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将至!多品牌清库存,买不买?

电动自行车安全新规实施

2025年9月1日,中国3.5亿电动自行车用户将迎来一场“安全革命”。到时候,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就要正式开始执行了。其实,这场变革的“前哨战”早就已经开始啦。

新国标将至!多品牌清库存,买不买?-有驾

新国标引发市场震荡

很多大品牌的电动自行车突然下架了不少热门车型,线下门店也开始疯狂地“清库存”,现在消费者在纠结:到底是现在买旧款更划算,还是等新款更靠谱呢?……

“这可不是一般的政策调整,而是一场从设计源头就重新定义电动车安全标准的技术大变革。”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技术研究中心的副主任何鹏林这么说道,道出了新国标的不同寻常。

新国标将至!多品牌清库存,买不买?-有驾

新国标安全升级

跟2019年那版国标比起来,2024年的新标准在安全方面可以说是来了个“大换血”:以前是“限速”,现在直接改成“断电”了。新规定虽然还是保持25公里每小时的最高速度,但更狠的是,一旦车速超过这个限制,电机就会自动停止供能,从技术上彻底堵死了那些想通过改装来提速的人的路。

材料方面也变了,塑料不能超过整车重量的5.5%。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电动自行车塑料部件都占到15%到20%,新规直接把这比例砍到了三分之一。广东省质检院的测试显示,塑料减少之后,车子着火的速度能慢40%以上,有毒气体排放也能减少60%多。

还有“三重防篡改锁”:电池组不能留扩展接口,控制器不能剪线改功能,限速器也不能随便调速度。再加上“一车一池一充一码”的追溯系统,从设计源头就把非法改装的可能性给掐死了。

新国标将至!多品牌清库存,买不买?-有驾

史上最严过渡期

更关键的是时间点,2025年9月1日起,所有新车都必须符合新标准;到了12月1日,市场上卖的电动车也必须全部达标。也就是说,企业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来完成生产线改造、产品认证和市场切换,难怪整个行业都说这是“史上最严的过渡期”。

7月15号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日,但电动自行车行业却发生了一件挺奇怪的事:雅迪突然把天猫、京东等平台上的所有电动自行车产品都下架了,只留下电动摩托车;九号也在同一天把F2z、Fz110、MzMAX等几款爆款车型从官方旗舰店撤了下来。

新国标将至!多品牌清库存,买不买?-有驾

新国标实施影响销售

其实是因为有些型号特别受欢迎,线上库存都卖空了。九号公司对媒体这么解释,听起来有点“遮遮掩掩”。但其实更真实的原因是,很多车型下架是因为新国标要来了,全国的工厂都要停产老款,等库存卖完后,全都得改生产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车。

商务部的数据也显示,2025年1到6月,全国通过以旧换新方式卖掉的电动自行车,每个月的销量环比增长都超过113.5%。尤其是广东省,成绩特别亮眼,到5月底为止,全省以旧换新的销量已经达到了17.4万辆,带动消费超过了4亿元。

不过在这波销售热潮背后,行业里却藏着一股焦虑:那些不符合新国标的车怎么办?“厂家会直接把车收回去,让经销商退掉。”一位经销商这样说,这也道出了行业内的一种默认做法。

新国标将至!多品牌清库存,买不买?-有驾

新国标下的购车策略

更聪明的品牌,比如小牛、九号,就采取了“线上暂停销售+线下清理库存”的双管齐下策略,这样既避开了可能的违规风险,又能尽可能多地赚最后一波利润。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新国标实施前的这45天(到2025年7月21日为止)简直就像一场“算计大战”,大家都在琢磨怎么买最划算。记者走访了几家门店后发现,消费者基本上分成了两个阵营:

新国标将至!多品牌清库存,买不买?-有驾

旧车降价,新国标安全?

“新国标车塑料少了,是不是更安全?我骑电动车都十年了,从来没出过啥事。但说实话,现在省下1000块,够我充两年电了。”像这种话,代表了不少务实的消费者:既然旧国标车还能用,干嘛不趁现在降价赶紧买个便宜的?

而另一边,“前瞻派”则觉得还是得等一等:“现在买旧款,就像当年4G快没了还去买3G手机,新款虽然贵点,但有超速断电、防火材料这些救命功能,骑着心里踏实多了。”她们特别看重新国标对电池的安全提升,比如锂电池电压被限制在60V以下,还要通过针刺测试这些严苛的检测。

在这场“买还是不买”的拉锯战里,有些聪明的买家想出了折中的办法:现在先买个旧款高配的车,等到2026年以旧换新补贴最高的时候再换新车。根据政策,2025年下半年还有500到1200元的国家补贴,行业里也有人预测,2026年的补贴可能会更大。

新国标将至!多品牌清库存,买不买?-有驾

新国标带来行业洗牌

不过,这个策略也有一定的风险。北京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上牌之后的使用年限是10年,也就是说,现在买的老款车可能比新款车早2到3年就到期报废了。更关键的是,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车在二手市场上保值率可能会比老款高很多。

新国标带来的不只是消费者选择的变化,更是整个行业格局的大洗牌。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行业的CR5(前五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会从现在的45%提升到60%。这意味着,很多中小厂商可能会被市场淘汰掉。

新国标将至!多品牌清库存,买不买?-有驾

行业供给侧改革

“其实这本质上就是一次行业供给侧的改革。”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分析道。

新国标在三个关键方面重新定义了行业的游戏规则。首先是技术门槛大幅提升,比如北斗定位、智能电池管理、阻燃材料这些要求,让研发成本一下子翻了好几倍。光是提升阻燃性能这一项,就至少要花200万到500万元来改造生产线,像那些小作坊式的组装厂根本没法跟上这个节奏。

其次是产品逻辑彻底变了。以前大家比的是谁跑得快,现在比的是谁更安全;以前看的是外观炫不炫酷,现在更看重材料靠不靠谱。企业得重新定义自己的产品体系。像九号这样的品牌已经率先推出了支持OTA升级的智能车型,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电池状态,还能定位车辆位置。

最后是商业模式也在转型。比如广东那边推行的“一车一池一充一码”溯源系统,直接改变了传统的销售和售后方式。未来的竞争可能不再只是卖车,而是转向“硬件+服务”的生态竞争,就像智能手机行业之前经历过的那样。

新国标将至!多品牌清库存,买不买?-有驾

行业变局与品牌布局

在这场行业大变局里,头部品牌已经开始抢滩布局了。比如雅迪,听说他们砸了5个亿,专门建了新国标电动车的生产线;九号则把重点放在智能车型上,2024年他们的营收增长已经超过了雅迪。而小牛电动呢,干脆把新国标当成进军高端市场的一个跳板。

现在到了2025年的夏天,大家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卖车的商家在忙着清库存,消费者在犹豫该不该买,政府部门也在琢磨怎么制定政策。大家都在想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电动自行车未来?

新国标将至!多品牌清库存,买不买?-有驾

安全引领出行变革

当“安全”变成最重要的关键词,这场变革已经不只是影响行业了,它关系到每个在城市里出行的人的生命安全。您是怎么看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聊聊您的想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