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1.5万汽车人失业!6家车企被曝裁员,最高赔偿N+4

最近汽车圈的裁员消息简直比电视剧剧情还刺激。

短短七天时间里,一汽、通用、保时捷、日产这些耳熟能详的大企业接连扔出"炸雷"——从长春到上海,从慕尼黑到底特律,全球汽车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地震"。更让人唏嘘的是,这些动辄成百上千的裁员数字背后,藏着整个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

一周1.5万汽车人失业!6家车企被曝裁员,最高赔偿N+4-有驾

先说几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案例。一汽南京公司全员解散的消息出来后,不少老员工蹲在厂门口拉横幅讨说法。这家成立于2020年的自动驾驶公司,原本承担着红旗品牌高端Robotaxi的研发重任,结果三年烧掉几十亿,到头来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更讽刺的是,他们去年测试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到现在都没能在南京街头跑起来。通用旗下的道朗格更惨,开着保时捷卡宴级别的售价,却卖出超市大白菜的销量——37辆车撑不起17家豪华展厅,平均每家店一年卖不出2台车,这种"高射炮打蚊子"的买卖能撑到现在才裁员,已经是奇迹了。

一周1.5万汽车人失业!6家车企被曝裁员,最高赔偿N+4-有驾

不过要说最魔幻的还得是日产。这家日本老牌车企刚公布的年报显示,2024财年巨亏336亿人民币,相当于每天亏掉近1个亿。更让人着急的是,他们在中国的销量一年暴跌12%,连曾经加价提车的天籁、轩逸都卖不动了。但就在这种生死存亡关头,日产居然还在全球搞什么"工厂瘦身计划",关掉7个生产基地,把工人从3.4万人砍到2万人。这操作就像溺水的人先给自己绑石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要转型做潜水装备。

一周1.5万汽车人失业!6家车企被曝裁员,最高赔偿N+4-有驾

保时捷的处境更像豪门没落。这个曾经站在金字塔尖的超跑品牌,现在连中国土豪都不买账了。一季度全球销量跌掉8%,最惨的是在中国市场,9471辆的销量连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更致命的是,他们花大价钱研发的纯电车型Taycan,现在月销量腰斩,电池起火事故频发,连德国《明镜》周刊都批评他们"用油车思维造电动车"。但就是这样,保时捷还要裁掉3900名员工,真不知道是车卖不动导致裁员,还是裁员导致车更卖不动。

一周1.5万汽车人失业!6家车企被曝裁员,最高赔偿N+4-有驾

透过这些热闹的裁员新闻,能看到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传统车企就像穿着西装革履的老派绅士,突然被拽进满地都是智能手机的战场。一汽南京的自动驾驶项目就是典型例子——投入重金搞L4级无人驾驶,结果连基本的量产都做不到。反观比亚迪、特斯拉这些新势力,早把研发重点放在了电池成本控制、智能座舱这些接地气的领域。更别说那些新崛起的中国品牌,五菱宏光MINI EV这种3万块的车都能月销5万,直接把合资车企逼到墙角。

一周1.5万汽车人失业!6家车企被曝裁员,最高赔偿N+4-有驾

这场裁员潮暴露出的深层问题,是传统车企在战略转型上的集体迷茫。日产关工厂的决策看似果断,实则暴露出他们对新能源赛道的迟钝。当大众、宝马都在中国狂砸千亿建充电网络时,日产还在计算工厂关停能省下多少电费。保时捷坚持给Taycan装燃油车底盘,结果被新势力用纯电平台吊打,这种"路径依赖"正在杀死老贵族。更值得警惕的是,通用道朗格的失败证明,简单把欧美市场的失败产品换个标引进中国,根本打动不了消费者——现在连县城青年都知道要买带激光雷达的智能电动车,谁还会为60万的全尺寸SUV买单?

一周1.5万汽车人失业!6家车企被曝裁员,最高赔偿N+4-有驾

不过裁员未必全是坏事。福特砍掉车联网部门的350人,反而可能让资源向更重要的自动驾驶领域倾斜。大众集团前些年关停亏损品牌,换来的是ID系列电动车在欧洲市场的逆袭。但关键要看企业有没有"断舍离"的勇气——日产一边裁员一边继续投资燃油发动机研发,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恐怕比裁员本身更危险。就像德国《商报》评论的:"当你在拆东墙补西墙的时候,别人已经在盖新楼房了。"

一周1.5万汽车人失业!6家车企被曝裁员,最高赔偿N+4-有驾

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全球汽车行业将削减20%的岗位,相当于减少200万个就业机会。但硬币的另一面是,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领域正在创造新的岗位,比亚迪今年校招的应届生起薪已经超过互联网大厂。这让人想起上世纪末诺基亚裁员时,那些转行做安卓开发的工程师,后来都成了行业顶梁柱。对普通打工人来说,与其抱怨行业寒冬,不如学学特斯拉工厂里那些会调试机械臂的技术工人——毕竟在这个智能汽车时代,会拧螺丝和会写代码,可能同样重要。

(看完这些车企的起落沉浮,你是否也感慨万千?你认为传统车企该如何突破困局?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