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画风,突出一个抽象。讲真,比拼多多砍一刀都抽象。
就在上个月,一个叫远程的哥们,交出了一份让同行看了想直接拔网线的成绩单:单月销量突破1.7万辆。这是什么概念?这数字,比它自己2020年全年的销量加起来,还要多个加强连。五年时间,复合增长率120%,市占率从5.2%干到了21.1%。
很多人,尤其是那些穿着西装打着PPT的分析师,会把这玩意儿包装成什么“长期主义的胜利”、“技术生态的闭环”。
是是是,你们说的都对。
但这些词儿就像压缩毛巾,看着挺大一块,泡水里一化开,发现就是层窗户纸。在我看来,这背后压根就不是什么温良恭俭让的“长期主义”,而是赤裸裸的“掀桌子主义”。
如果说之前的新势力是想办法把蛋糕做得更好看,然后从别人盘子里切走一块。那远程这种玩法,就是直接冲进后厨,把面粉扬了,把烤箱砸了,然后对着所有饿肚子的客人说,诶,我这儿有馒头,管饱,还便宜。
这不是请客吃饭,这是你死我活的闪电战。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这他妈才叫商业!
我们来解构一下这个“不讲武德”的打法。
首先,它对技术的理解,充满了民粹主义的智慧,甚至可以说是“老头乐”精神的终极体现。

你看它那个正向研发的电动轻卡,星智H8E,宣传的核心是什么?不是什么赛博朋克的座舱,也不是什么遥遥领先的自动驾驶,而是简单粗暴的一句话:5年能比油车省15.1万。
就这一句,直接把所有花里胡哨的技术名词干沉默了。对于一个物流车队的老板来说,你跟他聊智能网联,他可能想睡觉;但你跟他说五年能省出一辆宝马3系,他能当场给你磕一个。所有的新能源商用车,本质上都是被数据和KPI异化了的赚钱牲口,你让它更便宜地干更多的活,就是对它最大的尊重。
还有那个叫星享V的微面,打法更绝,叫“大空间降维打击”。这是什么骚操作?翻译一下就是,在所有人都用杯子喝水的时候,它直接拎了个消防栓过来。上市就成爆款,因为它精准地戳中了末端物流的G点——降本增效。你以为快递小哥在乎零百加速?不,他在乎的是今天能不能多塞20个件,早半小时回家。
这种对现实场景的极端洞察,简直就是把“用户思维”这四个字刻在了骨头里。你别跟我扯那些虚的,咱们就聊最实在的,怎么搞钱。
然后,就是它那个最让我觉得离谱,也最佩服的“醇氢+电动”双修路线。
在整个行业都挤在纯电这条独木桥上,为了一点电池能量密度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远程突然在旁边修了条高速公路。它说,诶,我两条路一起走。
这个操作,典中典。同行看了也得傻眼,坏了菜了,这家伙开了个新职业。
纯电路线,就像一个法师,爆发高,伤害足,但是蓝条短,特别有里程焦虑和补能焦虑。尤其是在商用车这种高强度、全天候的场景里,你让一个拉着几十吨货的大卡车,在高速服务区跟一堆小轿车抢充电桩,那个画面,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
讲真,我作为一个天天在地库抢充电桩的中年人,我对所有吹续航的PPT都抱有十二分的警惕。你跟我说续航1000公里,我只关心凌晨三点那个充电桩是不是坏的。
远程这个醇氢路线就有意思了。它把甲醇这玩意儿,搞成了“液态的氢”,等于给那个法师配了个无限蓝瓶,甚至是个可以随时随地召唤泉水的任意门。加注方便,成本还低,从漠河到吐鲁番都能跑。这哪是技术路线啊,这简直是给商用车开了个物理外挂。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他娘的贴切。
它不是在否定纯电,而是在给纯电擦屁股。它在用一种极其务实,甚至有点不性感的方案,去解决最头疼的问题。当别人还在纠结电池技术的时候,它直接换了条赛道。这种思维,已经不是产品经理思维了,这是修仙小说里主角才有的顿悟。别人在卷功法,他直接换了个世界。
最后,也是最狠的,是它那个所谓的“生态”。
当下的汽车竞争,早就不是卖车本身了。卖车只是交个朋友,后面的服务才是割……不对,是赚钱。远程搞的那个“生态3.0战略”,什么“销售、保值购、易租购、车电分离、无忧租”,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我作为一个中年人都看晕了。
这一套操作的核心逻辑是什么?是把“买车”这个一次性的重资产行为,给肢解成了一场大型、灵活、按需付费的“自助餐”。
你想想,以前你开个物流公司,买车就像结婚,一次性投入,风险自担,好坏都得捏着鼻子认。现在远程告诉你,别结婚了,咱们谈恋爱吧。你可以租,可以买,电池可以跟车身分开算,开得不爽了还能回购。
这就很变态了。它等于把用户的所有后顾之忧都给兜了底。这种安全感,比什么品牌光环都来得实在。因为我真的拥有过特斯拉,我知道那种被品牌信仰绑架的感觉,一边享受着它的好,一边默默忍受着它的烂。但商用车用户不一样,他们没有信仰,只有KPI。谁能让他们更省心,他们就跟谁走。
所以,远程销量爆发,真的只是因为它车造得好吗?
不全是。它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它用一种近乎耍流氓的姿态,重塑了整个游戏的规则。当所有人都还在牌桌上比大小的时候,它直接站起来说,这牌我不跟了,咱们现在比谁的拳头硬。
它把高大上的技术,拉回到了“一公里省几毛钱”的地面;它把复杂的能源路线,变成了“哪个方便用哪个”的简单选择;它把沉重的购车决策,变成了“怎么划算怎么来”的灵活方案。
所以,远程真的在定义未来吗?
是,也不是。它定义的,不是什么星辰大海,而是怎么在修罗场里活下来,并且活得比别人稍微滋润一点的朴素真理。而这个真理就是——当别人还在琢磨怎么优雅地切蛋糕时,你直接把厨房炸了,然后自己开个烧烤摊。

这,就是东方智慧。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