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领克又放大招了!第三代03家族上市,这次玩的是"光影"和"个性"?
最近刷车圈消息,从汽车论坛到朋友圈都在讨论一件事——2025年10月17日,第三代领克03家族正式上市!
这次不仅带来了全新设计语言,还新增了极光银和哑光灰两款全新车色,摆明了就是要在光影交错中玩出个性。限时补贴后,新款领克03售价10.38-13.88万元,领克03+售价23.88-42.03万元。
你说这价格一出来,评论区炸了:"这是要硬刚思域Type R和高尔夫GTI的节奏?""国产性能车终于不怂了!"
要知道,这可是在2025年"金九银十"的关键节点,领克这一招把"中国性能车"这张牌亮得明明白白。
那问题来了:第三代领克03凭什么敢喊出"让中国性能车更具魅力"?
这次的光影设计和个性化到底是噱头还是真功夫?
极光银加哑光灰?领克这次在外观上到底玩出了什么花样?
先说重点:第三代领克03于2025年10月17日正式上市,这次最吸睛的就是新增的极光银和哑光灰两款车色。
当时很多人觉得领克就是换个颜色炒冷饭,结果一看实车图,真香警告——这哪是简单换色?
分明是把"光影交错"玩出了新高度!
极光银这个配色真不是开玩笑的。官方说这款银色"如疾风掠影,映射对速度的追求",听着挺玄乎,但实际效果确实惊艳。这银色在不同光线下能呈现出流动的质感,早上阳光斜射的时候,整个车身就像披上了一层金色薄纱,闪着细腻的金属光泽;到了阴天,它又变成低调的灰银色,给人一种沉稳内敛的感觉。
这种变化不是靠什么高科技涂料,而是通过特殊的喷涂工艺,让漆面的光泽度随着光线角度产生微妙变化。配合领克03标志性的"北极之光"狭长立体灯柱,破风而出,犀利地将风分束切割开,整个前脸就像一把刚出鞘的利刃。
有网友评价说:"这车停路边,光影一打,不用开灯就是全场焦点!"
这话一点不夸张,因为极光银的设计初衷就是要让车身成为"移动的艺术品",通过光影变化展现速度的张力。
再看哑光灰这个专属配色,它只给领克03+用,走的是纯粹赛车范儿。哑光漆这玩意儿在豪华车上不算稀奇,但在20万级的国产性能车上用,领克算是头一个敢吃螃蟹的。哑光灰没有普通车漆那种反光效果,整个车身呈现出一种低调但极具侵略性的质感,就像蓄势待发的猛兽,随时准备冲刺。
前脸换装的全新飞翼格栅,采用上下两层设计,强化立体视觉感,上格栅旁边新增的03标识,在哑光灰的衬托下更加醒目。侧面新增的18英寸动态光刃轮毂,轮辐造型像刀刃一样锋利,配合宽体低趴造型,整车在光影下就像一台随时准备进入赛道的战车。
有车主直言:"这哑光灰配合宽体造型,开出去回头率拉满,连开奥迪A3的都要多看两眼!"
但领克这次玩的远不止两个新颜色这么简单。第三代领克03的整体设计语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最明显的就是斜线设计格栅,像层叠的机械羽翼,蓄势待飞,专属数字标识出街就能亮明身份。
这设计灵感其实来自赛车的空气动力学——前包围中央的梯形进气口明显增大了进气量,提升发动机散热效率的同时,也让前脸看起来更加凶悍。进气口内侧新增的"03"立体标志,在光线照射下会产生明暗对比,进一步强化视觉冲击力。
说白了,领克这次不是单纯为了好看,而是把赛道基因"焊"在外观上,让你一眼就能看出这车不是普通买菜车,而是一台随时能下赛道的性能机器。
有意思的是,领克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特意参考了TCR赛车的造型元素。整体线条经过风洞测试优化,既能降低风阻系数,又能在高速行驶时提供足够的下压力。
有数据显示,第三代领克03的风阻系数相比上一代降低了3.2%,虽然听起来不多,但在120km/h以上的高速行驶中,这点改进能明显降低油耗和风噪。
当时很多人质疑:"外观再炫有啥用?
