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这玩意儿,你说它顶事儿吧,风餐露宿雨淋的,舒适度跟四个轮子的没法儿掰扯。
你说它不顶事儿吧,堵车高峰,那钻缝儿能力简直开了天眼,灵巧得让人咂舌。
特别是小排量机车,跑个腿儿代个步,偶尔还能耍个单儿,照理说应该挺吃香。
可吊诡的是,放眼四顾,满街跑的要么是电驴,要么是国产大排,真正玩小排量“尖货”的,反而寥寥。
雅马哈的XSR125,就是这么个“异类”。
一身复古行头,水冷瓤子,还带可变气门,配置直接梭哈。
但价码也直接拉满,两万五千多,够整一辆不赖的国产250了。
问题来了,这银子花得值当吗?
是真上头,还是纯粹的“信仰充值”?
先聊聊这车凭啥敢卖这么贵。
扮相上,确实有点门道。
溜圆的头灯,泪滴油箱,一下子把人拽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细节也抠得细致,金灿灿的轮圈,铝合金防烫罩,品相确实比寻常的通勤车高出一截。
配置上,125cc这个段位,能用上水冷和VVA可变气门的,委实不多见。
滑动离合器,ABS防抱死,倒立式前叉,这些个玩意儿,在同级别里算得上是天花板级别。
但话说回来,两万五的价码,也不是闹着玩的。
这个价位,国产150甚至250都能随便挑了。
比方说春风NK150,身价只有XSR125的一半,马力数据也更足。
当然,配置肯定没法儿平起平坐,风冷机头、没ABS,这些都是硬伤。
这时候就得看你的盘算了。
如果你稀罕的是酣畅淋漓的驾驭感,迷恋复古腔调,对牌子有执念,而且兜里有货,那XSR125的确是个不赖的选择。
VVA引擎在高转速下的迸发,滑动离合器带来的丝滑换挡体验,都能让你体验到小排量也能玩出花儿来。
但如果你仅仅是想跑个腿儿代个步,对配置要求不高,那国产150显然更实惠。
横竖,省下的钱,还能多灌几箱油呢。
有人可能会嘀咕,雅马哈干嘛不把XSR125搬到国内攒,抠下成本呢?
我寻思,这可能跟市场定位脱不开干系。
国内摩托车市场,有个挺拧巴的现象,就是大伙儿更中意“大排量、低身价”。
同样的票子,宁肯梭一辆国产250,也不愿买一辆舶来品125。
玩乐型小排量车,在国内的盘子还不够大。
而且,国内的驾照分级制度也不够完善,很多人直接考D照,就能骑所有摩托,也削弱了对小排量摩托的需求。
再说了,要是XSR125原封不动地进了国内,加上关税和七七八八的费用,身价肯定会水涨船高,消费者接受度估计更低。
但如果缩减配置,又会丢了XSR125的魂儿。
雅马哈可能也在观风,瞅瞅未来市场会不会有所转机。
所以,到底要不要拿下XSR125?
这其实就是“各花入各眼”的事儿。
如果你是复古发烧友,愿意为设计买单,而且压根不在乎保值率,那就冲。
如果你是技术咖,想体验小排量的“精工细作”,那也值得盘算。
但如果你囊中羞涩,或者只是想过渡一下,那还是先瞅瞅国产150吧。
当然,也盼着雅马哈能听见国内用户的呼唤,捯饬出价码更亲民的版本,或者直接在国内搞CKD(散件组装),降降成本。
这样,或许能蹚出一条新路子。
末了,我想踅摸大家,如果给你两万五,你会盘一辆125cc的摩托车吗?
评论区唠唠你的道道!
全部评论 (0)