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or翻身?问界M7五米旗舰杀入30万区,六座大空间能干趴理想L8吗
01 我身边就有朋友,之前在选家庭SUV的时候,光围着理想L8和问界M7这俩转悠了快两个月。
最后觉得理想L8价格有点上头。问界M7能不能顶上,空间到底够不够用,五座、六座是不是忽悠人的?这事儿平时大家都绕不过。
实话讲,五米级SUV听着唬人。真正上路,车长到底啥概念?这5080mm的车身,轴距3030mm,说白了就是满员坐六口人还不憋屈。
网上不少人调侃三排SUV第三排都是“儿童监禁位”,但问界M7这次确实不一般。
六座版第二排用的是航空座椅,还能电动调节、通风、加热、按摩啥的。第三排座垫高度抬高了20mm,成年人短途坐个把小时,不至于腰酸腿麻。
我自己试过太多七座,吐槽点一堆。问界M7二三排地板完全做平,得益于DHT电驱平台电池包缩薄了15mm。野外露营可以拉成2米大床,是真能躺人。
02 价格层面,问界的定价策略挺有意思。
全系五座、六座同价,怎么选都不会被“背刺”出价。五座能掏出960mm二排腿部空间,后备箱一米一二纵深,不吹不黑,装下四个28寸行李箱还剩地。
上市时间安排也有门道,和华为Mate XTs三折叠手机绑一起,9月10日亮相。参考现款24.98-32.98万的体系,新版起步到28.98万,顶配到33.98万,顶死理想L8的价格带。
早几年买SUV,空间、座椅、动力总抓一把。现在大家越来越在意舒适和智能配置。
就拿智驾来说,全系标配ADS 4.0,相比同价车的智驾方案,感知硬件堆满了——192线激光雷达、3颗分布式4D毫米波雷达、2颗毫米波角雷达、1颗后向固态激光雷达。这套组合在市区无图NCA、自动泊车都能用。
今年我们编辑部跑了好几个自动驾驶实测,高配车支持机械立体车位自动泊入,简直离谱。
03 动力配置上,问界M7基本把增程和纯电都照顾到了。
纯电版用华为DriveONE双电机,总功率425kW/660N·m,100kWh宁德时代麒麟电池,CLTC续航700公里。增程版搭1.5T四缸专用增程器,最大功率112kW,热效率到41%。
后驱单电机版本动力200kW/360N·m,零百加速7.8秒。四驱双电机版加速裂变,前130kW+后200kW,综合330kW/660N·m,零百能到4.8秒。
能耗在WLTC工况下,增程后驱是6.0L/100km,增程四驱稍高6.3L。长续航版能超1500km,看的都是电池容量(53kWh);纯电四驱有700km续航,40度电池也是标配。
讲究的车友关心底盘,今年第一次在增程车型上用CDC连续可变阻尼减震器,高配用单腔空气弹簧(行程能调-20mm到+40mm)。这是不少合资高档SUV才有的玩意儿。
别问我为啥懂,因为我自己两年前花8万加装了CDC,最后发现95%的时候都是心理安慰。问界直接下放,算是诚意了。
04 外观和内饰够用我就行,不作妖最好。
主打极致简约,拂晓蓝新车漆很耐看。风阻0.29Cd,前脸用的是封闭式格栅和主动进气口。
内饰用上Nappa真皮,还有超纤绒拼接,仪表台覆盖再生PET纤维,环保材质有30%。全车有256色氛围灯,50W无线快充,冰箱温域5到50度。
又是那种堆料不怕你细看的类型,冲着细节去的家庭用户,这波是真不用担心被简配。
说人话就是,问界M7这次把能抠的空间、配置、续航基本全抠到底了。
有朋友问,5080mm是不是太长,C6拖挂有没有用?
其实新车‘申报车长’已包含后拖车长度,在法规层面满足C6拖挂资质。城市开也灵活,不会傻大黑粗一进小区就卡住。
05 网上有人总喜欢拿理想L8和小米YU7刷参数,鼓吹排量越大越硬核。
我自己踩过坑,说到底家用谁拿来比拼马力,谁看重第三排空间,四驱、智驾能用,才是更接地气。
问界这套底层设计,包括座椅布局、电池包缩小、底盘升级、智驾堆料,没有哪个地方是拍脑门瞎凑的。这是我看多了老品牌的减配被背刺出来的结论。
没啥绝对优势,也没啥致命短板。空间妥协得还行吧,动力很够用,智能化这一块子做到了能呼吸的程度。
家用车核心就是用着省心、舒服、智能性够。别光看几个参数,问界M7这种细节见诚意,比吹爆款靠谱多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