又不能让车跑得更快。"
结果领克这波操作打脸——每一处线条都经过空气动力学验证,既有视觉冲击力,又有实际功能性。
这才是真正的"形神兼备",而不是只会摆花架子。
光影背后藏着什么?揭秘领克03的"个性化武器库"
可能有人要问:加两个新颜色就能叫"个性化"?
那你可真小看领克了!
第三代领克03的个性化,玩的是"从外到内"的全套组合拳,每一个细节都能让你按照自己的喜好定制。
先说内饰的个性选择。第三代领克03提供炽热红、纯粹白、暗曜黑三种内饰配色,每一种都对应不同的性格标签。炽热红适合那些爱热血驾驶的年轻人,坐进车里就能感受到赛车的激情氛围;暗曜黑走低调奢华路线,适合喜欢沉稳风格的商务人士;纯粹白则给那些追求清爽北欧风的车主,整个座舱看起来简洁干净。
车内配备的12.3英寸全液晶仪表、15.4英寸2.5K分辨率多媒体屏幕、25.6英寸AR-HUD抬头显示,这三块屏幕可以联动调节主题风格。比如你选了炽热红内饰,就能把仪表、中控屏、抬头显示的界面全部调成红黑配色,连导航箭头都是红色的;选了纯粹白内饰,就能调成蓝白科技风,整个界面简洁清爽。
这种"三屏联动"不是简单的颜色切换,而是整套UI设计的统一,让你一进车就能感受到专属的氛围。
智能化方面的个性体验绝了。车机搭载的LYNK Flyme Auto系统,采用龍鹰一号芯片,算力比上一代提升了40%,操作流畅度上了一个台阶。
星睿AI大模型赋能的车机语音,能精准理解你下达的各种指令。举个实际例子:你说"我想去网红打卡地拍照",它不会傻乎乎地只给你搜索附近的景点,而是会结合当前时间、天气、光线条件,推荐最适合拍照的地方,甚至还能告诉你"现在去西湖断桥光线最好,适合拍逆光人像"。
你说"给我来首适合飙车的歌",它能根据当前驾驶模式和车速,推荐不同风格的音乐——如果你在市区慢悠悠开,它会放轻快的流行乐;如果你切换到运动模式在高速上跑,它会自动切换成节奏感强的电音或摇滚。
这种智能化不是冷冰冰的技术堆砌,而是真正懂你的"数字管家"。
说到音乐体验,不得不提车内配备的14扬声器Lynk Sound音响系统。这套系统拥有1000W大功率,能实现7.1立体环绕声,它提供了音乐厅、录音棚、歌剧院、演唱会四种虚拟场景音效。
这什么意思呢?
你在车里听古典音乐,切换到"音乐厅"模式,声场会变得宽广悠远,就像坐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欣赏交响乐;听摇滚乐切换到"演唱会"模式,低频会更加震撼,高频更加清亮,就像在体育场看现场演出。
有车主做过对比测试,说这套音响的音质甚至不输某些30万级豪华车的BOSE或哈曼卡顿系统。这不是吹牛,因为领克在音响调校上下了血本,专门请声学工程师针对车内空间做了上百次优化,才达到这个效果。
最硬核的个性化体验还得看驾驶部分。第三代领克03动力升级为Drive-E 2.0TD T5 Evo发动机搭配爱信8AT变速箱的组合,最大马力272Ps,峰值扭矩400N·m,官方公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6.5秒。但数据只是账面参数,真正牛的是它提供的多种驾驶模式。
经济模式下,油门响应会变得很温柔,变速箱升挡更积极,适合日常通勤省油;运动模式下,油门响应变得异常灵敏,轻踩一下车就往前蹿,变速箱会延迟升挡,让发动机保持在高转速区间;最狠的是赛道模式,牵引力控制和ESP会调到极限状态,允许轮胎有一定的打滑余量,让你能像专业赛车手一样体验极限驾驶。
有网友评价:"同一辆车,在不同模式下完全是三种性格——上班买菜是温顺小绵羊,周末出游是激情小野兽,下赛道就是凶猛大猎豹!"
