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官方车色图把人拉回未来:一台身长超过5.2米、看起来像把科技和豪华揉在一起的大型SUV,顶着“液态银”外衣,静静地宣布一个事实——零跑要把D平台的首款重磅作品放到市场上试水。
画面里那枚小巧的激光雷达,像项链上的宝石,足以让路人回头三次。
谁会不想知道,这台车到底能做什么?
路人甲会先盯着外形看半天。
家用车的外壳却有三段贯穿灯带、百万像素投影大灯和交互灯幕,隐藏门把手和平整侧窗,配上21英寸米其林大脚,视觉冲击力堪比大片海报。
车身宽近两米、轴距超过3.1米,内部空间的想象已经从“够用”升级到“豪横”。
厂方给出了五种车漆,除了液态银,还有松谷绿、光电白、天幕灰和金属黑,选色难度直线上升。
技术宅会把焦点放在硬件上。
双颗高通骁龙SA8797芯片,合计算力1280TOPS,意味着车内可以跑起“端侧大模型”,座舱会更聪明。
顶置激光雷达、侧视摄像头、AGS主动进气格栅和大容积前备厢,这些堆料表明它不仅仅靠外表吸粉。
座椅用Nappa真皮,配零重力模式和车载制氧机,定位既要舒适又要“养生”。
性能党最在意动力版本。
增程版用了800伏高压和CTC增程布局,三电机版综合功率约400千瓦,官方给出0到100公里4秒左右,电池为80.3千瓦时,纯电续航标称超过500公里(测试工况未说明)。
纯电版更狠:三电机540千瓦、百公里冲刺在3秒级,配115千瓦时的新电池,官方续航720公里,快充15分钟可补约350公里。
这些数字读起来像跑车说明书,但车身像SUV,这种跨界感令人兴奋也令人生疑——到底实际体验会如何?
有人提出质疑:如此复杂的电子和大电池,会不会带来高昂维护成本?
有评论指出,自动驾驶硬件越多,后期软件和传感器的校准费用可能成为隐形开支。
专家则提醒,官方给出的续航数据需要对照真实工况,尤其是三电机四驱在激烈驾驶下的耗电表现。
用户且慢下决定,先等实测数据和口碑合流。
社交平台的反应已经分成两派:一部分人把它当成科技范十足的移动客厅,另一部分则担忧售价和同价位竞争力。
厂方预计2026年上半年上市,定价在30万元左右,目标直指国产高端SUV市场。
潜在对手有深蓝S09、吉利银河M9和乐道L90等,市场角逐注定热闹。
看完这些,不妨思考两点:当一辆车越来越像“智能设备”时,消费者在买的是驾乘体验还是不断更新的功能生态?
以及,厂商在追求极致性能与日常适用之间,应该如何平衡?
如果读者在购车清单上打算加入这台车,会优先看哪项配置?
续航、加速、内饰舒适度还是自动驾驶能力?
欢迎把看法投进评论区,让讨论变成有料的选择题。
最后,回到开头那道悬念:这台身披液态银的大家伙,是真正改变出行模样的开山之作,还是另一枚好看的概念货?
答案,要等路测与市场一同揭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