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先在国外出名再回家办厂的摩托车公司吗?这家企业偏偏反着来。它在欧洲市场卖了二十多年摩托车,如今才在四川资阳建成自己的工厂。当生产线启动时,那个沉睡多年的意大利赛车品牌摩比德利被唤醒了。
这个故事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讲起。当时中国制造的摩托车正努力走向世界,凯威选择在匈牙利开设公司,用基威品牌把国产摩托车卖到欧洲。他们像搭积木一样慢慢搭建起全球销售网络,从东南亚的湿热街道到南美的崎岖山路,都能见到这些车辆的身影。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意识到光靠卖别人的产品不够踏实。就像种树不能只摘果子,还得自己培育树苗。于是凯威开始悄悄改变,从整合零件供应商到建立设计中心,一步步为造车做准备。这个过程持续了二十年,就像种子在土里慢慢发芽。
今年十月,他们在资阳的新基地正式启用。这里不像传统工厂,更像一个科技园区。智能小车沿着预定路线运送零件,机械手臂精准安装部件,每辆车都有专属身份信息。这个专门生产250cc以上车型的基地,预计三年后能达到每年五十万台的产量。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摩比德利这个意大利品牌的回归。凯威不仅购买了品牌所有权,还在博洛尼亚设立了设计中心。三款新车型在重庆摩博会亮相,引来众多车迷围观。他们甚至组建了赛车部门,准备重返世界摩托车锦标赛的舞台。
如果你以为凯威只做了这些,那就想简单了。他们今年还与高金和兰美达建立了合作关系。高金提供发动机制造技术,兰美达带来复古踏板车设计,加上原本的基威和摩比德利,形成了从日常通勤到赛道竞技的完整产品线。
有趣的是,这家企业还是贝纳利的股东之一。从2005年开始的合作关系持续至今,展现出他们在行业内的广泛连接。
这种先海外后国内的发展路线看似绕远,实际上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欧洲市场摸爬滚打的岁月里,他们早早就熟悉了严格的排放标准和安全规定。如今这些知识都被运用到新工厂的生产中,让中国制造的摩托车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资阳生产基地的落成,标志着凯威完成了从贸易商到制造商的转变。他们不再只是把别人生产的摩托车卖到国外,而是自己设计制造,用中国工厂生产意大利血统的摩托车。这种转变就像毛毛虫破茧成蝶,虽然过程缓慢,但结果令人惊喜。
摩托车不只是代步工具,对许多人来说,它代表着自由和激情。当你在路上看见摩比德利标志时,会不会想起这个品牌跨越国界的故事?从意大利的赛道到中国的生产线,两个国家的工业智慧如何共同打造出更好的产品?你是否也期待骑着这样的摩托车去探索未知的风景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