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摆在眼前,2023年底比亚迪汉还能月销2.8万辆,2024年8月掉到7500左右,差不多四分之三没了。这数字看着挺吓人,但我倒觉得没那么简单。毕竟,车市风云变幻,单一因素很难撑起整体结论。汉系列问题到底在哪儿?跟我聊聊。
我记得去年在上海车展的时候跟一个一线销售聊过,问他汉的滑铁卢是不是价格虚高、竞争力下降,他摇摇头:客户说吉利星耀8更香,配置高还便宜一截。星耀8的12万级价格,配置比汉低配豪横不少,而且体型大一点,这差异让汉陷入边缘化。听起来像是价格游戏里折了腰。
不过这故事不完。比亚迪自己也没坐以待毙,2025款汉直接降价两万,续航翻倍,这招有点狠。16.58万元起,直接面向主流合资燃油车的价格,想必是看准了消费者那句话电车得比油车便宜才买。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记下一句朋友说的,真戳心:续航不够,啥都白说。
说到续航,原来汉DM-i版本120公里的纯电续航,现在跳到了245公里。理论上超过一夜充满电能跑700公里的零跑C01顶配不多,却实打实解决了家庭里程焦虑问题。油耗3.8L的亏电状态,算是拉低整体养车成本。这里面有点生活比喻:续航就像钱包厚薄,厚了用起来省心,薄了只能时不时盯着电量跳针,一丝不爽。
新款汉又给智能化加了重料。顶配装了王朝网首个激光雷达,31个传感器,配合英伟达Orin X芯片的算力,理论上能在复杂城市路况保驾护航。不过我对这种黑科技还有点自嘲,毕竟实际路况多变,软件稳定才是硬道理。深圳那次实测听说系统还算稳妥,城市复杂路况对自动驾驶就是试金石,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试过激光雷达系统的车,感觉咋样?
操控层面全系标配五连杆后悬挂,感觉这配置加了金刚钻给汉的驾驶感加分不少,告别了之前那种开着像开着大巴的印象。销售告诉我,很多没空天天打理车的用户反映,这样的操控其实更贴近真实用车场景,不用那么玩命,日常够用就好。
内饰细节也值得一说。新款换掉了那种容易刮花又显廉价的钢琴烤漆,换成软包材质,档把设计也升级为怀挡,我相信不少人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觉得用怀挡更安全操作。车载冰箱从-6℃到50℃的温控,让人意外的实用,尤其夏天行车途中可以冰点饮料,冬天又能暖食物,也算别出心裁。还能支持50瓦无线快充,基本解决了手机续航焦虑。
但我得自我更正,有点夸大了价格降幅的影响。降价2万确实重要,可别忘了同级别竞争者也在虎视眈眈。吉利银河E8入门价16.38万,小贵一点但配置很诱人,零跑C01智能化也有自己的优势,汉依旧得拼研发、供应链效率这两张底牌。你说,这新车改款到底靠价格赢了多少,靠硬实力赢了多少?这我还真不好说。
这让我想起供应链这块,大家都觉得新能源车降价是厂家割肉,其实背后是大供应商博弈和规模效应。比亚迪手握刀片电池、IGBT这些核心材料的垂直整合能力,才有底气做降价和续航升级。这事儿跟家里做饭用的是贵的厨具还是普通锅,差别太大。提升续航就像换了更高能的锅底,烧水更快,饭也更香。
销量呢,2025款汉上市不到四个月,卖了十万台。这个数字看着亮眼,市场对这次升级是认可的。币外,97.2的净推荐值和保值率领先同级别,也就是说车主满意,这才是长期战役的关键。记得以前修理工和我说过:保值率高的车,可不是只靠营销吹出来的。你买回来得少出问题,后续用车养护成本低。汉这点做得挺扎实。
不过这里先按下不表,别忘了车市随时可能出黑天鹅。消费者口味变幻莫测,政策变动也能重新洗牌。汉能不能继续保持主力地位,还得看它接下来能不能真正做到持续创新,供应链还能不能稳中有进。
说回我刚才卖力盘点的这些变化,你猜接下来比亚迪会不会在智能驾驶上更激进?毕竟这个市场竞争刻不容缓。如果要推无人驾驶级别更高的功能,汉系列还能撑得住吗?我心里其实没底。
你呢?看到这些变化,觉得汉还值得买吗?买车的时候你是怎么权衡续航、价格和智能配置的?欢迎聊聊。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