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热失控安全防御再升级!

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热失控安全防御再升级!-有驾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热失控安全防御再升级!-有驾

作为我国动力电池领域的重要强制性标准,新版《安全要求》不仅将电池安全技术门槛大幅提升,更通过新增多项严苛测试,直指锂电池安全的核心痛点——热失控风险。“不起火、不爆炸”的强制性要求,重构了动力电池安全的技术逻辑。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新规,不仅将热失控风险从技术挑战升级为生存红线,更推动行业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感知,为气体传感技术在新能源安全监测领域的应用打开了新空间。

l 新版《安全要求》中包括7项单体测试,17项电池包或系统测试等内容。具体来看,对热扩散测试的修订是最主要的修改点之一。据介绍,热扩散测试考查电池单体内短路导致热失控后的安全防护能力。新版《安全要求》将热扩散测试技术要求从“着火、爆炸前 5 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修改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

l 新增底部撞击测试,考查电池底部受到撞击后的防护能力,要求无泄漏、外壳破裂、起火或爆炸现象,且满足绝缘电阻要求。

l 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考查动力电池在长期快充循环后的安全性,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业内专家认为,新版《安全要求》通过严苛测试公开保障电池安全,能够缓解公众对新能源车自燃风险的担忧。对行业而言,新规可能增加中小企业的研发成本,短期内或引发行业洗牌,将推动产业集中化与技术标准化。

新国标对热失控的重点关注,源于锂电池固有的化学特性。当电池内部因短路、过充或机械损伤引发链式反应时,正极材料分解、电解液燃烧等过程会释放大量热量,并产生H₂、CO、CH₄等可燃气体。统计显示,“热失控产生的氢气浓度在失控初期即可达到2%-4%”,远超1%的爆炸下限,这正是近年来储能电站火灾多呈爆燃态势的核心原因。韩国SK能源2023年的电池厂爆炸事故、德国柏林储能电站火灾等案例均表明,传统依赖温度、电压监测的手段存在滞后性。这些事故的共同点在于,电池内部的热失控是导致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气体传感器:热失控预警的"哨兵"

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中,其内部会由于化学/电化学反应产生H2、碳氢化合物(CH4、C2H4等)、O2、碳氧化合物(CO、CO2)、以及氟类气体(HF等)等特征气体,因此可以通过检测释放的气体组分和浓度对电池热失控行为进行监测和早期预警,从而提升电池安全性。大量研究表明,在发生热失控前,电池运行的温度、电压、电流等参数变化及电池模组释放的气体种类、浓度大小等相关表征指标,可以成为开展锂电池储能电站安全预警的重要依据。从理论上讲,气体检测具备更精准、更灵活等性能优势,实现更强安全性、更高效运维。

要实现对热失控的早期预警,必须建立精准的监测体系。研究表明,热失控前电池会释放特征气体,其种类与浓度变化构成独特的"化学指纹"。氢气(H₂)作为关键指标,其浓度在热失控初期即可上升数十倍,且分子量小、扩散速度快,成为理想的预警标志物。碳基H2传感器作为一种有效的监测手段,能够为储能锂电池的安全运行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帮助企业和相关部门更好地管理和维护储能系统,降低安全风险,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能源供应的稳定。因此,在储能锂电池监测中,H2传感器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

高灵敏检测:基于碳基材料的H₂传感器,可在ppm级浓度下实现快速响应,比传统温度传感器提前数小时发现异常。

多参数融合:结合电压、温度、压力等多维数据,构建算法模型,可显著提升预警准确率。

实时网络监控:在储能电站中部署传感器阵列,形成覆盖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神经网",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灭火装置或切断电路。

结语:安全与创新的双重奏

新版《安全要求》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战略转型。在政策驱动下,氢气传感技术与阻燃材料、智能BMS的协同创新,正在构建锂电池安全的新范式。真正的电池安全,不是杜绝所有风险,而是构建从分子级监测到系统级防护的立体防御网络。这场由政策牵引的技术革命,或将催生下一个百亿级的新能源安全监测市场。

l 星硕传感作为一站式传感器解决方案提供商,在锂电池热失控安全监测及储能系统防护领域,通过多维度传感技术集成与智能化分析能力,构建了覆盖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的立体化安全监测体系。其方案结合了高灵敏度气体探测、物理参数同步感知及边缘计算技术,形成了多源数据融合的预警与防护闭环,为新能源产业的安全运行和低碳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了解更多技术参数与应用方案,欢迎联系星硕传感客服。

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热失控安全防御再升级!-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