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公斤八缸摩托卖20万当天订单破300台,徐水试验场那些没说出口的细节
油门拧到底那一刻,排气管里涌出的声浪让旁边几个围观的技师都扭过头来。不是常见并列四缸那种尖锐嘶吼,更像被压缩过的V8轿跑,低沉、绵密,带着某种机械美学特有的节奏感。方向盘震动频率很规律,这是水平对置布局特有的脉冲——全球第一台八缸摩托,2.0升排量,154匹马力,这些数字在发动机舱那一刻全变成了可以感知的真实。
试驾那天刚下过雨,路面还有些湿滑。启动时工程师特意提醒了句“注意车重”,原地挪车时才明白这话的分量——427公斤,比常见的大排量重了快一半。好在蠕行模式和坡道辅助及时介入,不然光凭腿部力量支撑,估计得先去健身房练半年。
高速并线时感觉又完全不同了。低重心带来的稳定性很明显,横风吹过来车身几乎不发飘。过那段山路弯道,电子减震响应速度挺快,路面起伏时悬挂收缩拉伸没什么拖沓感。倾角推到三十多度,TCS悄悄介入但不会突兀切断动力,这个调校显然下了功夫。
陪同的广东车友说,他原本打算买本田金翼,看到这台车改主意了。倒不全是因为价格便宜十几万,主要是那套智能系统——头盔耳机能直接听导航,胎压异常实时报警,座垫加热手机远程启动。以前骑进口车,这些功能要么没有,要么得额外掏钱选装。
车友圈里争议倒是不少。有人说外观设计借鉴痕迹太明显,有人质疑国产摩托定价逻辑。我觉得技术参数摆在那儿,发动机研发投入、7系铝合金车架、Brembo卡钳这些东西都是实打实的成本。至于值不值,买得起二十万摩托的人多半不差几万块,图的或许就是个“头一份”。
售后网络是个现实问题。虽说承诺覆盖两百个城市,但密度跟老牌进口车比还是差些。八缸机复杂度摆在那儿,后期维护成本会不会随之上涨,得骑几年才能见分晓。五年质保多少能让人安心,起码短期内不用太操心。
停车场看了眼数据,发布会当天订单破三百台,六成选的臻藏版。那些车主里有收藏家把它当工业艺术品,有企业主说是文化认同,还有人就冲着“国产首款八缸”来的。至于二手保值率能到多少,现在说还早。
骑了二十多年摩托,见过不少昙花一现的产品。这台S2000 CL技术底子或许不差,但能走多远,还得看后续可靠性和市场反馈。造车和造口碑,从来都是两回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