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我是用车社。
最近车圈子里头,有台车简直是风口浪尖上的明星,那就是方程豹豹5!
它一亮相,那股子硬朗的“方盒子”神韵,再加上比亚迪那套炉火纯青的DM-o混动技术,一下子就把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39.8万的起步价,您琢磨琢磨,它把500kW的澎湃动力、790mm的深水通行能力,连同那套传说中的云辇-P悬架,一股脑儿全塞进了这辆车里。
这下可好,那些老牌硬汉,比如坦克500、Jeep牧马人,估计都得在自家车库里寻思,这新来的小子,到底是个什么路子?
可话说回来,这车主们的评价,那真叫一个“冰火两重天”。
有位老哥就眉飞色舞地跟我说:“我开了一年多,跑了两万公里,无论是去野外撒野,还是平时上下班代步,那体验,简直是妙不可言!”
这话里透着一股子由衷的满意,仿佛这车真成了他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但另一位车主,提起这车就一肚子苦水:“我这车提回来才仨月,都跑了五趟修理厂了,各种小毛病,真是没完没了!”
听着这话,谁能不替他心疼?
新车变“常客”,这滋味,谁受得了?
那么,这台豹5,究竟是“神车”下凡,还是“问题”缠身?
今天,咱们用车社就抛开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用实打实的数据,结合真实的车主反馈,好好给它把把脉,瞧瞧它的斤两,看看到底哪些地方值得称赞,哪些地方又让人挠头。
依我所见,这豹5身上,有几点确实颠覆了我们对硬派SUV的传统认知。
首先,它的那股子劲儿,还有它的“饭量”,着实让人吃惊。
4.8秒就能完成百公里加速,这数字,您敢相信吗?
这不是跑车的成绩单,这是一辆实实在在的硬派越野车交出的答卷!
我第一次深踩油门,那股子推背感,真把我给吓了一跳,感觉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猛地向前推去,那种瞬间爆发的力量感,让人血脉贲张。
高速上超车,那叫一个干净利落,一点不拖泥带水。
这哪儿是传统的硬派越野,这根本就是披着硬汉外衣的性能怪兽!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它的油耗表现。
以前一提到硬派越野,大家脑子里立刻浮现出的就是“油老虎”三个字,仿佛油箱是个无底洞。
可豹5呢?
官方宣称的125公里纯电续航,我实际跑下来,市区里开着空调,居然还能跑到130公里!
这对于那些每天上下班通勤的朋友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每周只需充一次电,电费算下来,每公里成本才0.06元,比坐公交车都便宜,您说这事儿是不是挺让人意外的?
即便是长途跋涉,在混动模式下,亏电油耗也能保持在5-6升的水平。
这个数字,我当初听了都觉得难以置信。
您想想看,普拉多那动辄12升往上的油耗,豹5这一下就省了一半还多!
春节期间,有位车主从南到北,跑了1350公里,全程总花费才567元,这要是换成纯燃油车,不得心疼死?
而且,它的补能方式也相当便捷,35分钟快充就能让电量恢复如初,服务区歇脚喝杯咖啡的工夫,电就充满了,这简直是为长途旅行又续了一份安心。
接下来,咱们聊聊它的越野功底,这可是硬派SUV的看家本领!
豹5在这方面,配置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
非承载式车身结构,这玩意儿是硬派越野的灵魂所在,底盘坚固,抗扭能力强。
再加上三把差速锁的加持,这配置一亮出来,谁还敢说它不专业?
35度的接近角、32度的离去角,还有220mm的最小离地间隙,这些参数都意味着它能轻松征服各种复杂地形,不至于一头栽进泥坑,或者底盘刮蹭到石块。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它那790mm的最大涉水深度。
下暴雨的时候,车底盘还能自动升高,中控屏幕上实时显示水深数据,这功能,简直是为多雨地区的用户量身定制。
以前过水坑心里没底,现在它直接化身“两栖战车”,心里踏实多了。
云辇-P智能悬架,这套系统在我看来,更是个巧妙的“黑科技”。
在那些炮弹坑、交叉轴之类的极限路段,它能迅速调整车身姿态,让车辆保持平稳,仿佛给车子装了个“定海神针”。
我曾亲眼目睹一位车主,驾驶着豹5,轻轻松松就把一辆深陷泥潭的车辆给拖了出来,那份从容不迫,真是让人由衷赞叹!
还有那个“豹式掉头”功能,在狭窄的山路上,一般的越野车可能得来回倒腾好几把才能完成转向,可豹5呢,一把就能利索地掉头成功。
这种实用性,可比那些只会傻大黑粗的家伙强多了,这不正说明了“硬汉也有绣花针”的道理吗?
第三个值得称道的,是它的配置和安全防护,豹5做到了科技与豪华的双重奏,安全感给得满满当当。
你敢相信吗?
在25万这个价位区间,它直接给你配上了三联屏、座椅通风加热按摩、50W无线快充,甚至还有一个冷暖冰箱!
