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日常用车当中,发动机积碳可以说是一个让许多车主都感到头疼却又绕不开的话题。
无论是新车主还是老司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积碳对车辆的危害,比如油耗增加、动力下降、怠速抖动等等。
尤其是在当前汽车市场上,涡轮增压发动机和自然吸气发动机两大技术路线并存,关于“涡轮车积碳更多”的说法更是流传甚广,这让不少选择了涡轮增压车型的朋友心里犯嘀咕,而开着自然吸气汽车的车主,似乎也多了一份“幸灾乐祸”的优越感。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涡轮增压发动机是不是天生就比自然吸气更容易产生积碳?
开自然吸气汽车的车主,就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要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得从这两种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实际运行环境说起,用大白话把这背后的门道给捋清楚。
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两种发动机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
自然吸气发动机,顾名思义,它的进气方式非常“佛系”,完全依靠活塞下行时在气缸里形成的真空负压,把外界的空气“吸”进来。
这个过程就像我们人正常呼吸一样,不借助任何外力,平顺、自然。
而涡轮增压发动机则是个“急脾气”,它不满足于这种自然的进气效率。
它巧妙地利用了发动机排出的高温废气,去驱动一个叫做涡轮增压器的装置。
这个装置就像一个高科技的“鼓风机”,它高速旋转,把大量的空气经过压缩后,再强行“灌”进气缸里。
在同样的气缸容积下,塞进去的空气更多,就能喷射更多的燃油进行燃烧,从而爆发出更强的动力。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一台1.5T的发动机,动力能媲美2.0L甚至2.5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
正是这种“暴力”进气的工作方式,为涡轮增压发动机更容易产生积碳埋下了伏笔。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就是极端的工作温度。
涡轮增压器是被上百度的废气吹着跑的,其自身温度非常高。
这股热量会直接传导给它负责压缩的进气空气,导致进入气缸的空气温度远高于自然吸气发动机。
有数据显示,涡轮增压车型的进气温度,通常要比自然吸气车型高出几十摄氏度。
高温的空气与喷入的燃油、以及从曲轴箱里窜上来的机油蒸汽混合在一起,就像把菜倒进了滚烫的油锅,非常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燃油和机油中的一些不稳定成分被“炸”成黑色的碳颗粒,这些颗粒附着在进气道、气门、活塞顶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积碳。
第二,一个非常关键且常被忽视的因素,是当今主流发动机普遍采用的“缸内直喷”技术。
这项技术为了提高燃油效率,将喷油嘴直接安装在了气缸内部,燃油直接喷射到燃烧室。
这本身是个进步,但却带来一个副作用。
在过去的老式电喷发动机(歧管喷射)上,喷油嘴是装在进气门前方的,喷出的汽油可以顺便冲刷一下进气门,起到一定的清洁作用,就像给气门“洗个澡”。
而缸内直喷技术下,进气门就享受不到这个福利了。
与此同时,发动机工作时,总会有少量机油蒸汽通过曲轴箱强制通风阀(PCV阀)进入进气歧管,以防止污染大气。
这些油污没有了汽油的冲刷,就会附着在滚烫的进气门背面,日积月累被活活“烤”成了坚硬的积碳“锅巴”。
这个问题,在高温高压的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第三,涡轮增压器本身也是一个积碳容易产生的重灾区。
那个以每分钟十几万甚至二十万转高速旋转的涡轮轴承,对机油的品质和清洁度要求极高。
如果使用了劣质机油,或者没有按时保养更换,机油在高温下就容易氧化变质,形成油泥和积碳,堵塞为轴承提供润滑的细小油道,轻则导致涡轮磨损,动力下降,重则可能直接导致涡轮卡死报废,维修成本相当高昂。
那么,听到这里,开自然吸气汽车的朋友是不是就可以彻底放心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自然吸气发动机并非积碳的“绝缘体”,它只是积碳产生的速度相对慢一些,问题表现得不那么急剧罢了。
一方面,正如前面提到的,为了应对日益严格的排放和油耗法规,现在很多新款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也开始普及缸内直喷技术,所以它们同样面临着进气门背部积碳无法被清洗的困扰。
另一方面,不良的驾驶习惯是所有发动机产生积碳的“催化剂”。
比如,长期在市区拥堵路段行驶,每天的行车路线很短,发动机还没等完全热起来就熄火了,转速常年维持在两千转以下。
这种低转速、低负荷的工况,会导致燃油燃烧不充分,产生更多的碳氢化合物,这些都是形成积碳的“原材料”。
所以说,积碳问题,涡轮增压车是“急性病”,自然吸气车是“慢性病”,谁也别想完全置身事外。
既然积碳无法完全避免,那我们作为车主,应该如何科学地应对和预防呢?
首先,要从源头抓起,给爱车“吃好喝好”。
务必到正规加油站加注符合国家标准的高品质燃油,这能从根本上减少燃油中不稳定成分的含量。
机油的选择和更换更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对于工作环境恶劣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一定要使用厂家推荐标号的全合成机油,并严格遵守保养手册上的更换周期,千万不能图省钱或省事而拖延。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不要总是“温柔”地对待油门,在路况和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偶尔让发动机在高转速区间(比如3000转以上)运行一段时间,比如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
这种俗称“拉高速”的做法,可以利用高温和高速气流,帮助燃烧和吹走一部分附着不牢固的积碳,对发动机是一种有益的“清肠运动”。
再者,可以合理使用一些高品质的燃油添加剂。
在选择时,要认准含有聚醚胺(PEA)有效成分的产品。
PEA是一种公认的有效清洁剂,能够有效溶解从油路到燃烧室的积碳,且对发动机相对安全。
但要明确,添加剂是“保健品”而非“特效药”,其作用在于预防和清除轻度积碳,需要周期性使用,不能指望一瓶下去就解决所有问题。
最后,当积碳已经严重影响到车辆的正常使用,比如出现明显的冷启动困难、怠速严重抖动、加速无力等情况时,就需要进行专业的深度清理了。
目前针对进气门背部的顽固积碳,比较主流和有效的方法是“核桃砂清洗”,通过高压气流喷射核桃砂颗粒进行物理清除,效果很好。
而对于涡轮增压器内部的积碳,则可能需要拆解下来进行专业清洗。
虽然这些项目花费不菲,但能让爱车的“心脏”恢复健康,从长远来看也是值得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