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走路别踩白线,开车骑车都要慢,防滑注意安全

你们有没有仔细琢磨过,下雨天走在马路上为什么一定要躲着那些白线?小时候看交通标线,觉得它们就是给马路上画个圈,圈住车、圈住人,管我们向前走,左拐右拐,现在长大开了车、骑了车,才知道,雨天这些白线,简直就是隐藏的“陷阱”。尤其开车的时候,压线,车屁股总是跟着抖一下,让人心里咯噔,忍不住怀疑,是不是哪根筋出问题了。可是为什么好端端的白线,一沾水就变身滑滑答答的“滑板”了呢?谁动了我们的交通安全?

雨天走路别踩白线,开车骑车都要慢,防滑注意安全-有驾
雨天走路别踩白线,开车骑车都要慢,防滑注意安全-有驾
雨天走路别踩白线,开车骑车都要慢,防滑注意安全-有驾
雨天走路别踩白线,开车骑车都要慢,防滑注意安全-有驾
雨天走路别踩白线,开车骑车都要慢,防滑注意安全-有驾
雨天走路别踩白线,开车骑车都要慢,防滑注意安全-有驾

你看看,白线其实不是随便刷的油漆,谁家墙上刷的涂料能被几千辆车来回碾两三年都不掉?路上的白线,专门有一套门道。热熔型涂料是最常用的,得把树脂、玻璃微珠、钛白粉搅一锅,冲进大锅里温度上二百来度,铺到地上冷却,硬得跟塑料差不多。有些地方,用的还不是这一种:什么溶剂型、双组分型、甚至防滑陶瓷颗粒,花样百出。有人会问,这么厉害的材料,做出来不就不会滑了吗?这里又要问一句,安全感是不是交给技术就能万事大吉?

其实,白线有自己的苦衷。一干就是年复一年地被车轧,被雨淋,被人踩,顶着反光、耐磨的任务,却又不怎么能防住打滑。路面有点老,人们走得多,就算表面有点坑坑洼洼,但主要还很平,尤其是树脂,天生不吃水,一遇雨,水珠就乖乖趴在线上呼呼“开会”,形成一层滑腻的水膜。这水膜,把你鞋底和车轮和地面的摩擦都减了半截,摩擦力变低,轮胎一挤,鞋底一踩,不滑才怪。

话说回来,我们为啥非得在雨天还要踩线?可能习惯使然,也可能就是图条捷径。但每次压到白线,心里是不是都跟撒滑一样,特别开电动车、骑自行车或走路时,感觉像走钢丝,生怕一脚下去人仰马翻。咱们都明白路上有标准,有规则,可下雨那叫个天时地利,人算可不一定行,想走老路,麻烦就来了。是不是觉得科技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是不是想要生活里的稳定感,有时候还得自己小心?

那我们遇见下雨了怎么办?老司机知道,见白线就减速,不装英雄,不把白线当跳板。车速慢一点,屁股稳一点,尤其是转弯的时候,左右轮压上去,那绝对不能猛打方向盘。再说手动挡,学会点刹慢降挡,有时候比使劲踩刹车靠谱,看路标线尽量之后才刹车,不要正在线上猛一脚。骑车的更要注意了,别穿整套雨衣裹得跟煮饺子似的,一看不见两边,一边滑一边慌,最好穿分体的,雨衣收紧点,别让自己变成路上的“风筝”一样乱飘。白线附近,能不骑就不骑,特地绕着走线内侧,哪怕慢点也比摔倒强。

还有咱们脚底下的兄弟姐妹,走路真的不是看手机的时候。重心稳,速度慢,腿脚要踩实,别一脚轻一脚重。到了斑马线,就算没人催,也得踏实踩,也别学视频里那种“快步冲刺”,雨天的冲刺,往往冲到医院去了。有人问,“这么麻烦,下雨天不出门是不是更好?”没错,能不出门就别出来,出来也得全副武装,再加五分小心。要是白线踩着滑了,也别慌,稳住身体,慢慢过,别跟惯性较劲,别让下雨变成一次冒险之旅。

这些年新闻报纸天天喊着“雨天出行注意安全”,其实就是怕大家忽略了那些最小的细节。用心问一句:我们真的把安全放第一了吗?看到下雨,有点冷,路滑,就能提前看看天气预报,或者提早换出行方式。地铁公交虽然没车的自由,但起码不用在路上跟白线“斗智斗勇”,鞋子也不用天天擦泥巴。

雨天走路别踩白线,开车骑车都要慢,防滑注意安全-有驾
雨天走路别踩白线,开车骑车都要慢,防滑注意安全-有驾
雨天走路别踩白线,开车骑车都要慢,防滑注意安全-有驾
雨天走路别踩白线,开车骑车都要慢,防滑注意安全-有驾

再来聊聊车里的事儿,雨天开车第一件事是什么?当然不是踩油门,先检查下雨刮器,雨刮不管用就真成“盲人摸象”了;玻璃上起雾了,别嫌空调耗油,赶紧吹吹雾气,后视镜要清晰,镜子要加热,有条件塑料片遮雨,多一层保险。晚上视线不好,近光灯得开,雾灯灯示廓灯都用上,远光灯就别来劲对着人晃了,开灯是安全不是炫耀。下雨路滑,谁还敢跟别人“贴头皮走”?车距加大,刹车别太猛,慢慢踩,给自己和后车都多点反应时间,你刹急了,后面的愣头青一脚到底,前路坎坷,轮轮坑坑,说不定就撞上去了。

说到涉水行车,简直是老司机的技能大考。水位别用“感觉”判断,眼拙点看标尺、看树、看别的车轮,能不进就别进,一旦进水熄火,千万别再启动,泡水的机器经不住再折腾,你以为油是廉价的,修理费可不便宜;自动启停功能记得手动关掉,别让发动机自己“闹小脾气”,一泡水就罢工。

作为行人,躲白线是本能,走人行道是习惯,尤其下雨天走路,那溅起的水花能把裤腿打湿半天。远离井盖,别跟坑洞较劲,碰见歪倒的电线杆,害怕触电就绕远点。骑车可千万别撑伞——你觉得能一只手控车,实际上雨伞成了帆,遇上风就是降落伞,地面又滑,重心又乱,好端端的骑车变成了杂技;骑车带好头盔保护头部,雨衣别盖头盔,影响视线还容易藏水,危险系数一下子翻倍。

雨天走路别踩白线,开车骑车都要慢,防滑注意安全-有驾

以上这么多道理,最根本的问题其实是:我们能不能多一点警觉,少一点侥幸?别觉得自己是老司机,白线雨天用不着怕;别以为年轻小伙不用小心,遇事麻烦总是发生在“不会发生的人”身上。下雨天出门,不论行人驱车,都躲开白线,慢慢走。等到马路干了,心也安了,谁还会记得路滑时摔过一次跤?可真正懂得路滑危险的,往往是摔过的人。

所以说,安全这事,说简单也简单,说麻烦也麻烦。咱们有规则,有技术,有无数经验教训,但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做主。路滑白线,人心有数。想过好人生这条路,千万记得小心谨慎,提前准备,不做冒险王。大雨天,避开那些又滑又亮的白线,你才是真正的路上老司机。白线让人走得稳,守规矩,但它也能让人摔个跟头,能守住还是靠自己。每个人都不是幸运儿,有时候,幸运其实很简单,就是多绕几步,少踩几次白线。下雨天不踩白线,其实就是:谨慎一秒,安全一生。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