第三代领克03还标配一键弹射功能和浑厚的排气声浪。一键弹射这玩意儿以前只在百万级超跑上见过,现在10万级的国产车也能玩了。
具体操作很简单:切换到运动模式,左脚踩死刹车,右脚踩油门到底,转速表瞬间拉到红线区,松开刹车的瞬间,整台车像被弹弓射出去一样,强烈的推背感让人肾上腺素飙升。至于排气声浪,领克工程师特意调校过,在2500-4000转之间会有明显的低沉轰鸣声,高转速时还会有"啪啪啪"的回火声,听起来战斗感十足。
这种驾驶体验的个性化,才是性能车真正的灵魂所在。
中国性能车凭什么更有魅力?领克03给出了什么答案?
现在咱们得聊个深层次的问题了:为啥标题说"让中国性能车更具魅力"?
领克03到底凭什么敢这么说?
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大逻辑。
先看大环境的变化。2025年的中国性能车市场,早就不是"进口车独大"的时代了。往前推十年,提到性能车,大家第一反应就是高尔夫GTI、思域Type R、宝马M系列、奥迪RS系列这些合资或进口车。
那时候国产车还在拼命学习造普通家用车,根本没精力搞性能车。但这些进口性能车有个共同的问题——要么价格贵得离谱(宝马M3动辄60万起步,普通工薪阶层连想都不敢想),要么配置严重缩水(高尔夫GTI国内版阉割了自适应悬挂、换挡拨片等一堆功能),要么就是压根不适合中国路况(思域Type R悬挂硬得像板车,过个减速带都能把人颠吐)。
这就导致性能车在中国一直是"小众玩具",普通人买不起也不敢买。
领克03这次就是要正面硬刚这些痛点。12-22万元的官方指导价区间(限时补贴后10.38万起),不仅覆盖了紧凑型运动轿车市场的主流消费群体,还与同级别合资车型形成了明显的性价比优势。
咱们算笔账:20万预算买高尔夫GTI,拿到手的是265马力、前驱布局、手动座椅、没有抬头显示、车机还是老掉牙的MIB系统;同样20万买领克03的2.0T高配版本,拿到的是272马力、电子挡把、电动座椅带加热通风、三屏联动、AR-HUD抬头显示、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系统。
这一对比,高下立判。有人可能会说高尔夫是"灯厂"大众出品,品牌溢价高,但问题是年轻消费者越来越务实了,花同样的钱,肯定选配置更丰富、使用体验更好的车,而不是为了个"大众标"多花好几万冤枉钱。
再看技术底气的积累。领克03敢卖这个价格还能有这配置,不是在赔本赚吆喝,而是背后有强大的技术支撑。
比如全车配备的双层夹胶玻璃加上主动降噪技术,经实测即便在120km/h的高速行驶状态下,车内噪音也仅为63分贝。
这是什么概念?
