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实验室的“新成员”,看全新领克08EM-P如何引领安全潮流

当前,新能源汽车领域正经历从技术验证到用户信任构建的关键转型期。安全作为用户决策的底层逻辑,亟需超越营销话术的实质支撑。在此背景下,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接收全新领克08 EM-P白车身作为研究教具,成为行业关注焦点。这一事件不仅体现学术机构对产品安全实力的认可,更将企业技术实践导入高等教育体系,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安全研发注入新的方法论与权威性。

清华实验室的“新成员”,看全新领克08EM-P如何引领安全潮流-有驾

白车身的安全实力背书

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选择全新领克08 EM-P白车身作为研究样本,无疑是对其安全性能的高度认可。这一决定背后,是领克品牌在安全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与持续创新。白车身作为汽车安全的核心,其结构设计与材料选择直接决定了碰撞时的乘员保护效果。领克08 EM-P基于先进的CMA Evo原生新能源架构,车身大量采用高强度钢与铝合金,特别是2000MPa的热成型钢与一体式硼钢门环的应用,构建了一个坚不可摧的防护体系,为乘员舱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清华实验室的“新成员”,看全新领克08EM-P如何引领安全潮流-有驾

从理念到实践的跨越

领克08 EM-P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清华实验室的研究对象,关键在于其全域安全+理念的全面落地。这一理念不仅涵盖了传统的三电安全、被动安全,还深入至主动安全、行人保护及数据隐私安全等多个层面,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防护网。通过全系标配的激光雷达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领克08 EM-P在实测中展现了卓越的应急反应能力,无论是暴雨夜间的紧急制动还是复杂路况的自动避让,都重新定义了汽车安全的新标准,推动了安全技术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预防”的进化。

清华实验室的“新成员”,看全新领克08EM-P如何引领安全潮流-有驾

消除用户的安全焦虑

面对新能源汽车用户普遍关心的电池安全、紧急逃生等现实问题,领克08 EM-P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有效回应了市场的关切。其电池系统通过了远超国家标准的安全测试,从材料到结构层面建立了严密的防火防控机制。在极端事故发生后,车辆设计有周密的救援流程,包括自动解锁车门、弹出门把手并启动紧急救援系统,为乘员构建了全方位的生命保障通道。同时,先进的底盘与影像系统提升了车辆在恶劣路况下的操控稳定性和视野清晰度,进一步降低了事故风险。

清华实验室的“新成员”,看全新领克08EM-P如何引领安全潮流-有驾

此次白车身进入清华实验室,代表中国新能源汽车安全建设已从企业单点创新,升级为产学研共促的体系化工程。它验证了品牌与学术机构协同所能释放的倍增效应,也为行业树立了技术公开化、标准化的先例。未来,这样的合作若得以推广,将有力加速中国汽车安全技术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变,并在全球市场上塑造更坚实的“中国智造”安全形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