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三季度营收创新高,销量涨势强劲,海外布局见成效

长城汽车这份2025年三季度财报,说白了就是一场漂亮仗,无论是营收还是销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任何一个企业都希望做到不断突破自我,尤其是国内汽车市场已经卷成这样,长城还能逆势而上,实在让人佩服。

我们先说说长城的营收成绩。今年前三季度,长城汽车收入已经干到1535.82亿元,比较去年多了将近8%。要知道,这可不是头几年刚起步,基数已经很大了还能这样增长,本身就说明企业内功扎实。不仅数额大,连续六年都是在往上走,这本身就是实力的体现。

再看销量,这事儿不用绕弯子。1到9月,长城新车卖出去92.34万台,差不多也是涨了8%。新能源板块更是猛,超过27.85万台,涨了三成多。比起一众还在传统油车里头打转的自主品牌,长城的新能源步伐是迈得非常稳的。

细抠季度数据,就能发现长城的加速势头。第三季度单季,长城营收干到了612.47亿元,同比攀升20%,环比也涨了17%。销量也是第三季度最好的表现。7到9月卖出去35.36万台新车,还有新能源部分,涨得更凶,接近50%的同比增长。这就是新品上的一波大爆发,市场反馈特别直接。

说到这波增长,新品周期和产品结构优化是关键。你比如说魏牌,今年前三季度销量直接翻了快一倍,几乎每卖10台车,里头就有一台是魏牌。9月的时候,高端MPV魏牌高山单月能卖到8560台,拿下MPV市场冠军,这已经足够吓人,毕竟这是自主品牌在传统合资企业最擅长的细分领域摘了个大头。

而且魏牌高山7一上市,挂着“30万以内唯一标配智能四驱激光雷达插混MPV”这些标签,精准卡到现在中国家庭对MPV新需求,商务转家庭,高度吻合。过去MPV都是商务用多,现在谁家里不琢磨着换台全能家庭车,把高配拉到主流价格段,不管从路线上还是打法上,长城都很有眼光。

再看坦克系列,8月底坦克500一上市,才俩小时就被抢了1.2万多台订单。10月坦克400一出,直接把越野SUV的“星空机甲美学”拉出来,国产高端越野SUV直接对标合资大牌,新潮又有范儿。现在中国20万以上车型里,长城有3.6万台销量,一年时间飙升了近30%,单车均价也过了18万,这种品牌上移和溢价能力,是国内车企梦寐以求的。

这些成绩背后,其实归根到底就是技术和品牌的厚度堆出来的。本土市场做大根系,再扩出去,才能走得远走得久,这就是长城一直强调的长期主义。

除了拼国内,全球化是很多车企嘴里的“远景”,但下场拼的其实并不多。2025年前三季度,光海外就卖了33.4万台,9月单月就卖了5万台,这不光是数量堆积,更重要的意义是,长城的国际化之路越来越扎实,海外市场变成了真正稳定的增长曲线。

除了简单“卖产品”,今年长城在技术出海这块特别亮眼,典型就是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这个技术不是一般的简单拼装,而是实现了双电机多挡串并联四驱这种全球都难啃的骨头。自己手头有122项发明专利,还主导了9项高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在商业上,2024年底Hi4系列车型累积卖了41万辆,创造了913亿收入。这不是说说而已,是真刀真枪的技术溢价。

靠着这项技术,长城在澳大利亚等高端区域玩得风生水起。今年前9个月,在澳洲长城销量39343台,同比增长24%,市场占有率已经4.3%,在所有中国品牌里是排第一的。大家都说豪车怎么怎么难进外国市场,但长城就能在外头和丰田、Jeep这些传统豪门硬刚,2024年海外越野车能卖45万元单价,这已经跟传统老对手同台竞技了。

这背后,其实就是“体系出海”,不是以往那种组装厂加点阉割配置一卖几十年,而是技术、零部件、文化、服务全方位出去。蜂巢、精工、诺博这三家零部件企业都进了全球百强,这体系能力比简单堆概念要深得多。而且长城并没停步于卖产品,还植入当地经济生活,比如在澳大利亚赞助本地体育联盟、冲浪、铁人三项,把品牌和消费者生活接到一起,做到了“文化融合”,远不止简单卖车。

说到生态出海,不得不提长城在巴西的布局。长城汽车总裁讲得很实在,巴西工厂是拉美市场的“大本营”。工厂一落地,墨西哥、阿根廷、智利都能快速被覆盖,本地化服务提速、交付周期缩短,这种扎根式打法要比传统出口强得多。

2025年8月巴西工厂正式投产,巴西总统和副总统都跑来站台,还在首台哈弗H6 GT上签了名,这份认可肯定不是随便的。哈弗H6、哈弗H9、炮这些高价值车型直接本地化生产,竞争力就更强了。今年半年时间在巴西卖了1.57万辆,增速比整个行业高17个百分点,这波本土化可以说是打通了一条高效率的出海通道。

最关键的,“生态出海”不是只让车先出去,还包括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所有环节,先生态后单品。有了超过1400家的海外销售网络,什么动力、品类、价格全线拉开,能适应不同市场。不光输出产品,还能把品牌精神和生活方式带过去。而现在长城汽车已经出口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累计卖了200多万辆,覆盖了全球主要市场,这已经不只是“走出去”,而是站得住脚。

别看全球车市波动很大,有的车企今年还在喊“保生存”,但长城靠着巴西工厂这种战略据点,形成了比较高的抗风险能力。哪怕哪块市场遇冷,还有其他板块来补充,整体业务更稳健。

站在现在这个节点上,“全球车·中国造”已经过去了,接下来就是“全球车·中国品牌”。长城用自己的打法证明,中国的自主品牌不仅仅能做规模扩张,更能在全球舞台上靠质量和价值赢得口碑。

长城的故事,从头到尾就是一个中国品牌逐渐找准自己定位、苦练内功,最后自信出海的缩影。从渠道、技术、研发、市场,再到文化,这条路其实所有中国车企都能借鉴。中国汽车产业想要高质量出海,少走弯路,像长城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经验,无疑就是一份成功范本。

长城汽车三季度营收创新高,销量涨势强劲,海外布局见成效-有驾
长城汽车三季度营收创新高,销量涨势强劲,海外布局见成效-有驾
长城汽车三季度营收创新高,销量涨势强劲,海外布局见成效-有驾

总之,长城汽车三季度业绩的爆发不是偶然靠天吃饭,而是靠品牌、技术、市场布局的深度积累。面对卷成麻花的国内市场,敢于拉高端、做出口、拼生态,甚至跑进了巴西、澳洲这些“传统豪强地盘”,靠实力用脚投票。现在回头看看,“生态出海”带来的想象空间才刚刚开始,未来中国自主品牌有望在全球车市舞台上更响亮地说话。这几年看长城,仿佛也能看到中国整个汽车产业高质量崛起的缩影。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