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提醒:“智驾”非“自动驾驶”,违规或担责

7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中,公安部相关负责人强调,当前国内市场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均处于辅助驾驶阶段,并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驾驶过程中,若驾驶员出现“脱手脱眼”行为,将面临严重交通安全隐患,甚至承担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追责三重法律风险。

公安部提醒:“智驾”非“自动驾驶”,违规或担责-有驾

据了解,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辅助驾驶系统已成为众多车企的宣传亮点。然而,部分企业在营销时采用模糊表述、夸大功能等手段,给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潜在风险。对此,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明确指出,车辆即便配备了辅助驾驶功能,驾驶员仍是行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需时刻保持对车辆的操控和路况的观察。

公安部提醒:“智驾”非“自动驾驶”,违规或担责-有驾

为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公安部将联合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方面,督促车企落实主体责任,严格遵守《广告法》,杜绝夸大和虚假宣传,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另一方面,推动细化《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配套法规,明确0到2级辅助驾驶系统“人机共驾”的法律属性,并探索将相关标准和操作规范纳入驾驶人教育培训与考试范围。同时,公安部还将加强宣传提示,帮助广大驾驶员正确认识辅助驾驶技术的局限性,避免因误解而产生危险行为。

公安部提醒:“智驾”非“自动驾驶”,违规或担责-有驾

事实上,今年4月,工信部已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问题,提出规范性要求,旨在解决行业发展中出现的测试风险、宣传误导和功能滥用等问题。此次公安部的表态,再次为智能驾驶行业的健康发展敲响了警钟。

公安部提醒:“智驾”非“自动驾驶”,违规或担责-有驾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厘清技术边界、明确责任归属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公安部提醒广大驾驶员,在享受智能辅助驾驶带来便利的同时,务必牢记自身的安全责任,谨慎驾驶,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