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这事儿吧,真是让人跌破眼镜。全新问界M7在预售那叫一个火爆,43分钟突破10万辆,听着就刺激,差点让我以为国产电动车已经立即站上了世界之巅。可是你要说,这背后是不是也有点制造神话的意味?各种数据揣摩得满天飞,真到最终落地成交,才知道市场反应其实没那么单纯。
先别说销售速度,那简直就像高速列车一样,谁不被吓一跳?细细想想——也不能全归功于品质和颜值,这还得归功于华为的流量运作、背后那一套预售制造神话的商业套路。告诉你,要是真是用户买单,那也不是说说就够的。过了那个泡沫时间点,还剩点什么?市场逐渐理性,竞争压力又来了。
说实话,2022年那会儿,问界M7没啥火,月销几百几千的,对比起现在的天价预订动作,可以说是哇,要不然价格就不上去了! 就是那一波火箭升空的背后,露了一点运气的味道。到2023年,改款上市,才算真正迎来了翻身。市场不是饭店的菜每份都能翻炒得香喷喷的。
到了2024年,问界M7还敢挺在中间,交付38.9万辆,单车贡献一半以上,阿,这可是把自己当成头牌了。可惜,2025年一到,销量就开始逐步回落,月均五六千,嗨呀这不是山鸟归巢的故事么?竞争从来没有怕过打架,理想L6、特斯拉Model Y这些硬核车型就跟在后面不断咬牙。
尤其是那智界R7撕开了份额,华为的生态圈虽然火了一时,但彼此搅局、摩擦不断,谁都知道打价格战才是最狠的。就像你说的,出个便宜点的M3,让更多人体验智能驾控,或许效果会更实在。现在谁都忙着炒数据,但真能持续热下去吗?我这心里总觉得,市场的水没有那么平静。
你注意没?全新问界M7售价从预售到最终,价格策略也不是一成不变。涨不上去怕被看低,降了又怕价格黏性不够,真是挺难的。市场的喜怒哀乐,最终还是得看它的实际表现——是不是能给消费者带来价值感。
说到底呀,到底华为能不能把销量神话变成常规呢?真是个悬念。或许下一步,看它怎么打价格战、怎么优化产品、怎么把智驾体验再做得更接地气,也许才是王道。
你说呢,是不是也有点玩火自焚的感觉?还是说,华为有那么多余力,继续消费这个神话?我倒挺想看看,几百台体验版都能引发这种猎奇心态,到底真正的市场接受度在哪里。反正,这场超级大戏,还在继续,就是问界M7该不该继续炫耀或者冷静点了。
总结一句,市场竞争激烈,玩得就是量子叠加的游戏,谁都不知道最终谁赢谁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