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SU7 Ultra,这款被寄予厚望的高端车型,如今却深陷舆论漩涡,众多车主提出退车要求,到底发生了啥呢?
这事儿得从SU7 Ultra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说起。
车主们可是掏了不少钱,4.2万元啊,选装了这个配置。
这价格,够再买辆不错的二手车了。
小米汽车当初宣传的时候,那可是把这前舱盖吹得天花乱坠,什么赛车级碳纤维、双风道空气动力学设计,能辅助散热、提升下压力、减重,还能提高整车性能,说得车主们心痒痒的,觉得不买就亏大了。
可车主们提车后,问题来了。
有博主用鼓风机对着挖孔机盖吹风,结果纸巾纹丝不动,啥反应都没有。
更有车主亲自拆解,发现这所谓的“双风道高效导流”碳纤维开孔,既不能有效引导空气到刹车系统,也产生不了下压力,这岂不是成了一个昂贵的装饰品?
这谁能接受啊。
再回过头看小米汽车的宣传,2月26日发布的答网友问里,说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完全复刻SU7 Ultra原型车,有相同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还有贯穿风道,能实现前部空气高效导流。
雷军在直播和微博里也强调过,碳纤维前舱盖改了外观,内部结构也改了,双风道直接导向轮毂,支持轮毂散热。
可车主们实际体验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不就是被误导了嘛。
车主们的不满在网上迅速发酵,建起了退车群,还委托律师维权。
更有几十名车主联合发布视频,晒出订单截图,要求小米退车。
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的,小米汽车也不得不回应。5月7日晚上,小米汽车公开致歉,说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在满足复刻造型需求之外,也提供了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功能,但承认之前的宣传信息表达不够清晰。
然后提出了补偿方案:对于未交付的订单,车主可以选择限时改配服务,换回铝制前舱盖;对于已提车和在本次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锁单用户,赠送2万积分。
可这积分在车主们看来,根本没法弥补他们的损失,毕竟2万积分也就值2000块钱,和4.2万的选装费差太多了。
更让人无语的是,小米汽车4月30号推送的1.7.0版本更新,SU7 Ultra上加了个“排位模式圈速考核”的功能,车机系统更新后锁住半数马力,用户得刷赛道成绩才能解锁性能。
这1500匹的超强马力本来是卖点之一,现在却要“刷圈”才能实现,车主们觉得自己的选择权被侵犯了,产品价值也被削弱了。
好在小米汽车后来回应说暂停了这次推送,已升级的少量用户会在下个版本更新中解决,新版本的开发和测试也已经开始了,预计用时4 - 8周。
整个事件里,小米汽车在宣传和实际产品之间的落差太大了。
宣传的时候把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说得那么厉害,结果车主们实际体验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怎么能不让车主们觉得被欺骗呢?
而且小米汽车的补偿方案也不够诚意,难怪车主们不买账。
企业要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得靠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不能光靠宣传来吸引眼球。
否则,一旦产品和宣传不符,不仅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
小米汽车这次的风波,就是个很好的教训。希望小米汽车能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好好改进,别再让消费者失望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