一般人正常说话的音量是60-70分贝,图书馆的环境噪音大约在40-50分贝,也就是说领克03在高速跑120km/h时,车内环境比普通办公室还安静。
对比同级别的合资性能车,高尔夫GTI高速跑到120km/h,车内基本就是"风噪+路噪+发动机轰鸣"三重奏,驾驶员和副驾说话都得提高音量;思域Type R夸张,因为强调性能,隔音材料都减配了,高速行驶简直像坐拖拉机。
领克03能做到这么安静,背后是中国品牌在NVH(噪音、振动、声振粗糙度)工程上的长期积累——从车身结构优化、密封条设计、玻璃厚度,到主动降噪算法,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上千次测试调校。
这不再是简单模仿,而是自主研发出了一套适合中国路况和消费者需求的解决方案。
是文化自信的建立。以前买性能车的人总觉得"必须买进口才有面子",开个国产车出去怕被人笑话。但第三代领克03用"光影交错"的设计理念告诉你——中国性能文化也可以很酷,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极光银的流动质感、哑光灰的硬核气场、专属的"03"数字标识,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欧洲性能车的严谨冷峻,也不同于日本性能车的激进张扬的独特美学。
有车评人说得好:"欧洲性能车强调的是机械工程之美,日本性能车追求的是极致性能爆发,而中国性能车开始探索的是个性化表达和文化自信的结合。"
领克03就是这种探索的代表作——它不是简单复制GTI或Type R的风格,而是在说"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而且价格优势带来的普及效应不可忽视。10.38万起的入门价格(限时补贴后),让年轻人能买得起性能车。以前性能车是"少数人的玩具",一年能卖几千台就算不错了;但领克03把门槛拉低后,普通工薪阶层、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的小老板都能买得起。
2025年3月领克03销量达到5800辆,同比增长8.7%,2025年第一季度累计销量接近2万辆,这数字在性能车领域已经相当可观。
当越来越多人开上国产性能车,在城市道路上、在山路上、在赛道日上展现出不输合资车的实力,这本身就是对"中国性能车"最好的宣传。
魅力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当人们发现花一半的钱就能享受相同甚至更好的体验时,自然会对国产性能车刮目相看。
网友都在争论啥?这些疑问你肯定也有!
领克03上市后,网上的讨论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从专业汽车论坛到抖音快手评论区,各种观点吵得不可开交。
咱们挑几个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问题好好聊聊。
第一个被热议的问题是:"10万出头买性能车,会不会偷工减料?"
这个担心不是没道理,毕竟在很多人的传统认知里,便宜没好货。有人觉得领克03定价这么低,肯定在看不见的地方缩水了,比如用便宜的零部件、减少隔音材料、简化底盘结构之类的。
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个担心完全多余。第三代领克03在设计、动力、智能化等核心维度实现的是全面进阶而不是倒退。
拿安全配置来说,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3方案包含39项安全驾驶辅助功能,这在同价位合资车里压根找不到——高尔夫GTI连个自适应巡航都要选装,别提什么高速NOA、全场景泊车了。
而且领克背后有沃尔沃和吉利的技术支持,三电系统、底盘调校都是和沃尔沃共享技术平台开发的,质量根本不用担心。领克的CMA架构本身就是沃尔沃和吉利联合开发的全球化平台,领克03、沃尔沃XC40、极星2都基于这个平台打造。
所以这个价格不是"减配降价",而是"技术下放+规模效应"带来的实惠——当国产供应链越来越成熟,零部件采购成本降低,规模化生产摊薄研发成本,自然能以低的价格提供好的产品。
第二个争议点是:"领克03的智能化真的好用吗?
会不会是花架子?"
确实,现在很多车企都在吹自己的车机有多智能,但实际用起来各种卡顿、识别不准、反应慢,用户体验极差。
但领克03这次是下了血本的。龍鹰一号芯片的算力达到了8TOPS,虽然比不上那些搭载高通骁龙8295的旗舰车型,但对付日常使用绰绰有余。
实际测试表明,语音唤醒响应时间不到0.5秒,比某些合资豪华品牌的车机快了一倍;导航规划速度也很快,输入目的地后3秒内就能给出最优路线,而且还能实时监测路况调整路线。
系统支持整车FOTA升级,这意思就是车机会越用越聪明,不断增加新功能、修复bug、优化体验。
这和传统燃油车形成鲜明对比——买回来是什么样就一直是什么样,永远不会进步。
所以领克03的智能化绝不是花架子,而是真正能提升用车体验的实用配置。
有个细节特别能说明问题:车机可以通过特定手势滑动完成交互,比如在中控屏上从左往右划,就能快速切换到导航界面;从上往下划,就能打开快捷设置菜单。
这种交互逻辑和手机一模一样,基本不需要学习成本,上手就会用。
第三个让人纠结的问题是:"燃油性能车还有未来吗?
