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今天咱们聊点能炸街的!
最近车圈出了个新玩意儿,保管让那些嘴上喊着“天涯海角”的摩旅党们心痒难耐!
广东一家公司,没错,就是那个敢为人先的广东!
他们捣鼓出个“二轮宿营车”的专利,这玩意儿,啧,简直是给想象力插上了翅膀!
这“二轮宿营车”是啥?
说白了,就是在踏板摩托后头,安了个可移动的“胶囊公寓”。
当然,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箱子,它能让你在野外有个安稳觉!
你也许会嘀咕,就那点空间,能躺下人?
嘿,这就得给设计师点赞了。
这“宿营舱”八成是用了折叠延展结构,停车驻扎时,支棱起来,往后一拉,嚯!
一张单人床就变出来了!
这玩意的驱动力呢?
资料显示,它靠的是本田PCX150那台单缸引擎,大约能输出15匹马力。
15匹是个什么水平?
这么说吧,城市通勤凑合够用,但你要是想骑着它挑战复杂地形,恐怕有点力不从心。
不过,据闻,未来还会有电力驱动的版本!
瞧见这儿,估计有人要发问了:这玩意儿真能成吗?
说实话,我头一回瞅见这“二轮宿营车”,心情挺微妙的。
一方面,我佩服设计师的奇思妙想,这简直把“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神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另一方面,我又有点犯嘀咕,这东西真能批量生产吗?
你想想,一辆踏板摩托,后头驮着个宿营舱,自重肯定轻不了。
重心升高,操控肯定会打折扣。
再者,体型这么大,在闹市里穿行,得多不方便?
然而!对于那些热衷于摩旅、钟情于露营的朋友们而言,这东西简直就是福音啊!
你设想一下那个画面:你驾着你的“二轮宿营车”,一路披星戴月,抵达一处风景绝佳的所在。
支好脚架,展开宿营舱,铺上睡袋,拿出冰镇饮品,仰望星空,那感觉,简直赛神仙!
再也不用发愁找不到落脚点,也不用担心被黑店宰客,真正实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
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有骨感。这“二轮宿营车”要真想量产,势必会撞上不少难题。
先说空间。
即便能延展,那空间也注定捉襟见肘。
仅能满足睡眠,想在里面淋浴、烹饪,估计够呛。
再说安全。
摩托车本身就比汽车更脆弱,再加上一个宿营舱,稳定性肯定会受影响。
万一遭遇突发状况,制动距离肯定会拉长。
还有操控。
重心偏高、体量偏大,在城市道路上行驶肯定不灵便。
尤其是在拥堵路段,那简直就是噩梦。
因此,这“二轮宿营车”固然是个好想法,但要成为市场主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搞创新嘛,总要有人敢于尝鲜。
即便这“二轮宿营车”最终未能风靡市场,但它至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原来摩托车还能这样玩!
提到这,我联想到国外有款名为Moby1 C2 Trailer的摩托车专用拖挂式小房车。
这玩意儿很轻巧,能挂在摩托后方。
摩旅时拖上它,也能像开着汽车房车一样享受生活。
而且,这房车还配备了户外厨房,随时都能享受野餐的乐趣。
可惜的是,咱们这儿的法规不允许摩托车拖挂房车。
你要是骑着摩托,拖着这么个房车上路,估计得被交警叔叔请去“喝茶”……
当然,如果这“二轮宿营车”真能投产,我期盼厂家能给它装配一台排量更大的发动机。
150cc的动力,自身都嫌吃力,更别说背着个大宿营舱了。
要是能换装300cc甚至400cc的引擎,那就更棒了!
还有,价格也是关键因素。
如果这“二轮宿营车”定价过高,估计也难以赢得市场。
毕竟,拿出这么多钱,还不如淘一辆二手汽车。
所以,这“二轮宿营车”的未来走向,还得看厂家如何定价、如何攻克技术难关。
不过,无论如何,我仍然期待这玩意儿能早日问世。
谁不想骑着摩托,带着自己的“移动小屋”,去追寻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呢?
各位车友,你们对这“二轮宿营车”怎么看?如果它真的上市了,你会考虑入手一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