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Z10在民用车与警用领域广受青睐,关键因素解析

580kW、3.5秒破百、空气悬架+激光雷达,这样一台性能猛兽,居然被警察叔叔选为日常巡逻车?

当我第一次在街头看到贴着“警务执勤”标识的领克Z10时,说实话,我愣了一下。这车不是主打运动和智能的纯电轿跑吗?怎么连特警队都开始用上了?更让我好奇的是,身边不少朋友也在考虑买它当家用通勤车。一台车,既能飙得动赛道,又能扛得住高强度执勤,还能舒服地送孩子上学——领克Z10凭什么做到“两头通吃”?

带着这个问题,我深度试驾了这台车,也跟一位参与采购评估的警务人员聊了聊。答案,藏在那些你可能忽略的设计细节里。

一、动力不是堆参数,而是“收放自如”的调校哲学

580kW最大功率、810N·m峰值扭矩、3.5秒零百加速——这些数字看着确实炸裂。但真正让我上头的,不是它能跑多快,而是它知道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该稳。

我特意选了一段城市快速路+山路的组合路线。一脚电门下去,推背感像一双手从背后猛地推你向前,但不像某些电车那样“冲脑”。Z10的动力输出非常线性,就像燃油性能车那种渐进式的爆发,得益于领克多年在TCR赛事中积累的底盘和动力调校经验。

更关键的是那套双腔空气悬架+CCD连续可变阻尼电控减振系统。我试了“舒适”和“运动”两种模式。在市区走烂路时,悬架软得像沙发,坑洼被过滤得干干净净;一上高架,切换到运动模式,车身立刻降低,重心下沉,过弯时侧倾极小,轮胎抓地力十足。

那位警务人员告诉我:“我们选它,不是因为它快,而是因为它‘听话’。追击、变道、紧急制动,车辆响应快,但不会失控。”他还提到,Z10配备的dTCS(分布式牵引力控制系统),能在毫秒级调整单轮动力,雨天湿滑路面也能稳稳起步——这对出警来说,太重要了。

二、智能座舱:不是大屏堆料,而是“人车合一”的交互体验

15.4英寸中控屏,配上LYNK Flyme Auto系统和AMD V2000A芯片——听起来是常规操作。但坐进车里,你会发现它的聪明劲儿藏在细节里。

比如,它的语音助手响应速度几乎无延迟,我说“打开主驾座椅按摩、调低空调温度”,它一秒内全执行到位。这背后是芯片算力的支撑,也是系统优化的结果。不像某些车,喊三遍才应一声。

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3D渲染能力。导航地图是立体的,路口放大后连车道线都清晰可见。开着它走陌生高架,再也不用“前方请靠右行驶”一响就慌忙变道——你能提前看到自己在哪条线上。

有位车主朋友跟我分享:“我老婆本来嫌电车‘太冷’,但Z10的座舱氛围很温馨,语音还能讲冷笑话,现在她抢着开。”——智能不是炫技,是让每个人都能轻松上手。

领克Z10在民用车与警用领域广受青睐,关键因素解析-有驾

三、智驾系统:激光雷达+Orin-X,不是“期货”,而是“现货”

说到智能驾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能用吗?安全吗?”领克Z10搭载了英伟达Orin-X芯片和激光雷达,硬件拉满。但它没有搞“期货交付”,而是实打实推出来了“千里浩瀚智驾”功能。

我在高速上试了它的NOA(导航辅助驾驶)。从上海到杭州,全程约120公里,系统自主完成了变道超车、进出匝道、跟车减速等操作。最稳的一次是前方大货车突然变道,Z10迅速减速并轻微避让,整个过程比我手动操作还平顺。

关键在于,它不激进。 不像某些智驾系统,总想“秀操作”,Z10的逻辑更像一个老司机:安全第一,效率第二。系统会提前预判,留足安全距离,变道前反复确认盲区。

警务用车之所以敢用,正是因为这套系统经过了大量真实场景验证。它不是“实验室里的天才”,而是“街头实战的老兵”。

四、为什么警车和家用车,都能选它?

