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与通用汽车拟向安世半导体索赔1亿欧元!网友:“荷兰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福特与通用汽车拟向安世半导体索赔1亿欧元!网友:“荷兰的麻烦才刚刚开始……”-有驾
图片

一场由地缘政治引爆的供应链危机,正让全球汽车产业陷入一场突如其来的“停产潮”


失业君小编 |
网络 |

福特与通用汽车拟向安世半导体索赔1亿欧元!网友:“荷兰的麻烦才刚刚开始……”-有驾
图片

全球汽车产业再次站在了悬崖边缘。十月底,包括福特、通用在内的美国主要汽车制造商拉响警报,警告安世半导体芯片的断供将在未来两到四周内导致北美生产线全面停滞。

这场危机的根源并非市场供需变化,而是源于荷兰政府九月底对中国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Nexperia)的强行接管,以及中国随之而来的出口管制。

荷兰政府于2025年9月30日采取紧急行动,以所谓“治理缺陷”和国家安全担忧为由,接管了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

四位熟悉荷兰政府想法的人士透露,这一决定源于对安世前首席执行官张学政拆除欧洲业务并将生产转移到中国的担忧。

根据消息人士的说法,张学政曾计划在欧洲裁员40%,关闭慕尼黑的研发据点,并将英国曼彻斯特工厂的机密信息转移到闻泰科技的中国工厂。

在荷兰政府采取行动后,中国商务部于10月4日宣布对安世中国产品实施出口管制。这一反制措施立即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引发震荡。

安世半导体虽然不为普通消费者所熟知,但却是汽车基础芯片的核心供应商之一。其生产的二极管、晶体管和MOSFET等基本半导体组件,被广泛应用于车辆的門控、车窗、雨刷器及空调系统等关键部位。

安世半导体在汽车芯片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该公司的芯片非常基本,却被大量用于汽车电子系统,它们是控制汽车电机、照明和辅助系统的关键组件。

尽管这些不是高端处理器,但正是这些“隐形”芯片维持着整个汽车生态系统的运转。

安世半导体在全球车规级芯片市场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为关键的是,该公司部分特定芯片目前没有真正可替代的供应商。

德国汽车研究中心主任费迪南德·杜登霍夫指出,安世半导体生产的并非是英伟达或高通那样的技术领先型芯片,而是廉价的量产芯片,用于汽车车门开关等功能。

该公司凭借极高的产量规模实现规模效应,进而占据了市场领先地位。

福特与通用汽车拟向安世半导体索赔1亿欧元!网友:“荷兰的麻烦才刚刚开始……”-有驾
图片

汽车制造商首当其冲。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玛丽·芭拉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警告,由安世半导体引发的半导体供应短缺“可能影响生产”。

她表示,通用已成立内部团队,“正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全天候协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出现的中断”。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AAI)紧急敦促各方尽快解决这一问题。该联盟代表通用、丰田、福特、大众和现代等几乎所有主要汽车制造商。

AAI首席执行官约翰·博泽拉发出警告:“如果汽车芯片的出货不能迅速恢复,这将扰乱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的汽车生产”。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已警示,目前安世芯片的库存“预计普遍仅能维持数周”。

大众汽车的情况尤为紧迫。一位大众集团内部人士透露,该公司的芯片可能很快就会耗尽,届时部分车型的生产将被迫暂停。

大众发言人承认,尽管安世半导体并非其直接供应商,但大众直接合作的供应商采用该中资企业产品制造汽车零部件。

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这场危机揭示了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工业基础深度交织、相互依赖的现实。政治上的对抗性决策,若忽视了经济与产业的内在逻辑,极易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

荷兰政府接管安世半导体的决定,背后可能受到美国的地缘政治压力。

法院文件显示,美国2024年底就把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2025年6月直接要求荷兰换掉中方CEO。

分析人士指出,若安世半导体危机持续发酵,导致美国汽车工业大规模停产,这将是现代工业史上最具讽刺意味的一幕:美国政府的制裁措施,最终通过复杂的全球产业链,重创了本国的基础工业。

福特与通用汽车拟向安世半导体索赔1亿欧元!网友:“荷兰的麻烦才刚刚开始……”-有驾
图片

面对荷兰政府的接管行动,中国采取了迅速而精准的反制措施。中国商务部禁止安世中国子公司出口特定元器件,直击欧洲汽车产业的要害。

这一反制的效果立竿见影,因为安世芯片70%的封装测试在中国完成,关键元器件依赖中国供应。

更值得注意的是,安世中国分公司已宣布独立经营,并已恢复向中国国内分销供应芯片。

安世中国实体发布致客户信,承诺所有在华生产并交付的产品均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完全满足安世一贯的技术标准。

安世中国采取了一系列自主化措施:国内业务改用人民币结算,放弃SWIFT转用CIPS,替换欧洲ERP系统为国产软件,供应链换成中国本土企业。没几天,东莞工厂订单交付率就恢复到95%以上。

这场危机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系统性脆弱性。根据《全球供应链发展趋势蓝皮书(2025)》,全球供应链正经历系统性变革,呈现区域化、复杂化、数智化和绿色化四大核心特征。

地缘政治动荡及关税波动风险,被列为2025年全球供应链的三大主要风险之一。

德勤的分析指出,安世半导体周围的紧张局势是芯片已成为地缘政治商品的进一步证据。

虽然欧盟通过所谓的“芯片法案”支持建设自己的工厂,但真正的自给自足仍然很遥远。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这意味着回归疫情期间经历的不确定性。任何半导体供应中断都可能再次导致工厂生产线停工、车型延迟和成本增加。

从短期来看,这是对供应链韧性的又一次考验;从长期来看,这是对欧洲制造商能否建立独立于亚洲的更稳定技术基础的考验。

汽车产业的命运已不再仅仅掌握在制造商手中。正如一位供应链专家所言,这一潜在的停产危机,是对现行地缘政治策略的一次严厉拷问。

它清楚地表明,在试图“脱钩”或打击他国产业时,决策者必须全面评估其行动可能对自身造成的“回旋镖效应”。

全球汽车产业正屏息以待,看这场由政治引爆的供应链风暴将如何收场。但有一件事已经明确:在高度全球化的世界中,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在地缘政治博弈中独善其身。

网友热议


@
悠然小方
(IP

荷兰这波操作简直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欧洲汽车业都快停工了,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家企业。荷兰的麻烦才刚刚开始……图片


@春盛panda(IP沪

这就是全球化的代价吗?一个国家的政治决策就能让整个汽车产业链瘫痪,太脆弱了!


@
Joeweng
(IP

安世中国几天内就恢复95%产能,还换成了人民币结算和国产系统,这自主化速度令人震惊!图片


@何刚mate98(IP豫)

福特和通用真是冤,明明是美国政府推动制裁,结果自家工厂先面临停工,地缘政治的牺牲品。


@
冷月残阳
(IP青

芯片虽小,却能卡住整个汽车行业的脖子。这次事件给所有制造业企业敲响了警钟!图片


@老施说钓
(IP蒙)

这场危机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深层问题: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地缘政治一有风吹草动,整个体系就崩了。

图片
最后一条,

不作不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