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没想到,三蹦子能在自由美利坚火了。
一中国小伙在美国发现了创业的蓝海,这个真实的创业故事应验在了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三蹦子上,没想到这款在中国农村随处可见的运输工具竟成了美国的农场主眼中的香饽饽。
小伙也跟着站上了风口,仅一天就卖出了三四台三蹦子,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三蹦子成“洋网红”
小伙叫骆豪,几年前还只是贵州一村里普通小伙,家里条件挺一般,成绩也不算拔尖,小升初时语文数学两科加起来都没到一百分。
谁想不到这么个“小山村差生”后来能跑到美国去创业,还成了把中国三蹦子卖到美国的第一人。
对中国来说三蹦子实在是太普遍了,是平时农村拉个货、县城运点东西的常备品,但在美国这车就非常稀罕,骆豪就硬生生从中看到了商机,直接决定到美国“闯一闯”,没想到一下子就火了。
其实一开始骆豪也没觉得三蹦子能大有可为,我现在是短视频时代,骆豪偶然刷到中国儿媳送美国公公三轮车的视频,这一下就打开了他的思路,骆豪是个实干派,虽然其中有商机,那就要做第1个吃螃蟹的人。
他和几个朋友直接从国内进货,几十辆三轮车从江苏经陆运到广东后海运到了美国洛杉矶,为了等这一批原始资本,骆豪足足等了一个月。
有了商品剩下的就是如何推销了,当时的骆豪在美国没什么人脉,手里自然也不可能有订单,为了快速起步他开始挨个给农场主打电话。
人们对未知事物向来是比较抗拒的,绝大多数的农场主都拒绝了骆豪的推销,费了好大周折才找到了几个愿意买他三轮车的客户。
没想到中国三轮车的适应能力实在是太强了,第1批使用三轮车的农场主使用过后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口口相传之下三轮车商骆豪也成了农场主们眼中的小热门。
三轮车的销量开始节节攀升,正式开售的第一天就进账了一万美元,农场主们对这种价格便宜、功能强大的运输工具爱的不行。
三蹦子看着简单,但使用场景实在是太广泛了,美国的农场规模又比较大,总是免不了小型运输的问题,之前美国农场一直都在使用皮卡车,但是有了三蹦子,皮卡瞬间就不香了。
不光价格差不多是皮卡的十分之一,功能性上也完全没什么问题,这样一来二去,25岁的骆豪正式进入了销售三蹦子的行业。
中国制造在美国到底有多香
三蹦子只不过是美国民间追捧中国制造的缩影而已,咱家的各种商品早就深入到美国千家万户,称霸美利坚市场了。
现在走进美国任何一家大型超市,货架上摆满的锅碗瓢盆和玩具、家居用品,绝大多数都印着“Made in China”。
美国人的生活和中国制造已经密不可分,中国生产的各类小家电在美国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中国制造在美国消费者眼中就是价格实惠、质量过关的代名词。
除了日常消费品之外,很多美国百姓不知道的是,就算是美国制造的高科技产品,其中一半以上的高科技零部件也都是made in China。
苹果手机的不少关键零部件都是由我国供应商生产的,一旦这些零部件供应出了问题,美国本土生产线立马就得停工,咱们国家在精密制造和电子零部件行业已经成了全球供应链中最关键的一环。
这种差距是让很多人理解不了的,在很多人眼里美国是世界第一科技强国,中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是在科技领域是远远不如美国的。
可为什么美国却离不开咱们的产品呢?
