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回比例估计超70%,知情人士透露故障原因
作者/ IT时报 孙永会
编辑/ 郝俊慧 孙妍
9月15日起,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鹏汽车)正式召回2024年8月20日至2025年4月27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小鹏P7+汽车。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局召回中心近日发布的一则公告显示,此次共计召回47490辆。
小鹏P7+从2024年10月10日开始预售,11月11日正式全国交付。根据“车主指南”网数据统计,自2024年10月到2025年6月(销售数据统计至生产后两个月),小鹏P7+的销量共计62082辆。据此估算,召回比例超过同期销量的70%。
公告同时说明了车辆的召回原因——由于转向助力机电传感器线束接触不良,可能导致转向机传感器信号波动,转向故障警告灯点亮,转向助力失效,存在安全隐患。就此,小鹏汽车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改进后的转向机总成,以消除安全隐患。
召回通知发布后,此前困扰车主数月的“方向盘突然锁死”问题终于有了解决方案,但在召回落地过程中出现一些新的挑战:由于涉及车辆数量众多,不少车主从提交预约到实际更换的等待期超过2个月,这段时间内的车辆故障、驾驶事故、停驶补贴等问题,都有待明确。
为此,《IT时报》记者询问了小鹏方面,对方表示,“请以公告信息为准”。
车主担忧一:等待召回期间出故障怎么办?
汽车召回的事件并不罕见。
《IT时报》记者注意到,9月以来,除了小鹏P7+被召回的相关信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官网还公布了多家公司的召回情况,比如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兰博基尼REVUELTO汽车、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汽车,以及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唯雅诺和威霆汽车。
小鹏P7+被召回之所以备受关注,一是因为“转向机缺陷”问题从投诉到正式召回,持续数月;二是召回数量较多。根据公告,自9月15日至12月31日,车主可在App内查看是否属于召回范围,如果属于,可根据页面提供的链接进行预约回店。
然而,每个车主的等待时间不一,这给他们带来新的困扰。
重庆车主章新(化名)的小鹏P7+在召回范围之内,更换时间预约在今年11月16日,距今还有两个月。目前,他的车已经停驶好几天了,原因是“不太敢开”。
章新向《IT时报》记者出示的一张截图显示,就“等待期间车辆能否正常使用”的问题,页面显示——“请放心使用。转向机传感器信号波动属于小概率偶发性故障,同时我们具备车辆后台运行状态预警能力,可在小概率故障发生前提前识别异常,并安排远程技术人员主动联系您进行处理。”
章新并不放心,“不敢冒险。虽然概率低,可转向机一旦发生故障,后果极其严重,如果是在高速上,更不敢想。”现在,他宁愿通勤折腾点,也选择了停驶,“可小鹏难道不应该对此补偿车主吗?”
上海段和段(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律师事务所律师方莉表示,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当汽车产品被确认存在缺陷后,生产者(车企)必须实施召回,核心义务是免费维修和承担消除缺陷的费用和必要的运送缺陷汽车产品的费用,“这意味着将车辆运送到维修地点所产生的合理运输费用应由车企承担,但并非直接进行经济补偿。”
方莉指出,赔礼道歉或积分、代金券等额外补偿,更多依赖于车企的自觉和商业决策,以及车主通过协商、舆论监督等途径争取的结果。小鹏汽车此前对部分车主提供积分补偿的做法,也为其他车主主张类似诉求提供了一定的参照,“但如果车主在召回前已自费修复相同缺陷,那么,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九条与车企或4S店协商,要求返还之前支付的维修费用。”
此外,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生产者实施召回,应当告知车主汽车产品存在的缺陷、避免损害发生的应急处置方法和生产者消除缺陷的措施等事项,对于车主们担心的“方向盘突然锁死”风险,小鹏应该明确告知用户应急处置方法。
车主担忧二:被召回车发生事故,谁来担责?
在一些社交平台也有车主表示担忧,如果应该召回但未完成召回的车辆发生事故,谁来担责?是车企还是司机?
