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怒斥降价乱象,长城转身狂砍4万! 这波操作是求生还是打脸?
“工业产品降价10万还能保证质量? 绝对不可能! ”就在长城董事长魏建军痛批行业价格战的三个月后,他麾下的哈弗H6国潮版直接把价格砸到7.19万元,较原价暴跌27%。 更魔幻的是,这款“国民神车”砍掉了座椅加热和L2级辅助驾驶,被网友调侃:“魏总说降价不能保质量,原来是指自家车啊? ”
这场自相矛盾的降价狂欢,把长城推上了舆论风口浪尖。
降价TOP5车型:砍配置、缩续航,消费者捡便宜还是踩大坑?
哈弗H6国潮版的7.19万元“骨折价”看似诱人,但车主提车后才发现,座椅通风、方向盘加热等冬季刚需配置集体消失,甚至连车机系统都停留在三年前的水平。 有车主在论坛吐槽:“省下的钱还不够买条真皮座椅套! ”
混动车型哈弗二代大狗PHEV直降3.92万元后,续航短板彻底暴露。 其105公里的纯电续航比比亚迪宋PLUS DM-i少了近三分之一,被网友戏称“充电一小时,通勤两整天”。 而主打硬派越野的哈弗大狗燃油版,降价后车机卡顿、语音识别失灵等问题集中爆发,车主维权群内流传着一句话:“这车机,连导航都能带错路。 ”
更耐人寻味的是,长城的利润王牌坦克300也扛不住了。 1.5万元的置换补贴背后,是单车利润率从25%暴跌至18%。 业内人士透露,部分4S店已开始捆绑销售改装件和延保服务,有消费者怒斥:“说好的‘越野不割韭菜’呢? ”
供应链揭黑幕:真皮变人造革,座椅海绵薄了三成
一家为长城配套座椅的供应商匿名爆料:“去年接到年降15%的死命令,我们只能把真皮换成超纤皮,座椅海绵密度从45公斤/立方米砍到32公斤。 ”实测显示,新座椅支撑性下降后,长途驾驶腰部疲劳度增加40%。 更夸张的是,某车型线束防护层厚度从1.2毫米缩水至0.8毫米,雨天涉水极易引发短路。
这些“隐性减配”正在摧毁消费者信任。 第三方质检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汽车投诉量暴增83%,其中六成涉及“看不见的偷工减料”。 一位汽车工程师直言:“降价车型的防撞梁钢材强度普遍比宣传值低10%-15%,这已经不是成本问题,而是拿安全赌销量。 ”
经销商反水退网,4S店强卖保险求生
“去年还能靠精品装潢赚点钱,现在卖一辆车倒贴3000元。 ”河北某长城经销商负责人算了一笔账:哈弗H6单车提成从8000元腰斩至4000元,但厂家的销量考核反而提升20%。 为保住利润,部分门店要求客户必须购买5000元保险套餐或加装6000元踏板护板,甚至有销售私下建议:“别买低配车,修车费比省的钱还多! ”
压力之下,2024年长城经销商退网率激增40%,浙江一家经营十年的老店挂出横幅:“卖车不如卖房,告辞! ”
行业暗战:比亚迪、吉利围剿,长城进退两难
当长城在7万元市场血拼时,比亚迪元PLUS却悄悄涨价3000元,靠刀片电池和智能座舱稳住中端市场。 吉利则玩起“技术降维打击”,新上市的银河L7搭载热效率44%的混动引擎,油耗比哈弗同级车低1.8升/百公里。 就连五菱缤果都来踩一脚,其纯电小车标配快充和液态冷却系统,直接把欧拉好猫逼到“女性专属”标签失灵。
资本市场用脚投票。 长城港股股价在降价首周暴跌8%,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当一家车企的终端成交价连续12个月下滑,投资者只会看到风险,看不见机会。 ”
消费者觉醒:要便宜,更要命
“以前比参数,现在比拆车视频。 ”95后购车族小陈的发言代表了一批年轻人态度。 B站上播放量破百万的《拆解降价车》系列视频中,UP主用磁铁测试车身钢材,对比不同批次零件的供应商,评论区置顶高赞留言:“省下的钱,可能不够付医药费。 ”
二手车商也开始警惕。 北京花乡市场车贩子老李拒收2025款哈弗H6:“这车三年保值率估计不到45%,收回来就是砸手里。 ”
这场轰轰烈烈的价格战,究竟打了谁的脸? 当消费者学会用放大镜看配置表,用游标卡尺量防撞梁,车企或许该重新思考:比降价更迫切的,难道不是找回对质量的敬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