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不少朋友都在问:“15万左右想买辆家用SUV,既要省油又要空间大,最好还能有点科技感,到底有没有靠谱的选择?”这不,我表弟上个月刚提了辆新车,天天在家族群里晒他的用车日常——上下班纯电代步每周电费只要一杯奶茶钱,周末载着全家去露营还能把宠物狗的窝都塞后备箱。仔细一问,他开的正是比亚迪新款宋PLUS DM-i。
这车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的双重性格。平时通勤就像个安静的电动车,完全不用操心油价涨跌;周末出远门又能化身传统燃油车,完全不会有续航焦虑。特别是最近推出的第五代DM技术,据说满油满电能跑上千公里,这让我想起去年国庆朋友圈堵在高速充电站的朋友们,要是当时开的是这种车,估计就不会有电量告急的尴尬了。
藏在颜值里的实用哲学
第一次见到实车的人都会有同感:这车长得可真不像传统印象里的省油车。前脸铺满了波浪形的金属饰条,像水面泛起的涟漪,两侧夸张的导流槽设计乍看以为是跑车元素,实际上暗藏玄机——工程师告诉我这些孔洞能有效梳理气流,降低风噪还提升散热效率。最戳中年轻人的小心思是那个会发光的BYD字母尾标,晚上解锁车辆时缓缓亮起的样子,连隔壁开BBA的邻居都要多瞄两眼。
车身侧面藏着不少贴心设计。传统门把手看似普通,但冬天结冰时就知道比隐藏式把手实用多了;2765mm的长轴距让后排地板完全平整,上周帮朋友搬家,三个成年人带着吉他箱和折叠自行车,后排居然还能腾出放奶茶的位置。
坐进车里就像进咖啡厅卡座
打开车门那刻,表弟家5岁的小侄女脱口而出:“舅舅的车好像太空舱!”12.8英寸的中控屏能像平板电脑一样旋转,等红绿灯时追剧特别方便。玄天色+砂石米的内饰配色,既不像全黑内饰那么压抑,又比米色内饰耐脏。我最中意的是带通风功能的打孔座椅,三伏天穿短裤开车再也不会粘腿了。
有新手司机可能要问:这么多屏幕会不会分心?实测发现它的语音控制特别灵敏,说句“空调调到23度,打开主驾车窗三分之一”,系统马上就能精准执行。上周陪朋友试驾,他开着全速自适应巡航跑高速,途中突然下雨,车辆自动调整跟车距离的机智表现,让他当场决定下单。
加油还是充电?成年人不做选择
李女士的真实用车账本很有意思:她每天通勤40公里,110KM的纯电续航完全够用,小区慢充桩凌晨充电每度电才3毛,算下来每公里电费不到5分钱。上个月突发奇想自驾去黄山,满油满电状态下全程没加油,到家时续航还剩132公里。她说最惊喜的是亏电油耗,全家五口开着空调跑山路,表显油耗才4.8L,比家里那台1.6L的轿车还省。
对技术控来说,第五代DM系统堪称黑科技。低速时电机悄无声息地工作,80km/h以上发动机介入时几乎无感,要不是盯着能量流界面,根本察觉不到动力切换。有次在商场地下车库,EV模式下的静谧性让朋友以为车子没启动,闹着想再试一次启动按键的乌龙。
15万买到的不仅是四个轮子
王先生的选择过程颇具代表性:原本拿着预算看合资燃油车,结果发现宋PLUS DM-i不仅免购置税,送充电桩,保养周期还比油车长。他算过一笔账:每年2万公里里程,混动车相比同级燃油车能省下近万元油费,相当于白赚了商业险。更别说绿牌带来的不限行便利,对于每天要穿城上班的他简直是刚需。
后备箱的故事更有说服力。露营达人张先生把后排放倒后,1600L的空间装下了帐篷、炊具、折叠椅,甚至塞进了孩子的平衡车。最绝的是他利用对外放电功能,在户外煮火锅时引来其他车友围观,现在每次出游都有人专门等着蹭他的移动电源。
从准车主们的反馈来看,这车还真没什么明显短板。要说唯一的遗憾,可能是太受欢迎导致提车要等两周。不过想想看,在这个油价飘忽不定的年代,能找到辆既没有续航焦虑又兼顾经济性的车,等上几天似乎也值得。毕竟买车就像找对象,合适比什么都重要,您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