“我能预约到的时间是10月15日,接下来这个月也不敢开,可不开又没法上班。”另一位车主王华(化名)同样陷入纠结之中。早前的一幕让他至今心有余悸,“3月下旬提车,6月经历了杭州一场大暴雨,第二天开车时就感觉方向盘有些重。”
早前《IT时报》记者的调查报道中,一位技术人士便曾表示,方向机出现问题,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没有电子助力的方向盘就像是健身房里的健身器材,异常沉重,不常进行力量训练的用户很难顺利操控。”该人士进一步表示,此类电子助力失效很少有提前预警,若在高速行驶或复杂路况下突然发生,驾驶员难以控制车辆行驶方向,易引发交通事故,对车内人员及道路上其他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方莉明确表示,如果车辆的缺陷在召回前或召回过程中已经导致了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例如,因刹车系统缺陷发生了交通事故),那么车企的召回义务并不能免除其依法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车主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请求赔偿。
车主担忧三:更换转向机是否会让车贬值?
在新一轮的争议中,更换转向机总成的车辆是否会贬值亦成了讨论焦点。在黑猫投诉平台,已有车主针对“小鹏召回P7+致二手车价格贬值”发起了投诉。
来自江苏的车主依依(化名)家里有两辆小鹏汽车,其中一辆便是小鹏P7+,购买于今年2月。她告诉《IT时报》记者,因为通勤距离只有3公里左右,她还是选择正常驾驶,但比较担心“更换转向机总成后,万一被判定为大修,会影响它的二手价值”。
“从产品质量责任和二手车价值角度看,这类维修和召回不对车辆价值构成负面影响。”一位从事二手车行业多年的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新能源汽车在质保期内,若因质量问题发生厂家召回或出现故障,并在索赔范围内完成维修或部件更换,属于厂家正常履责行为,不影响车辆本身的二手价格。
但《IT时报》记者与数位消费者对话后发现,购买者与这些被更换过转向机的车子之间,或存在一道隐性的“心理瑕疵”痕迹。
技术人士:“可能是研发阶段验证不足”
转向机总成即转向器,又名转向机、方向机,是汽车转向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负责将驾驶员的转向动作转化为车辆的行驶方向。
“汽车ECU(电子控制器单元,又称为汽车的‘行车电脑’)要控制车辆转向,需要知道驾驶员实际的转向角度、速度和意图,这里有力矩传感器、转角传感器等感知器件,通过线束回到汽车ECU。”
从事汽车电子设计和运营的技术人士赵正文(化名)向《IT时报》记者解释,“如果进水后导致这套系统突然不工作,方向盘可能会失去助力转向,比如之前你打1N,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给你2N。这种情况下需要你努力转动方向盘。”
“很多时候,车辆缺陷并非源自生产装配环节,而可能是研发阶段验证不足。”一位知情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主机厂商在生产过程中虽然有一整套质量保障措施,但这些流程主要保证产品符合下线要求,如果设计选型本身存在缺陷,再严谨的生产检测也无法弥补。
在他看来,目前国内新能源车企普遍追求“1.5~2年开发一款新车”的迭代速度,远短于欧洲车企4~5年的完整研发周期。研发时间被压缩后,牺牲最大的往往是试验验证环节,很多台架试验、环境耐久测试、路试等场景覆盖不全,导致潜在问题未被及时发现。
另一方面,在白热化的“价格战”中,车企不得不优先考虑降本增效。虽然一颗高防护等级接插件可能只比普通件贵几块钱,但放在数十万的销量中考量便是百万甚至千万级的成本差异。因此,企业往往会选择承受风险,用概率博弈换取价格优势。
“因此,即便生产制造环节流程再严谨,如果前端设计和验证环节因时间和成本压力而‘放水’,就会出现类似接触不良的‘低级错误’。”该知情人士进一步表示,这也是国产新能源行业当前竞争环境的典型缩影,欧洲车企会花大量资源解决最后1%的质量问题,而国内不少车企在完成前90%的工作后便急于推向市场,将风险留给用户和售后体系。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采访对象 豆包AI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