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差点叫“橙子”?何小鹏拒改名,还说“销量不靠名字”

有人劝他“改个名销量翻倍”,何小鹏却坚持用自己名字造车,还说:跟马斯克,现在是“隔空尊重”

“把车企改个名字,销量能翻倍。”
如果有人这么劝你,你改吗?

何小鹏听了七八年,没改。

在罗永浩最新一期播客中,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一口气抛出几个“猛料”:
——小鹏汽车差点叫“橙子汽车”;
——多年被劝改名,“只要不叫小鹏就能卖得好”;
——跟马斯克曾经“线上互怼”,现在进入“隔空尊重”阶段。

小鹏汽车差点叫“橙子”?何小鹏拒改名,还说“销量不靠名字”-有驾

听起来轻松,背后却是小鹏汽车几年来在市场里摸爬滚打的真相。

故事得从2014年说起。

当时何小鹏本想投资一家电动汽车公司,起名就叫“橙子汽车”——寓意清新、活力、创新。

商标注册失败,临时起意,“要不就用我名字,小鹏?”

就是这个看似“随手一拍”的决定,成了多年争议焦点。

中国企业圈有个潜规则:用老板名字命名的公司,容易让人觉得“小气”“不洋气”
特别在汽车圈,这种“人名品牌”更是稀有。

但何小鹏没改。他说:

“一个是文化自信的问题,一个是品牌认知的问题。大家太迷信洋气了。”

你细品,这不只是个命名问题,是中国产业自信和品牌心理的映射

曾几何时,中国企业都爱起英文名、洋气名:蔚来、理想、哪吒、极氪……唯独“小鹏”显得土气。
可这几年,小鹏扛住了质疑,从边缘品牌做到营收182.7亿元,单季度同比增长125.3%,创下历史新高。

小鹏汽车差点叫“橙子”?何小鹏拒改名,还说“销量不靠名字”-有驾

说白了,一开始你嫌它“土”,后来你得追着它买。

当然,“改名”争议只是小鹏汽车走过来的一小段。

更大的考验,是整个中国智能电动车行业正迎来一场**“五年淘汰赛”**。

何小鹏直言:

“现在还没有一家中国车企拿到‘船票’,最后可能只剩5家。”

意思很明确——现在所有人都还在混战,谁都不是赢家。

不管你是理想、蔚来、问界,还是小米刚入场,五年之后能不能站住,谁也不敢拍胸脯。

这话从何小鹏嘴里说出来,尤其有分量。他不是单打独斗,是一路从亚信、UC、阿里,到小鹏汽车,每一步都踩在风口上的人。

至于和马斯克的“旧账”,何小鹏也大方提了。

以前在社交平台上,两人曾因为自动驾驶和专利问题隔空交火。
现在他说:

“那时候是信息差,现在我们是互相尊重。”

这一句,体现的不只是心态变化,更是技术和产品实力拉近之后的对话资格

毕竟,小鹏敢挑战特斯拉,不是靠嘴,而是靠一个个硬件参数、一个个软件版本。

马斯克如果是第一代电车王,小鹏想做的,是中国智能电车的“第三极”。

这期播客里,何小鹏的语气不急不躁,不讲成功学,不画大饼。

他说销量好是调整组织结构的结果;说品牌争议是文化问题;说淘汰赛还要五年,说明他知道现在离胜利还远。

小鹏汽车差点叫“橙子”?何小鹏拒改名,还说“销量不靠名字”-有驾

这份冷静,比“融资几百亿”“一年翻三倍”更珍贵。

说白了,一个企业能不能走远,不看起名洋不洋,看创始人清不清醒。

小鹏这个名字,能不能带来销量,我们不知道。
何小鹏这个人,能不能在五年淘汰赛后活下来——值得关注。

你觉得“小鹏汽车”这个名字影响销量吗?如果你是何小鹏,你会改名吗?你看好哪几家能挺过五年“淘汰赛”?评论区说说你的判断。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