产业空心化让超级大国也犯愁
这就是特朗普这些年一直要改变的美国产业空心化问题了,从上世纪开始,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转变经营思路,像传统制造业这种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逐渐放到发展中国家去,自己站在科技领先的优势上赚取产业链上游的高额利润。
美国就是其中的领头羊,几十年的产业更新换代下来,国内的传统制造业早就外流了,不管是纺织、制鞋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钢铁铸造这种高能耗产业几乎都已经被赶出了国内。
从1980年到2020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从1900多万跌到了1200万左右,如此剧烈的下岗潮让很多工厂都关门大吉了,慢慢的美国产业也开始向金融服务这种第三产业转变,之前在世界火的不行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甚至是低端点的产品,都开始消失在美国的制造业链条里。
虽然这些品牌并没有消失,但是已经不是纯正的美国货了,生产依赖海外零件,组装更是直接搬到了国外。
现在的美国本土生产能力已经大幅下滑,绝大多数的产品都需要依靠进口,到了疫情期间发达国家就因为这种产业空心化问题非常尴尬了。
美国本地缺少基本医疗物资的生产能力,口罩、防护服甚至连基本的检测试剂都得从咱们国家进口,当时的美国各大医院和医疗机构几乎是眼巴巴等着中国物资的支援。
但是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确实稳稳的,像半导体、人工智能这些高科技领域,美国依然非常厉害,但是生活可不是只需要高科技产品就能满足的,柴米油盐和日常生活所需80%的场景其实都需要的是基础工业制造品来满足。
所以特朗普才喊出了让制造业重回美国的口号,特朗普的想法真的能实现吗?
产业空心的问题已经成了美国的顽疾,想要在短时间内解决几乎是不可能的,成本就根本搂不住,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实在是太高了,生产同样一件商品的成本可能是我国的好几倍。工厂说到底是要拿商品来赚钱的,企业主本来可以用更低的成本生产商品,结果回到美国之后,不仅人工贵,厂房租金也高,工人还不一定能招得上来。
这种情况下有几个工厂主是愿意为国捐躯奋不顾身的呢?就算是偶尔有几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商品放到市场上售卖是需要跟中国产品去竞争的,成本优势打不下来,单靠本土货这几个字那怎么可能让美国消费者买账呢?
供应链的问题也没有办法解决,美国的制造业外流时间实在是太长了,一些生产零配件的企业早就搬到了国外。美国现在的供应链是断断续续的,基本上所有商品都不可能通过美国的供应链生产出来。
现在的美国企业已经习惯了从国外进货,进口商品的质量不差不说,价格更是美国的十几分之一,这个依赖性一旦形成,想打破就挺难了。
而且美国现在的技术工人也已经断层了,现在的美国人对产业空心化这个问题本来就不太关心,他们早就习惯了通过科技和金融这些行业坐在办公室里赚钱,没有人愿意重回工厂打螺丝。
至于国家层面如何制裁中国,如何让制造业回流,这些战略问题根本就不在百姓的考虑范围之内,真正复兴制造业是需要全民意识转变的,可是美国百姓从心底来讲根本就不希望有这样的转变。
所以特朗普才拼了命的要对我国进行制裁,不管是关税还是贸易政策其实都是为了想方设法的提高我国产品的关税,打掉我们产品的价格优势,通过这种方式保护美国本土制造业。
但这种政策是没有实现下来的基础的,就算特朗普拼了命的加增关税,美国本土的制造成本也不一定比我们有优势,更何况美国的供应链现在还没有完全建立,就算是美国生产,很多零部件还是要从我国进口的,这样又变相的加高了生产成本。
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消费者去买单,所以美国国内对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不感冒,前段时间我们通过农产品加税直接打到了特朗普的7寸上,搞的雄心勃勃的特朗普立马消停了不少。
所以特朗普对美国的经济地位估算其实是错误的,虽然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但是现在的经济早就全球化了,就算美国也不可能独立到全球供应链之外。
咱们的三蹦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之所以能在美国农场受欢迎,靠的不光是性价比,其实就是我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的表现。
结尾
骆豪的三蹦子能在美国成功其实就是中美两国制造业在某个领域中的一个小缩影,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不是偶然,而是我国多年积累起来的产业链优势、成本优势、技术优势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
即便国际竞争和政治压力越来越大,中国制造的性价比依然无可替代,至于美国想通过这样的方式重新让制造业回流,现在看来可能性是不大的。
与其在外交层面跟我们打生打死,不如静下心来跟我们谈合作,互利共赢才是未来人类发展的必经之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