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现在的汽车市场里,要是您手里有个五六十万的预算,想买一台大一点、开出去有面子、坐着也舒服的豪华SUV,那选择可真是不少。
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就是奔驰、宝马、奥迪这几个老牌子,比如宝马X5、奔驰GLE或者奥迪Q7。
这些车名气大,开出去谁都认识,可以说是这个价位里的“硬通货”。
可就在这么一个热闹的市场里,有这么一款车,处境就显得有点尴尬。
它论出身,跟保时捷卡宴、奥迪Q7是亲兄弟,用的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顶级技术平台;论实力,它有强劲的V6发动机,有全时四驱,配置给得足足的;论价格,最近更是拿出了狠招,一下子优惠了十几万,入门价格甚至探到了四十万以内。
按理说,这么一款有里有面、性价比突出的车,应该会被抢购才对,可现实却是,它在展厅里常常是看的人多,真正下决心买的人少,成了很多人心里那个“叫好不叫座”的典型。
这台车,就是大众的途锐。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这么一款内在实力雄厚的德系豪华车,即便用上了大降价这招杀手锏,也还是没能真正火起来呢?
这事儿,咱们得先从一个最根本、也最现实的问题说起,那就是车头挂着的那个标志。
大众这个牌子,在中国消费者心里是个什么形象?
是满大街跑的捷达、桑塔纳,是单位里当公务车的帕萨特、迈腾。
它代表的是皮实、耐用、可靠,是千家万户的代步工具,是“国民车”的代名词。
这个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以至于当大众造出一台售价能跟奥迪、宝马看齐的旗舰级产品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疑惑:“一台大众,凭什么卖这么贵?”这就是一个品牌形象带来的固化认知。
买车,尤其是在中国买一台几十万的豪华车,它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很大程度上还承载了一部分社交功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面子”。
你开一台宝马X5出门,即便不懂车的人也知道这是台好车、贵车。
但你开一台大众途锐,很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场面,邻居或者朋友热情地打招呼:“哟,换新车了?这途观L又改款了啊,看着真大气!”虽然是句客气话,但对于花了六七十万的车主来说,心里恐怕不是滋味。
这种感觉,就是品牌溢价的缺失。
途锐的前辈,那台被称为“最低调的百万豪车”的大众辉腾,就是因为长得太像帕萨特,最终落得个停产的下场,留下了“不怕奔驰和路虎,就怕大众带字母”的段子。
途锐虽然没那么极端,但它面临的困境是相似的,它强大的产品力,被它过于亲民的品牌形象给拖累了。
说完了品牌这个“面子”问题,咱们再来深入看看途锐的“里子”,它到底有多硬核,是不是真的物有所值。
懂车的朋友都知道,看一台车好不好,得先看它的平台,这就像盖房子的地基,决定了这栋楼能盖多高、多结实。
大众途锐用的,是大众集团最高级的MLB Evo纵置发动机平台。
这个平台有多厉害呢?
这么说吧,奥迪Q7、保时捷卡宴、宾利添越,甚至兰博基尼的Urus,这些动辄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的顶级SUV,都是从这个平台上诞生的。
这就意味着,途锐在底盘结构、悬挂形式、动力系统布局这些最核心、最见功底的地方,和它的那些超豪华兄弟们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
它的前后悬架都是结构非常复杂的五连杆独立悬架,这种不计成本的设计,换来的是极佳的行驶品质。
开起来的感觉就是特别扎实、厚重,过个坑洼路面或者减速带,底盘处理得干脆利落,车身没有多余的晃动和廉价的弹跳感,给人一种非常强的信心和高级感。
甚至因为途锐是标准五座车,车身尺寸比七座的奥迪Q7要更紧凑一些,开起来反而会觉得更灵活,操控性更好。
再说说动力,这更是途锐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在现在这个连很多豪华品牌都在普遍使用四缸2.0T发动机的时代,途锐依然提供了真真正正的3.0T V6涡轮增压发动机。
这台V6发动机能输出340匹马力,动力储备非常雄厚,匹配上顶级的采埃孚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和带有托森差速器的全时四驱系统,无论是日常城市驾驶的平顺性,还是高速巡航的从容淡定,亦或是偶尔去野外撒欢的脱困能力,都表现得无可挑剔。
那种深踩油门时V6发动机传来的浑厚而线性的声浪,是四缸发动机无论如何也模拟不出来的质感,这本身就是一种豪华的体现。
就算选择2.0T的版本,265匹的马力也完全够用,百公里加速能进6秒多,动力响应迅速,开起来一点也不笨重。
坐进车内,途锐营造的豪华氛围同样不含糊。
它可能没有现在一些新势力品牌那种满眼大屏幕的炫目科技感,但它走的是一种更内敛、更注重材质和做工的德系豪华路线。
中控台由一块15英寸的巨大触摸屏和12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组成,形成了一个环抱式的“数字化驾驶舱”,操作便利,显示清晰。
而你手能摸到的地方,几乎都用了软性真皮或者搪塑工艺覆盖,再点缀上精致的金属饰条和钢琴烤漆面板,那种严丝合缝的装配工艺,传递出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高级感。
座椅的舒适度更是一流,用的是高档的维也纳真皮,填充物厚实,支撑到位,高配车型还带有座椅按摩、通风加热等功能,长途驾驶也不会觉得累。
再加上全系标配的10个安全气囊和一整套主动安全系统,可以说,在内在的享受和安全保障上,途锐给到你的,绝对是标准豪华车的水准,甚至比一些同价位的竞品还要厚道。
然而,产品力强,并不代表就能在市场上畅通无阻。
如今的汽车市场竞争实在太激烈了,尤其是在途锐所在的五十万到七十万这个价格区间,简直是“神仙打架”。
往上看,奥迪Q7、宝马X5、奔驰GLE这些国产化后的车型,价格不断下探,品牌号召力又无人能敌;往下看,奥迪Q5L、宝马X3这些车的高配版本,配置同样丰富,尺寸也不小,价格还更有优势。
更关键的是,赛道上还杀出了一批以理想、蔚来为代表的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
这些新势力用全新的思路造车,它们提供超大的空间、极致的舒适性、充满未来感的智能座舱和无微不至的用户服务,精准地抓住了很多家庭用户的需求,分走了大量原本属于传统豪华品牌的客户。
在这样的前后夹击之下,途锐的定位就显得很尴尬了。
它论品牌,比不过奔驰宝马;论新潮科技和家庭实用性,又拼不过理想蔚来。
它最大的优势——与保时捷同平台的机械素质和V6发动机,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又不是最优先考虑的购车因素。
所以,即便它给出了巨大的优惠,最终也只有那些真正懂车、不看重品牌、追求纯粹驾驶质感和低调作风的消费者才会选择它,而这部分人群,在整个市场中毕竟是少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