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车,一夜之间成了陌生人的“盲盒玩具”?

#图文打卡计划#“早上醒来,我花40万买的车,莫名其妙成了别人的! ” 云南曲靖的侯先生一睁眼,理想APP里的爱车图标竟成了灰色待激活状态。 账户里攒了1年多的4万积分、2万度电卡、充电桩权益全清零,仿佛这辆L8 Pro从未属于过他。

更魔幻的在后面。 昆明交付中心一查后台:一个尾号5070的陌生号码,半夜用“账号找回”功能,像拿自家钥匙般顺走了他的车控权。 客服却甩来一道“两难选择题”:要么认栽放弃2万元权益走流程,要么自己联系盗号者“协商”。

01 盗号者竟成“车主”,安全协议碎成渣

侯先生硬着头皮拨通那串陌生数字,对方轻飘飘一句:“我登录账号发现名下多辆车,顺手解绑了。 ”可交付中心日志分明显示——这是场精准的“账号找回”操作。

更恐怖的漏洞浮出水面。 上海王先生的MEGA同月同日遭劫,手法如出一辙。 两辆车,一在西南边陲,一在东海之滨,竟被同一套“隐身术”穿透三重保险:原手机号+身份证号+人脸动态识别,号称铜墙铁壁的验证体系,在盗号者面前薄如纸片。

“要么理想出了内鬼,要么车主信息在接口裸奔! ”王先生在社交平台的怒吼,撕开了车企的安全遮羞布。

02 系统故障? 黑客袭击? 理想回应像谜语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一语戳破幻想:“头部新势力的车机系统,普通工程师根本破译不起! ”要么是系统存在致命后门,要么已遭专业黑客狙击。

讽刺的是,就在事发前三个月,理想高调发布自研“星环OS”系统,宣传语还挂在官网首页:“端到端数据加密,杜绝非法访问”。 可当侯先生拿回账户时,只得到一句轻描淡写的“车辆认证系统故障”——至于谁盗的? 怎么盗的? 一概沉默。

03 智能车变“共享玩具”,全行业深陷泥潭

你的车,一夜之间成了陌生人的“盲盒玩具”?-有驾

这场噩梦背后,藏着更狰狞的产业链阴影。

黑色产业精准狩猎:盗号者直奔高价值账户,侯先生的4万积分被火速兑换9个车载麦克风,总价近4500元;

预警机制形同虚设:深夜操作零通知,车主沦为“裸奔者”;

执法困局:侯先生报警因“无实质损失”被拒,王先生拿到报案回执却难追损失。

行业数据更触目惊心:2023年超20起车企数据泄露;丰田215万用户信息外泄;特斯拉车主资料被挂上美国黑市。 当智能汽车渗透率突破30%,安全防护却像筛子般千疮百孔。

04 技术越炫酷,安全越脆弱

车企们沉迷“科技军备竞赛”:

激光雷达从1个卷到5个

车机芯片算力飙升到1000TOPS

软件功能月更迭代

可《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年度洞察》揭穿残酷真相:车企在车端硬件防御投入重金,却在数据加密、权限管理上集体裸奔。

就像比亚迪搞“权限三把锁”分级管控,蔚来用AI狙击异常数据上传——这些救命功能,竟被当作营销噱头,而非出厂标配!

当侯先生拿回车控权时,那个尾号5070的号码已成空号。 但更多“数字幽灵”仍在车企系统里游荡。

安全漏洞不补,智能汽车就是“铁皮盲盒”——开着开着,指不定哪天就成了别人的玩具!

要是你的爱车一夜之间换了主子,你会抡起榔头砸车机,还是把车企告上法庭?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素材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