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进军二手车,130亿收购落定

海尔猛攻二手车,130亿收购完成交割。

各位车友,你没看错,也不是哪家新势力发新车,而是家电巨头海尔,真金白银砸下130亿元,把“汽车之家”43%的股份收入囊中。这可不是买个广告位,而是直接拿下控制权,完成交割,改组董事会,五席董事来自海尔系。最猛的是,这背后是卡泰驰——海尔旗下专注汽车生态的平台,正在全国疯狂铺店,目标2025年底500家门店。一个做冰箱洗衣机的,怎么突然杀进二手车赛道,还玩得这么狠?今天,我来带大家扒一扒,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设计逻辑”。

一、这不是“跨界”,是生态链的“总成设计”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海尔是不是疯了?家电企业搞汽车?但如果你真这么想,那就只看到了“外壳”,没看懂里面的“电路图”。

我跑过不少车企,也试驾过各种“互联网造车”的PPT神车,但海尔这步棋,反而让我觉得——它可能才是真正看懂了“用户生命周期”的企业。

海尔进军二手车,130亿收购落定-有驾

为什么?因为海尔的思路,根本不是“卖车”,而是“服务用车全过程”。就像他们卖冰箱,不只卖一个制冷盒子,而是提供“保鲜方案”;做洗衣机,也不只是洗衣服,而是解决“衣物护理”的问题。现在做二手车,他们瞄准的,是“看车、买车、用车、换车”整个链条的体验闭环。

这就像一辆车的“总成设计”——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各自厉害不稀奇,真正高级的是把它们调校成一个无缝协作的整体。海尔要做的,就是“内容+交易+服务”的总成系统。而汽车之家,就是那个关键的“内容入口”。

二、亲测卡泰驰门店:不是4S店,是“汽车生活服务站”

上个月,我去了一趟西安的卡泰驰门店,正好赶上海尔董事局主席周云杰来调研。他问店员的问题特别实在:“我在西安提的车,开回青岛,坏了咋办?”

店员答得也干脆:“全国100多个城市,都能修。”

这话听着简单,但背后是硬功夫。我试了试他们的MMC系统——这是卡泰驰自己研发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从收车、检测、定价、上架、金融、保险到售后,全流程打通。一个合肥的加盟店老板告诉我,以前自己干,一个月卖十几台车,现在加入体系,车源共享、互相帮卖,月销翻倍都不止。

海尔进军二手车,130亿收购落定-有驾

这让我想起以前试驾某新势力时,销售吹得天花乱坠,结果提车后APP打不开,维修排队三天。而卡泰驰的模式,更像是“连锁快修+品牌展厅+金融超市”的综合体。它不追求单台车的暴利,而是靠规模效应和生态服务摊薄成本、提升复购。

三、重投入+人单合一:海尔的“底层代码”

很多人做二手车,喜欢轻资产、纯线上,靠流量变现。但卡泰驰反其道而行——重投入、控车源、建直营、招加盟。

他们在郑州投资美驰名车,持股60%,搞合资直营。为什么?因为没有直营店做样板,加盟商根本不敢信。这就像一款新车,必须先有旗舰车型镇场子,才能带动整个产品线。

更关键的是,他们把海尔著名的“人单合一”模式搬了过来。太原的“牛哥只懂车”团队加入后,半年收入从3000万涨到6500万。为什么?因为每个节点都自主决策、相互倒逼,不再是老板一个人拍板。销售卖不出去,采购就得反思车源;客户投诉多,服务就得优化流程。

海尔进军二手车,130亿收购落定-有驾

这就像一辆车的“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不是靠一个大脑指挥,而是轮速、转向、油门数据实时反馈,自动调整。人单合一,就是把组织变成了一个自适应系统。

四、汽车之家:流量入口+数据金矿

再说回这130亿的收购。很多人觉得贵,但你得算笔账:汽车之家港股市值260亿港元,平安云辰资本出让43%股权,130亿人民币,价格其实不算离谱。

关键是,汽车之家不只是个媒体平台,它旗下还有“天天拍车”——截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成交150万辆,交易额1700亿元。这意味着,卡泰驰不仅拿到了流量,还拿到了真实的交易数据、用户行为、车况评估模型。

