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坚持全域自研,明年挑战100万销量,目标直指行业巅峰

最近的汽车市场,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难”。

尤其是在成都车展那会儿,超过二十家车企都没去,场面显得有些冷清,大家都在说这行不好干了,压力特别大。

可就在这种气氛下,有一家叫零跑的国产新能源车企,不但没躲着,反而站出来宣布了两件大事,一下子让整个圈子都精神了不少。

零跑坚持全域自研,明年挑战100万销量,目标直指行业巅峰-有驾

第一件,他们新推出的一款叫B01的车,才上市一个多月,第一万辆就已经交到车主手里了。

第二件,他们给另一款全球车型B10增加了一个叫“摩根粉”的新颜色,这个颜色本来要加两千块钱,现在直接限时免费送。

一边是新车卖得飞快,一边是实实在在地给用户送福利,零跑这一套操作,让很多人开始琢磨:为什么在大家普遍觉得日子难过的时候,反而是零跑这家公司显得这么有活力,这么出彩呢?

他们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其实,零跑能有今天的底气,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背后有一套非常清晰的打法和长期的坚持。

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好好聊聊这家公司到底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零跑坚持全域自研,明年挑战100万销量,目标直指行业巅峰-有驾

首先,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零跑一直在坚持“全域自研”。

这四个字听起来可能有点专业,说白了就是,造车这事儿,能自己动手研发的核心技术,就绝不图省事去外面买。

这就像你家装修,从设计图纸,到买什么水泥沙子,再到电线怎么走、水管怎么排,甚至连灯泡里的灯丝你都想自己研究明白。

外人看来可能会觉得,你这太费劲了,直接找个装修队全包了多省心。

但零跑不这么想,他们觉得,只有把这些最关键的东西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真正地控制成本,也才能真正地做出自己想要的产品。

这个好处体现在哪儿呢?

最直接的就是车的性价比。

零跑坚持全域自研,明年挑战100万销量,目标直指行业巅峰-有驾

比如说,他们那款B01,价格定在十万到十五万这个区间,这在市场上属于非常亲民的价位了。

但是,零跑居然给这个价位的车配上了激光雷达。

要知道,激光雷达这个东西,在很多其他品牌的车上,一般都得是三十万以上的高端车型才有的配置。

零跑为什么能做到?

就是因为他们不光是造个车壳子,车里面最关键、最值钱的那些部分,比如控制车辆的“大脑”(智能驾驶系统、控制器),驱动车辆的“心脏”(电机、电控),很多都是他们自己研发生产的。

这样一来,就没有了中间供应商要赚的那一份利润,成本自然就大大降低了。

省下来的这笔钱,零跑就可以用来给用户提供更高的配置,让消费者花同样的钱,买到比别人更好的东西。

零跑坚持全域自研,明年挑战100万销量,目标直指行业巅峰-有驾

这就是他们敢于喊出“好而不贵”的底气来源。

而且,零跑对于赚钱这件事,思路也和别人不太一样。

今年他们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毛利率达到了14.1%,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3个百分点,进步非常大,甚至成了新势力里第二家实现半年盈利的企业。

但是,有人觉得这个毛利率跟个别新势力动辄百分之二十几的比起来,还是有点低。

对此,零跑的高管曹力说得很坦诚,他们现阶段不刻意追求特别高的毛利率,14%到15%这个范围就挺合理的。

这话的意思其实是,他们不指望在一台车上赚取暴利,而是希望通过极致的性价比,先把用户规模做起来,让更多的人开上他们的车。

这种“薄利多销”的策略,靠的就是技术实力把成本压下来,然后用一个让大家都觉得惊喜的价格,把市场先占住。

零跑坚持全域自研,明年挑战100万销量,目标直指行业巅峰-有驾

其次,我们再看看零跑的产品规划和市场节奏。

他们的成长过程,就像一部看得见的进化史。

最开始的T03,一个月也就卖几百台,算是刚刚起步。

后来的C11,一开始每个月卖一两千台,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慢慢把销量稳定到一个月一万台以上。

这个过程,是零跑在学习和积累经验。

但是到了现在的B01,情况完全不同了,上市才一个多月,销量直接破万,而且想买的人还很多,车都不够卖。

零跑坚持全域自研,明年挑战100万销量,目标直指行业巅峰-有驾

这种从“慢热型”到“上市就火爆”的转变,说明零跑已经彻底摸透了市场的门道,知道怎么造出大家想要的车,也知道怎么把车卖好。

为了能覆盖更广的人群,零跑规划了A、B、C、D四大产品系列。

每个系列定位都非常清晰,就像超市里的货架一样,你想买经济实惠的,还是追求品质的,或者是想要大空间的,都能找到对应的选择。

其中,B系列就是专门为现在的年轻人打造的。

这里还有个挺有意思的细节,在成都车展这么重要的场合,零跑的创始人朱江明居然没露面。

公司副总裁周颖解释说,因为B系列是给年轻人设计的,朱总希望把舞台交给更懂年轻人的团队,让他们来主导和年轻消费者的沟通。

从这个小事就能看出来,朱江明这位技术出身的创始人,非常信任自己的团队,也标志着零跑已经从一个依赖创始人个人能力的初创公司,成长为一个靠体系和组织来打硬仗的成熟企业了。

零跑坚持全域自研,明年挑战100万销量,目标直指行业巅峰-有驾

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后,零跑的出海之路也走得非常聪明。

现在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太激烈了,走向海外是必然的选择。

但怎么走出去,各家有各家的办法。

零跑没有像有些品牌那样有海外市场的历史渊源,他们选择了一条“借力打力”的捷径,和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进行了深度合作。

这相当于什么呢?

Stellantis集团在欧洲有几百上千家现成的销售网点,零跑通过合作,一下子就拿到了进入欧洲市场的“快速通行证”,省去了自己一家一家去建店的时间和巨额资金。

当然,能合作的前提还是产品本身有实力。

零跑坚持全域自研,明年挑战100万销量,目标直指行业巅峰-有驾

零跑的出海策略也很灵活,比如在欧洲本地生产,像座椅、车身这些大件,就在当地找供应商配套,运输成本低。

但像控制器、电机这些他们自己研发的核心高科技零件,还是从国内出口过去。

这样既能保证自己的技术优势,又能很好地控制成本,还能符合当地的法规,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有了技术、产品和渠道,零跑对未来的销量目标自然也就有了信心。

他们计划2024年冲击65万台的销量,到了2025年,更是要挑战100万台的宏大目标。

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吓人,但零跑已经把任务分解得很清楚了:B系列和C系列每个月都要卖到4万台以上,未来的D系列每款车一年要卖三四万台,再加上A系列贡献的销量,只有所有产品线都发力,这个百万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背后是详细的规划和执行路径。

从一个曾经不太起眼的角色,成长为连续几个月的新势力销量冠军,月销突破五万辆,零跑的逆势上扬,靠的正是这种坚持自主研发、精准洞察用户需求、并且以长远眼光布局未来的发展思路。

在整个行业都感到寒意的时候,零跑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只要路子走对了,踏踏实实做好产品,冬天里也能开出花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