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与建筑师的碰撞,空间里的未来感与日常

新能源车企与建筑师的碰撞,空间里的未来感与日常

新能源车企与建筑师的碰撞,空间里的未来感与日常-有驾
新能源车企与建筑师的碰撞,空间里的未来感与日常-有驾

广州天河那片地界儿,路过的人总会被一组灰白色块面吸引。小鹏科技园就在这儿——36万多平米的体量,一不留神就走迷糊了。听说weico孙伟团队花了不少心思,从外到里都在追求工业美学。我记得有次下雨天去附近办事,顺道绕过去看了一眼,那幕墙反着水珠,有点像小时候玩的玻璃弹珠。朋友在小鹏工作,说现在里面已经进入精装修收尾阶段,再过阵子估计连飞行汽车实验场景都能体验上。

新能源车企与建筑师的碰撞,空间里的未来感与日常-有驾
新能源车企与建筑师的碰撞,空间里的未来感与日常-有驾

说起总部大楼,比亚迪龙岗那座全球总部及研发中心是真的大气。200亿投资砸下去,65万平米土地铺开来,我第一次听见这个数字时还以为自己耳朵进水了。这地方要分三期推进,到2028年三季度才全部完工。梵朴设计团队搞出来“星际之环”概念,不止有科技感,还融合中国文化元素。有一次路过那边,看见园区绿化和建筑交错,有种莫名的安心感。不知道等全部建好后,会不会成深圳新地标之一。

新能源车企与建筑师的碰撞,空间里的未来感与日常-有驾
新能源车企与建筑师的碰撞,空间里的未来感与日常-有驾

杭州望朝极氪总部办公室倒是挺特别。在望朝中心里头,由SOM设计的大楼本身就很现代,但查普门泰勒做室内方案时玩出了“能量实验场”和“极氪宇宙”的结合。据说评审的时候直接拿第一名。我想象了一下,如果每天早上踩着清晨阳光进这种空间办公,是不是效率都会高一点?朋友跟我讲,他们内部一直强调绿色可持续发展,这点倒是蛮契合杭州城市气质。

新能源车企与建筑师的碰撞,空间里的未来感与日常-有驾
新能源车企与建筑师的碰撞,空间里的未来感与日常-有驾

蔚来在合肥的新桥产业园也让我印象深刻。他们第二先进制造基地里的蔚来中心,由SHL操刀,是全球首个从建筑到室内一体化展现品牌理念的项目。而且还是零碳标准、面积最大的一家蔚来中心。有网友调侃,这地方不仅适合造车,还适合遛娃和拍照打卡。我之前试驾ES6的时候,就特意绕远跑过去看热闹,大厅宽敞明亮,一进去空气都有点不一样,好像每个角落都藏着技术宅的小心思。

新能源车企与建筑师的碰撞,空间里的未来感与日常-有驾
新能源车企与建筑师的碰撞,空间里的未来感与日常-有驾

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的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则是一派实用主义风格。70多万平方米占地、40多万平方米总建面,全由weico事务所规划设计。一提起冲压车间和压铸车间,总有人忍不住聊起那个9100吨超级大压铸设备,还有小米泰坦合金——这些词汇听起来很酷炫,其实背后都是无数工程师熬夜加班换来的成果。有时候想想,小米手机用户转型开电动车,也算一种生活方式升级吧?

新能源车企与建筑师的碰撞,空间里的未来感与日常-有驾

再往南走一点,到英飞特杭州总部基地北侧,会看到一个颜色特别跳脱的充电站。这家企业专攻光电转换充电技术,所以GLA给他们打造示范样本时,在屋顶用了红灰相间铝塑板、LED屏还有人工光源。一条20米的大悬挑横在那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互联网时代对传统加油站形态的一种挑战。我带爸妈自驾去西湖玩的时候顺便停这里补个电,他们还纳闷为什么现在连充电桩也变得这么洋气了。

新能源车企与建筑师的碰撞,空间里的未来感与日常-有驾

重庆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里头,新近崛起的是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二期,占地219亩,加起来16万平方米新建筑投入43亿元建设。据说造型设计部分由前大众集团全球设计负责人克劳斯·齐乔拉领衔,他去年10月刚加入长安当副总裁。这么国际范儿的人物坐镇,让不少重庆本地粉丝觉得自豪,我表弟就是其中之一,每次聚会都要提上一嘴,说咱们国产品牌越来越国际化啦!

新能源车企与建筑师的碰撞,空间里的未来感与日常-有驾

南京江宁开发区江苏软件园西侧,中汽创智T3总部静静躺在那里,占304亩出头,总建面24.37万平,由weico事务所负责整体规划。他们用轴线网格体系把不同功能串联起来,把三家公司和地方政府合作关系编织成网络结构。这种布局其实挺考验沟通能力,不然容易各自为政乱成一锅粥。有同事调侃,这么大的办公区域,要是午休溜达太远可能下午回不到座位……

新能源车企与建筑师的碰撞,空间里的未来感与日常-有驾

最后聊聊法拉第未来(FF)那个美国计划中的生产工厂与研发中心。当年贾跃亭请马岩松MAD团队出手,在13万平土地上只盖2万个平方主体,用强烈科幻感诠释品牌形象。但同时又注重开放性和用户体验标准。我记得网上流传过几张效果图,曲线流畅中带点神秘色彩。如果真有机会亲临现场看看那些弧形玻璃幕墙,该是什么感觉?虽然距离我们普通消费者比较遥远,但偶尔幻想一下,也挺有意思。

新能源车企与建筑师的碰撞,空间里的未来感与日常-有驾

写到这儿脑海里全是那些穿梭于钢筋混凝土之间的新旧交替画面。从广州湿润空气里的小鹏,到深圳比亚迪高楼林立;从杭城绿意盎然到重庆山城蜿蜒;每一个新能源车企,都把自己的理想揉进砖瓦之间。不只是为了效率,更像是在搭建属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人的精神空间吧?

新能源车企与建筑师的碰撞,空间里的未来感与日常-有驾

忽然想到小时候骑自行车经过修理铺,看老师傅拧螺丝、焊铁皮,如今却能目睹巨型工厂拔地而起,高级材料、大师级构思全程参与其中。如果哪一天你正好路过这些新晋标志性建筑,不妨驻足看看,也许下一辆陪你上下班或者假期旅行的新能源,就是从这里驶向世界呢?

新能源车企与建筑师的碰撞,空间里的未来感与日常-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汽车定论。

新能源车企与建筑师的碰撞,空间里的未来感与日常-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