曝光图,乍一看外形像是奇龙平台出来的东西,比W16 Mistral那款还要更杀马特一些。碳纤维包套都走大面积,用得贼狠,老乡钦哥吐槽,“这车路上真撞了,残值铁定不如911。”讲行头肯定是拉满了,眼睛瞟过去就是刺激,侧裙、进气口、扰流板,包括轮圈位置,碳纤维纹理都明晃晃,钦哥以前拆过一辆被甩卖撞的Veyron,说维修个前唇都得等三个月,零件还老贵。
内部用料更邪乎,绿色碳纤维点缀在座舱里,乍眼看着有点奢华,细瞧还挺跳骚。上个月有家音响店师傅吹这内饰,意思是环境氛围做得很有讲头,但真坐进去长途奔波未必舒服,“大伙买这车更多是为点脸面,真拿大长途开?我是不信。”座椅包裹材质师傅顺口提过一句,说细节上跟老款奇龙比有小修小补,不敢下定论,说不定是定制“Solitaire”服务里给买家的专属配方。
动力就老生常谈那套8.0升W16机器,四个涡轮每次骂一句油耗高,顺便嘴巴带过1600匹和1600牛米扭矩,反正宣传里就是最牛掰的。小林车友会群里有位老技术员,说这套机器拉起来百公里冲刺不到2.5秒,“你问我极速?400多,估计高速基层同志得愁死。”变速箱那道还是7速双离合,四驱系统标配。冷门点是,听说这个车有一个特别的尾翼自动切换结构,优先为高速稳定,还能小幅度调节角度,开起来区别蛮大的,之前有师傅在欧洲试驾活动提到过,国内没机会见。
顺嘴提下二手的事情,有人在豪车圈吹过布加迪卖二手价格都不带折扣,真见到成交那天,实际砍掉差价的不少,维修和保养也是闹心事,零件周期跟大奔小法拉利完全不是一个段位,“钞票准备够了,也要人脉捞得到货。”
还有个八卦,是邻居老邓那会在酒桌上聊到,“我侄子在迪拜亲眼看见过这类定制布加迪,车主通常不是自己开,都是专职司机操作,说白了是收藏品。”冷门配置据说还能选陶瓷刹车、稀有贴膜,连座椅加热冷风都做得很细致,只不过真正用这些的机会还真不多。
至于这车在现实路上怎么开,真没几个人亲身体验过。有车友群里流传一个段子,说是有老板买了车放在瑞士某酒店地下车库,专门每年带亲友来拍照,钥匙都没插过一次。布加迪的后续大概率也就这样,能进收藏馆,能偶尔出个圈,上路跑掉小石子都心疼,剩下的就是朋友圈里炫个影、聊两句,“你要是真心想拥有,先把那心养大了再说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