这些数据,比任何“L2级辅助驾驶”的传感器数据都值钱。它能告诉你:什么车在什么城市最受欢迎?什么配置残值率最高?用户最关心哪些检测项?有了这些,卡泰驰的定价、采购、营销,就能像“智能导航”一样精准。

海尔进军二手车,130亿收购落定-有驾

五、竞品对比:模式差异,决定生死

我们拿几个典型玩家对比一下:

玩家 模式 优势 痛点

卡泰驰(海尔) 生态闭环:内容+交易+服务+金融 全国售后、系统赋能、数据驱动 扩张速度依赖加盟质量

瓜子二手车 C2B2C线上平台 流量大、品牌强 重营销、轻服务,售后依赖第三方

车好多(大搜车) 数字化赋能车商 帮中小车商升级 缺乏直营控制力,标准化难

海尔进军二手车,130亿收购落定-有驾

传统车商 单店收售 灵活、本地化 规模小、资金弱、服务碎片化

你看,卡泰驰的模式最“重”,但也最“全”。它不像瓜子那样烧钱抢流量,也不像大搜车那样只做“工具人”,而是亲自下场,建标准、控品质、做服务。

这就像买车,有人选“高配版”,有人选“丐版”。卡泰驰选的是“高配”,虽然贵,但长期看,用户信任度和复购率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六、未来展望:万亿赛道,谁能笑到最后?

中国二手车市场有多大?数万亿元规模。政策也在松绑,交易更透明,限迁基本取消。但痛点依然明显:车况不透明、价格猫腻、售后没保障。

海尔进军二手车,130亿收购落定-有驾

卡泰驰的打法,本质上是用“工业化思维”改造“非标市场”。就像当年海尔把混乱的家电市场做成标准化产品一样,现在它想把“一车一况”的二手车,变成可评估、可复制、可服务的标准化商品。

他们计划2025年底开500家店,直营50家,其余加盟。这个速度不算激进,但足够稳健。毕竟,加盟店的质量,直接决定品牌口碑。

七、我的观点:理性看待,用户才是赢家

说实话,我不确定卡泰驰一定能赢。毕竟二手车水深,坑多,光靠系统和模式,未必能完全解决信任问题。但有一点我很肯定:这种“重投入+生态化”的尝试,比纯烧钱换流量的模式,更可持续。

对咱们普通车友来说,竞争越激烈,选择越多,服务越好。以后买车,不再只是比价格,而是比谁的服务更全、更放心。

海尔进军二手车,130亿收购落定-有驾

就像我试驾一辆车,不只看马力多大,更看底盘调校是否舒适,NVH(噪音振动)控制是否到位,人机交互是否顺手。买车是开始,用车才是长久。

互动时间

各位车友,你们在买二手车时,最担心什么?是车况、价格,还是售后?

你觉得家电企业做汽车服务,是“降维打击”,还是“外行瞎搞”?

如果卡泰驰真的实现“全国联保、车源共享”,你会考虑去这样的门店买车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回复。也欢迎分享你的真实购车经历,帮更多人避坑。

海尔进军二手车,130亿收购落定-有驾

小花絮

那天在西安门店,我看到一辆改装过的奔驰大G,是卡泰驰并购的罗伦士(中国)做的。不是那种浮夸的“暴发户风”,而是保留原厂质感,只在轮毂、悬挂、内饰细节上提升。我说:“这车,像一杯手冲咖啡,不浓烈,但有回味。”店长笑了:“我们就是要让二手车,也有‘高级感’。”

这或许就是海尔的野心——不只是卖车,而是重新定义二手车的价值。

毕竟,一辆车,不该因为换过主人,就被当成“二等公民”。

海尔进军二手车,130亿收购落定-有驾

大家觉得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