这可能是大家最困惑的点:一台车,怎么能既满足高强度警务需求,又适合家庭日常使用?

我试着从三个维度拆解:

可靠性:警务用车对故障率要求极高。Z10基于浩瀚架构打造,该架构已应用于极氪、smart等多款车型,经过百万级车辆验证。三电系统防护等级高,电池包有防撞设计,电机电控散热好——不是“城市代步级”,而是“全天候作战级”。

舒适性:空气悬架不只是为了操控,更是为了舒适。我载着父母跑了一趟郊区,他们反馈“比坐MPV还稳”。双腔空悬能自动调节软硬,老人上下车时还能主动降低车身——这个细节,很多豪华车都做不到。

智能化通用性:无论是警员快速调取路况信息,还是家庭用户播放儿歌、设置导航,智能系统都能无缝切换。一套硬件,两种“人格”,这才是真正的兼容。

五、横向对比:Z10 vs 谁?

我们拿两款热门纯电轿跑来比一比:

领克Z10在民用车与警用领域广受青睐,关键因素解析-有驾

特斯拉 Model S:性能更强,但内饰极简到“毛坯房”,舒适性偏硬,更适合极客玩家。Z10则在豪华感和人机交互上更贴近大众需求。

比亚迪 汉EV:性价比高,续航扎实,但在操控调校和智能驾驶硬件上稍逊一筹。Z10的双电机+空悬组合,在同价位中更稀缺。

Z10的定位很清晰:它不追求极致性能,也不妥协日常体验,而是在“能打”和“能扛”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六、用户怎么说?

我采访了两位真实车主:

张先生,网约车司机:“我跑专车,乘客常夸车坐着舒服。空悬过减速带几乎没感觉。电费比油车省一半,一个月多赚三千。”

李女士,二胎妈妈:“买它是因为安全。孩子坐在后排,我用中控屏随时看后排影像。智驾帮我缓解堵车疲劳,接送孩子不慌。”

而那位警务人员说得更直接:“以前警车都是SUV或燃油轿车,笨重、油耗高。Z10轻巧、加速快、智能化高,还能远程监控车辆状态,管理效率提升了。”

七、未来会怎样?

Z10被选为警务用车,不只是一个采购案例,它标志着中国品牌从“能造车”到“能造好专业车”的跨越。

我们过去总觉得“专业车”就得是方头方脑的工具属性,但Z10证明:专业和舒适,可以共存。

未来,随着浩瀚架构的迭代,Z10的智驾能力、三电效率还有提升空间。更重要的是,它打开了一个新思路:一辆车,能不能服务更多场景?

比如,它能不能成为移动工作站?能不能在灾害救援中充当临时指挥车?技术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

最后聊聊理性消费

领克Z10在民用车与警用领域广受青睐,关键因素解析-有驾

各位车友,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心动。但我想说:没有完美的车,只有最适合你的车。

如果你追求极致性能,Z10够猛;如果你看重家庭舒适,它也达标;如果你需要一辆能“多面作战”的车,它确实少见。

但它也不是没有代价:空悬维护成本高于普通悬架,双电机版本价格不低,充电桩依赖性强。理性消费,不是盲目跟风,而是清楚自己要什么,愿意为什么买单。

互动时间

老铁们,你们怎么看?

你会考虑买一台既能家用又能“硬核”的车吗?

如果Z10推出换电版,你会更心动吗?

你还希望它增加哪些功能?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我会一一回复,也准备抽三位朋友,送领克官方车模一套!

(幕后花絮:试驾那天,我差点被当成“可疑车辆”——因为停在路边的Z10和警用版长得一模一样……)

总结一下:领克Z10的“跨界受宠”,不是偶然。它用扎实的三电技术、成熟的底盘调校、实用的智能系统,证明了中国纯电轿车不仅能“卷价格”,更能“卷价值”。它打破了“一车一用”的思维定式,让一台车,承载更多可能。

至于未来,我相信,这样的“全能选手”会越来越多。而我们要做的,是保持清醒,选对车,开好车,把每一次出发,都变成安心抵达。

领克Z10在民用车与警用领域广受青睐,关键因素解析-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