我第一次坐进车里,都愣了一下,这哪儿是硬派越野车啊,这简直就是一间移动的豪华休息室!
内饰Alcantara材质的包裹,触感细腻,科技感和豪华感,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安全方面,它更是毫不含糊。
96%的高强度钢车身结构,全车11个安全气囊,连后排座椅气囊都给你配齐了,这简直就是把车内乘员当成国宝来保护啊。
麋鹿测试表现也相当出色,这证明它在遭遇紧急避险情况时,也能保持良好的操控稳定。
智能驾驶系统方面,豹5搭载了激光雷达和高快领航系统,配合360°全景影像和透明底盘功能,即便你是越野新手,也能把路况看得清清楚楚,心里有底,驾驶起来自然就更从容自信了。
当然,光说优点那不是用车社的风格,这车啊,也不是没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有些短板,您在考虑入手前,可得提前琢磨清楚,心里有个数。
一个方面,就是这车辆的品质和做工,这是不少车主抱怨的重灾区。
我听不少朋友反映,刚提车没多久,就出现了天窗卡滞、座椅塌陷、尾门异响这些小毛病,有些甚至在行驶中突然失速,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去4S店呢,多半就一句“等待配件”,解决问题的效率那是真低,把人给急得团团转。
做工方面,也确实有那么些细节不够精细。
前后保险杠的缝隙偏大,车门偶尔也会有异响,刚提车的时候,那座椅皮革味儿特别冲,得晒一个星期才能散干净。
更让人揪心的,是那钣金工艺,有车主就担心,这车五年以后会不会生锈啊?
如果经常下河越野,可能两年就得出问题了,这可不是小事儿,毕竟硬派越野车,大家是冲着可靠耐用才去的。
再一个短板,是它的乘坐空间和舒适度。
受限于硬朗的方正造型,后备箱空间确实显得有些紧张。
我有个朋友,一家四口出门旅行,一个大皮箱加上几箱土特产,后备箱就满了,剩下的行李只能堆到后排座椅上。
后排座椅的坐垫也偏薄偏短,老人长时间乘坐,很容易感到疲惫,这对于有家庭出行需求的用户来说,确实是个需要仔细权衡的问题。
高速行驶的时候,这车的短板就更容易暴露了。
当车速超过110公里每小时,风噪和胎噪声就开始明显增大,尤其是坐在后排的乘客,感受会更加强烈。
音响表现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缺乏那种深沉的低音氛围感,跟高端车型上那些顶级音响系统比起来,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追求极致音乐体验的朋友,可能会感到失望。
驾驶感受和智能驾驶系统,也有一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打磨。
悬架调校偏软,起步时车头会有明显的上扬,刹车时车身也会明显下沉,感觉就像“开船”一样,晃悠悠的。
这在日常通勤可能还能接受,可到了越野路段,对车身姿态的控制,那可是实实在在有影响的。
智能驾驶系统呢,表现得有些不尽如人意。
高速巡航时,遇到障碍物,急加速或急减速会显得突兀,不够平顺。
城市里的AEB(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又过于灵敏,时不时就来个无故急刹,把人吓一跳,对隔离墩的识别也不够准确,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驾驶体验。
还有个挺让人抓狂的设计,我非得提一嘴:车辆解锁之后,如果五分钟内没有启动发动机,它就会自动上锁!
你在等人或者只是想在车里稍微歇会儿的时候,这操作简直能把人搞崩溃,太不方便了!
讲到底,这豹5,它肯定不是一台尽善尽美的车,这世上压根就没有完美无缺的座驾。
然而,对于那些“我全都要”的用户来说,它真的能提供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它能陪你翻山越岭,去实现你的越野梦想,也能载着一家老小,从容地穿梭于城市之间,无论是上下班通勤,还是周末郊游,都能游刃有余。
它那出色的低能耗和丰富的配置,足以让大家忽略掉那些小细节上的瑕疵。
因此,如果你手头预算在40万左右,钟情于那种硬派的方正造型,同时又希望座驾能够“一车多用”,满足家庭出行和偶尔越野的需求,那么,这辆豹5,我跟你说,绝对值得你好好思量一番。
反之,如果你是个对极致乘坐空间和车内静谧性有极高要求的朋友,那么,一辆传统的城市SUV可能更适合你。
如果你追求的是那种零故障的可靠性,希望车子买回来就能安安稳稳、一点毛病都没有,那不妨再观望一段时间,让市场和时间的检验来给出最终答案。
我给各位一个诚恳的建议,去店里试驾的时候,一定要重点感受一下它的悬架舒适性,看看你能不能接受那种略带晃动的“船感”。
此外,也务必打听清楚当地4S店的售后服务能力和口碑,毕竟,车子买回来,后续的保养和维修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请记住,最能满足你核心需求的车,那才是最棒的选择,别盲目跟风,也别轻易被别人的评价左右了你的判断。
好了,今天咱们就聊到这儿,下回再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