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增程技术比普通混动好,为何氢燃料电池车依然冷门?

“你说增程技术好,可是氢能汽车的失败要怎么解释?”

都说增程技术比普通混动好,为何氢燃料电池车依然冷门?-有驾

在分析插电增程和插电混动驱动方案的差异时,笔者认为增程是更理想的方案;该观点得到诸多业内人士的认可,而且增程方案也是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商的选择。然而总还有一些汽车爱好者不认同,并且找出一切能看似合理的理由来反驳;其中就包括上述问题,可是氢能汽车的冷淡不能成为否定增程技术的理由。

说明:

氢能汽车的本质是增程汽车,增程汽车的基础是电动汽车。

所有增程汽车的基础都是电动汽车,是在其基础之上增加“增程器”的双燃料汽车;这一点与普通插电混动汽车不同,此类车辆的特点更像是燃油车,是在燃油车的基础上增加电驱动系统,以此实现双模运行并打造为双模式汽车。

都说增程技术比普通混动好,为何氢燃料电池车依然冷门?-有驾

“增程器”的功能是通过消耗一种燃料产生电能,说白了就是发电器;而增程器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绝非只有内燃式发动机一种。现在的主流增程汽车都用内燃式发动机,比如零跑、理想、岚图、仰望、鸿蒙智行系列品牌,以及早期的宝马、奔驰、通用等等;用这种发动机的原因是燃油车一直采用内燃机,其技术非常成熟,并且内燃机有体积小巧、效率相对高且燃料能量密度高的多个优势。

除此以外,内燃机列车(火车)可以用柴油机当成增程器,船舶舰艇和潜艇可以用柴油机或蒸汽轮机当成增程器——只要能发电且适用于对应的交通工具,那么所有类型的发动机都能当成增程器。

氢能汽车的增程器比较特殊,其采用的是“燃料电池堆。”

都说增程技术比普通混动好,为何氢燃料电池车依然冷门?-有驾

这种增程器是采用氢氧还原反应来发电,不像内燃机一样需要去燃烧做功,但本质还是增程器。

氢能汽车之所以销量冷淡,究其原因不是燃料电池堆的发电效率低,其标准和内燃机基本在一条水平线上;同时也不是体积庞大,其体积可以很小,比内燃机更小;其真正的问题是使用燃料存在诸多难题,其使用的燃料是【氢】。

都说增程技术比普通混动好,为何氢燃料电池车依然冷门?-有驾

制氢可以采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可是用常规燃料制氢并不环保;于是只能用电解水来制氢才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匹配,可是这种制氢方法能耗非常高,其耗电量相当于直接给电动汽车充电行驶的三倍之高!关键是用电制氢、用氢发电、用电驱动车辆行驶,那就不如直接用电;当然增程的初衷是为了提高车辆的使用便利性,可是氢燃料的运输成本和储存成本都非常高,甚至加注成本也很高,加注时间虽然短但是一台设备无法连续为多辆车进行加注,于是补能的便利性和时效性综合分析的结论是并不十分有效,有些时候甚至不如充电快。

所以氢能汽车才无法成为热门车,一种补能便利性差、使用成本较高、环保性也值得商榷的增程方案确实有“瑜不掩瑕”的问题。

都说增程技术比普通混动好,为何氢燃料电池车依然冷门?-有驾

综上所述,氢能汽车仅仅是各类型增程交通工具的一种类型,氢能增程也只是多种方案的其中之一;一种方案的成功可能带领整个思路走向正轨,但一种方案的失败一定不等于整个思路的错误。用内燃机和汽、柴油打造的增程方案是瑕不掩瑜的,其缺点无非是采用混动模式时还会有一定排放。

但是相较于整车特点更偏向燃油车的插电混动汽车产品而言,其排放量还是整体偏低的;因为增程汽车具有更大容量的电池组,是以纯电模式行驶为主、混动增程偶尔应急的思路打造,需要用混动模式的时候少。反之,插电混动汽车则是纯电续航里程普遍偏短,需要用混动模式的时候多,所以增程汽车在环保性和经济性两方面依然有优势。

都说增程技术比普通混动好,为何氢燃料电池车依然冷门?-有驾

这就是赞同增程汽车技术思路的原因,但新能源汽车的终极目标是纯电动化;不论是普通插混还是增程混动都只是过渡技术,最终都会被纯电动汽车取代。

未来的增程方案应当是换电方案,商用车或可采用架空接触网的方案。

所以不用再争论,过渡方案都要被淘汰,争论哪一种方案淘汰的时间晚又有什么意义呢?那么关于氢能技术是否能取代电动汽车的话题也无需继续讨论,毕竟其同样属于增程类目,这些技术都会被更先进的、更高效的固定站点补能方案取代。

都说增程技术比普通混动好,为何氢燃料电池车依然冷门?-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