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早起去一线4S店晃悠,正赶上问界新M9交付日,店门口必然堵上一条长龙。小贩们是老江湖,起得更早,摆摊直接把“车主专属”三字烫金写在口罩上,旁边的小哥举着“高价收首板”纸牌,一副如临IPO现场的派头。场面,荒诞到像一场伪装成发布会的景观实验。但这,就是现在中国智能汽车圈最真实的现场。
如果你是奔驰在职高管,这时候看到新闻——来自中国的一个联盟,2030年销量目标定成了你们的两倍,还牙白白郑重其事喊了句“肯定能”,或许内心的第一反应比面对同行抹黑还复杂。因为说这种“肯定能”,除了中国手机厂商,基本没人有自信这么说。余承东领着一票车企,喊这种口号——是自大妄想,还是行业残酷现实的冰冷回响?
拆开来看,“鸿蒙智行2030年超两个奔驰”,听起来像年度大生意,但逻辑链条比你在网上“科技树对垒”看到的那些拆解,要凶险得多。首先是技术底座。这几年汽车圈人人喊智能,但真把L3级别以上全栈自主连贯打通的,其实只有华为。别跟我争特斯拉,马斯克家的路线更像“投机体”:数据归一大法好,软硬一体卖体验,但ONE MORE THING往往是“致死体验”。华为是另一套剧本。算法、芯片、云、车机、雷达——这些绝不外采。当行业巨头还在讨论Tier1分配和兼容性的时候,华为已经把这些东西用芯片、OS、传感器和云打进闭环,稳得没朋友。
有人说华为“做汽车半拉子”,其实你真看内行报告就知道,这套全栈自研战略最像早年安卓和苹果起飞时的架势。模式,是生态占位,然后再用技术降维打击。你指望特斯拉、谷歌、高通联手?笑话——“层层对接”带来的是层层内耗。中国人做事图快,图效率,最忌拖泥带水。华为拿命堆全栈,这一口气能不能贯穿整个联盟,就是成王败寇的临门一脚。
再说销量支柱。问界让华为和赛力斯这对“玄学组合”撞进了主流高端圈。M8、M9卖到脱销,最大功劳可不是广告,而是40万用户用脚验证了“技术+生态”的共振。过去你在这个价位买的是BBA的积淀,现在买的是中国供应链与AI协同的加速。中国制造业一发狠,第十名能打得跟第二名一样响。问界现在的销量,放在奔驰、奥迪最巅峰那些年对比,都只是个开始。2030年,赛力斯单联盟干翻全球奔驰?光看今年M系列节奏,大有可能——月销没掉链子,口碑没炸雷,说明这事不是拍脑门小作文。
更荒唐的是江淮尊界。不是谁都能和“超豪华”谈情说爱。但尊界S800首发能把保时捷销量按两倍碾压,证明华为加持下,连“偏科”老板都能出状元。供应链玩到顶尖,品牌溢价开放搞,“中国制造高端”成为现实。保时捷2024年400多亿欧元营收,华为和江淮写的剧本是:哪怕销量不多,利润和高端心智通吃,到2030年成全球新保时捷,也绝对不吹。
还有上汽尚界,玩的是“体量牌”。2025-2030这五年,谁能在10-25万区间卷出天际,谁就拿主流市场话语权。上汽+华为这套组合拳,等同变种版“智能大众”,主打一个大规模复制。206万辆年销,到时候基本等于半批特斯拉。
北汽和奇瑞的“双界组合”堪称生存赛马。一个走行政轿车,一个撸运动轿跑,棋局铺到全球拼宝马。为什么“肯定能”?因为他们不用再慢慢养品牌,直接背上华为的钞能力加技术包,杀进欧美市场。宝马去年全球卖250万,2030年中国这俩厂组合拳真能平分?且看这几年它们能不能避免“好国产、坏售后”老路——有华为撑平台,还有什么做不到?
当然——纸面逻辑吹得再满,也少不了行业的黑色梗。“肯定能”这仨字背后,是中国“世界第一技术栈”与全球车圈血肉横飞的现实较量。技术永远不是一锤定音的万能药;生态能否做大,有时还得看老外的傲慢何时褪去。用我们行里的话说,这叫:证据链完整,有推理闭环,但现实世界每一步都有变量,没人能写死未来。要是真的2030年“两个奔驰”,华为这套打法也得经受全球法规、文化、关税和品牌诡辩的十级考核。
写了半天,其实“肯定能”三个字,既是底气,也是赌注。底气在于中国智能制造体系背后数百万工程师的日夜狂奔、核心技术追赶。赌注在于,没有任何历史案例能证明汽车生态联盟一定能复制手机、PC或者通信那一套。毕竟造车比造手机复杂得多,车圈的奇观,向来自带极限反转。
最后留个问题——当华为真的坐到全球智能汽车生态中心时,这团技术巨兽,要如何约束自己,不变成另一个高高在上的“新老大”?智能汽车的世界是需要一拳鲜血还是一只温柔的手?
未来当然不会等待我们打卡下班。如果你是奔驰、宝马这样的“传统贵族”,你会怎么应对这场中国式进击?你又怎么看卖电动车能不能真的比卖豪车还让人兴奋?这答案,没人能“肯定”——但至少我们要敢在现场,敢拿数据,敢让市场一次次验证。
等2030年交卷的时候,愿大家都能看到一个公正、冷静、精彩的变局。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