领克03会不会很快过时?"
这个问题确实有一定道理。2025年电动车发展得这么快,很多人觉得买燃油车尤其是燃油性能车是"逆潮流而动",过几年充电桩遍地都是,燃油车就成了时代的弃儿。
但这种担心忽略了一个因素:性能车玩家最在乎的是"驾驶质感",而不仅仅是加速性能。
发动机的咆哮声、换挡时的顿挫感、油门的线性响应、踩下离合器的机械反馈,这些是电动车永远模拟不出来的。电动车加速确实快,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百公里加速3.1秒,秒杀绝大多数燃油性能车,但很多性能车爱好者就是不喜欢那种"像坐电梯一样"的加速感觉——太平顺了,反而缺少驾驶激情。
领克03的浑厚排气声浪、一键弹射功能、爱信8AT变速箱换挡时的轻微冲击感,这些都是为了满足"纯粹主义者"的需求。
而且从市场数据看,燃油性能车依然有稳定的受众群体。2025年3月领克03销量5800辆,同比增长8.7%,说明消费者对燃油性能车的需求并没有消失,反而因为电动车的普及,那些坚持燃油车的人珍惜这种独特的驾驶体验。
所以别担心过时,只要你热爱驾驶、享受操控,燃油性能车就永远有市场!
第四个最纠结的问题是:"领克03和高尔夫GTI、思域Type R比,到底选哪个?"
这是很多预算20万左右的消费者最头疼的问题。
高尔夫GTI作为"钢炮鼻祖",在全球性能车市场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国内在售的第八代GTI相比海外版本确实有不少阉割——取消了自适应悬挂,换成了普通减震器;方向盘没有加热功能;车机系统还是老旧的MIB,操作逻辑远不如领克的Flyme Auto顺畅。
而且价格方面,第八代高尔夫GTI官方指导价18.28-19.28万元,落地基本要21万左右,已经可以买到领克03+的中配版本了。
思域Type R虽然性能强悍(2.0T发动机爆发出330马力,百公里加速5.4秒),但国内没有官方销售渠道,只能通过平行进口购买,价格基本在30万以上,而且没有质保,后期维修保养都是问题。
相比之下,领克03的272马力+400N·m扭矩虽然账面数据稍逊,但6.5秒破百在日常使用中已经完全够用,而且智能配置、舒适性配置远超GTI,价格还便宜好几万。
如果你追求的是全面均衡的性能体验,而不是单纯追求极限性能,领克03绝对是明智的选择!
领克03用"光影"和"个性",给中国性能车打了个样!
从2025年10月17日第三代领克03家族上市这一战就能看出:领克早就不只是"造运动车"的厂了,人家现在玩的是"文化输出+技术下放+个性表达"的高维度竞争——极光银和哑光灰两款新车色在光影交错中演绎速度美学,让静止的车身也能讲述动态的故事;三屏联动+AI语音+千里浩瀚辅助驾驶让智能化不再是冰冷的技术堆砌,而是能懂你、会学习的数字伙伴;272马力+6.5秒破百+一键弹射让驾驶激情触手可及,而不再是百万超跑的专属特权。
这哪是简单卖车?
分明是在告诉世界:中国性能车不是廉价仿制品,不是靠低价抢市场的"价格屠夫",而是有自己独特魅力、独特文化表达的"新物种"!
当欧洲性能车还在强调"百年工艺传承"、日本性能车还在追求"极致性能参数"的时候,中国性能车已经开始探索"个性化表达+智能化融合+文化自信"的全新道路。
领克03就是这条道路上的先行者——它用实际行动证明,国产性能车不需要仰人鼻息地模仿,不需要靠低价取胜,而是可以凭借独特的设计理念、扎实的技术积累、合理的价格定位,在全球性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下次再有人说"性能车必须买进口才有面子",咱就把领克03的配置单甩过去:光影会变幻、个性能定制、性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