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7小时内45条相同视频集中轰炸,兼职群明码标价"1.5元/条恶意评论",车主车辆被扔垃圾……这不是谍战剧情节,而是理想汽车正在经历的真实网络围剿。8月7日,理想汽车法务部公开披露了一起有组织的黑水军攻击事件,揭开了新能源行业恶性竞争的阴暗面。
事件复盘:一场有组织的网络围剿
理想汽车披露的数据触目惊心:仅8月3日0时至7时,单一平台就集中出现45条标题为《理想车主一律乱停车》的相同视频。这些攻击具有明显的工业化特征——24小时不间断发布、多平台同步推送、内容高度同质化。更令人震惊的是,理想汽车高管曝光的"水军兼职群"截图显示,黑产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收集车主不规范行为的图片每张5元,AI生成"真实"视频每条8元,恶意评论每条1.5元,且设有严格的"审核机制"。
攻击已从线上蔓延至线下。多位车主反映车辆被无故扔垃圾,品牌形象受损直接转化为用户现实生活困扰。这种"跨界打击"模式,标志着黑水军攻击进入新阶段。
黑水军攻击的三大特征与行业共性
规模化作战是首要特征。通过兼职群分发任务,黑产组织能以极低成本发动"人海战术"。一个500人的兼职群,按1.5元/条计算,仅需750元就能制造500条负面评论。
技术化伪装升级明显。黑产开始采用AI生成内容规避审核,选择凌晨时段发布避开人工监测。理想案例中,黑水军甚至要求"AI生成需看着真",显示出对抗平台审核的策略性。
跨界打击成为新趋势。攻击目标从品牌扩展到用户群体,通过制造"理想车主素质差"等社会对立标签,实现品牌伤害的指数级放大。这种手法与特斯拉车主被贴"刹车失灵信徒"标签、蔚来用户被嘲讽"智商税"等案例如出一辙。
车企反击战:法律与公关的双轨策略
法律层面,理想汽车展示了教科书式的应对:通过截取发布记录、追踪资金流水、分析IP关联构建证据链;同时启动平台投诉、民事诉讼、刑事报案三位一体追责体系,特别是援引《刑法》第221条损害商业信誉罪,直指黑产组织者。
公关层面,理想在48小时内完成声明发布、证据公示、用户站队三重动作。将抽象的网络攻击转化为具象的"车主被扔垃圾"叙事,成功引发公众共情。这种"法务+公关"的组合拳,为行业提供了新范本。
消费者指南:如何识别与抵制黑水军?
普通用户可通过三个维度识别异常信息:高频重复话术(如"一律乱停车")、无实证的情绪化指控、集中出现的"三无"账号。发现可疑内容时,建议立即使用平台举报功能,并保存截图。理想汽车法务部明确表示,用户提供的证据将纳入法律追责体系。
结语:净化网络环境需多方合力
理想事件暴露出网络黑产的产业化危机,也展现了车企正面反击的可能性。当AI水军遇上AI审核,当黑产链条碰上司法重拳,这场较量或将重塑行业竞争规则。正如理想声明所言:"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这场战役的胜负,关乎每个消费者的信息环境安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